饺子和混沌有什么不同?
区别如下:
一、从外形来区分
饺子一般都包得比较大,一个饺子大约在15克左右,因为饺子皮大,所以里边包的馅料也很多。饺子的常见形状有大肚饺子和花边饺子。大肚饺子一般是放上馅料后用手“挤”出来的,适用于水饺;花边饺子一般是用手捏出花边后,再合拢,更适合做蒸饺用。包饺子时,它的边缘必须得捏紧,尤其是水饺。
馄饨一般都包得比较小巧,因为馄饨皮都比较薄,所以馅料不能包得太多。馄饨可以分为大馄饨和小馄饨,大馄饨一般包成“元宝”形,小馄饨一般用手攥成团就行了。包馄饨时,只要不让馅料和馄饨皮分家,有点缝隙也没关系。
饺子比馄饨外形要大些,饺子包的馅料也比馄饨要多些。饺子要比馄饨要包得更紧些。
二、从面皮来区分
饺子的面皮是圆形的,因为包的馅料比较多,所以饺子皮也要稍微厚一点才行。做饺子皮一般用小麦面粉,手工擀出来的饺子皮会更好吃些,饺子皮要吃起来劲道、有嚼头。
馄饨的面皮是方形的,可以是正方形、长方形和梯形。馄饨皮比饺子皮会稍微薄一点。做馄饨皮一般是用小麦面粉加淀粉制作而成,大多都是用机器加工出来的,馄饨皮大多会是透明状,其中小馄饨皮薄而透亮,吃起来爽滑顺口,大馄饨皮也会比饺子皮稍微透明些。饺子皮是圆形的,以手工擀出来的为上品,馄饨皮是方形的,一般都是以机器加工而成。饺子皮是小麦面粉制作而成,馄饨皮是小麦面粉加淀粉制作而成。
三、从吃法来区分
饺子分水饺、蒸饺和煎饺,水饺一般是以干捞蘸调料吃为主;蒸饺是用笼屉蒸熟后蘸调料吃;煎饺是用油煎熟后吃。这3种吃法最常见的吃法是水饺,用水煮熟后吃,一般不需要另外再煲汤,煮熟后可以直接吃,北方人最喜欢搭配上煮饺子的汤喝,有“原汤化原食”的说法。
馄饨分大馄饨和小馄饨,不管是什么馄饨,必须要把煮熟的馄饨,放入煲好的高汤里一起来吃,也就是吃馄饨必须要提前准备好馄饨汤,馄饨汤对一碗馄饨来说,至关重要。最近几年大馄饨出现了一种新吃法,也就是把煮熟的大馄饨拌上芝麻酱来吃,这和饺子的吃法接近。
锦州人常吃饺子,这和北方其他地方一样。但你说锦州吃饺子都是蒸,这就不是事实了。锦州人吃饺子不仅蒸,还煮,还烙,各种吃法都有。
饺子是蒸还是煮,要看什么馅。白菜猪肉,酸菜猪肉,萝卜牛肉,芹菜牛肉还有豆角猪肉等,还有一些大素馅饺子,比如萝卜粉头馅的,白菜冻豆腐馅的,都适合蒸着吃。大馅薄皮,热气腾腾的,蘸点蒜泥,非常好吃。
有些饺子适合煮着吃。比如韭菜虾仁鸡蛋的,角瓜鸡蛋馅的,青椒鸡蛋的等,煮饺子加热时间短,这些绿色蔬菜做馅料,如果蒸着吃,就过火了,破坏了绿色蔬菜的清香口味,煮着吃清淡水灵不腻人,蘸点一品鲜酱油和香醋,口感也非常好。
还有烙着吃的饺子,把包好的饺子摆放在平底锅里,放少量的水,加热把饺子烙熟,这样做成的饺子叫锅烙。锅烙的上半截香软,下半截酥脆,口感很独特。
锦州是地地道道的北方,锦州人也爱吃饺子,但是说锦州人吃饺子都蒸着吃,明显不符合事实。
我是锦州人,我家包饺子都是蒸的,北方不仅是锦州,东三省基本都是蒸饺子。之所以这么做,都是几百年传下来得,也许是习惯的原因,我喜欢吃蒸饺,上大学期间,南方都是煮饺子,就是吃不习惯。我认为之所以这么做,主要还是受环境的影响,明朝之前,东三省是少数民族统治时期,文化和饮食都与中原有区别,另外这里环境恶劣,蒸饺吃不完更能容易保存。多方面得因素吧!
锦州人是北方人,但锦州的文化有南方的元素,这是以锦州为代表的整个辽西走廊的文化特点。
其形成原因,是因为在明朝时期,为抵御蒙古和女真,沿辽西走廊筑边墙,从山海关绵延至铁岭,然后南折经抚顺本溪至丹东,边墙以内,是从中原及南方调来的守边汉族兵士,明中后期的戚继光,更是带来了大批的浙兵。从口音上你能感觉到,锦州的义县与它北面的阜新仅一山之隔,但口音完全不同,其原因就是这一道边墙所致。
移民地区往往出 美食 ,所以锦州的 美食 在辽宁居全省之冠,外人仅知道锦州烧烤,其实这里的 美食 源远流长,极其丰富多彩。 美食 之根源于海味,独特的卤虾油可以了解一下。
说到蒸饺,在辽宁最出名的是沈阳老边饺子,我怀疑它是受辽西的影响。我是抚顺人,在我们辽东辽北地区的确大部分都是煮饺,蒸饺很少见。再说吃白菜,我们都是白菜配猪肉,但到了锦州,白菜汤里放蛤蜊,味极鲜,但这种吃法在我们这里是无法想象的。这也更进一步证明了辽东边墙的原因,产生的人口构成的不同,因此文化迥异。
我们东北的文化就是这样丰富多彩,饶有趣味。我这个东北人,都是在生活中不断地有新发现,就不用说关内人对东北的文化自知甚少了。所以欢迎大家到东北来,东北真的是个好地方。
这个问题好奇怪哦 我在辽宁住了四十来年 大部分城市都是蒸饺 水饺不好吃哦 还是蒸饺香 这个没毛病啊!辽宁各个城市的大小饭店 可以完美体现出 北方人喜欢吃蒸饺 为啥你只看到锦州人蒸饺子 这个问题涉及的地域太小了 辽宁其他城市的朋友出来验证一下哈
东北三省的人爱吃饺子在全国可是出了名的,不论是逢年过节还是家里改善生活,都要包上一顿饺子来解决。
东北三省的地域很大,各地的物产和风俗习惯也不相同,自然在饮食上也有很大的差别。
锦州和葫芦岛离河北很近,说话的口音和饮食习惯上跟河北的秦皇岛和唐山地区都有很多相似之处。去过锦州的人都知道,锦州人说话的口音基本都是一个腔调,有点像唱歌的感觉,这点跟关内的人尤其是昌黎一带的口音有点像。
河北的秦皇岛和唐山一带吃饺子也特别喜欢吃“大蒸饺”,尤其是冬季大白菜上市的时候,他们特别喜欢吃用大白菜包的蒸饺,这个馅的饺子咬一口汁水淋漓,他们管这叫“水灵”。
我姥姥家原籍是河北昌黎的,后来逃荒到锦州就在那里扎下了根,因此她们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还保留着“关里”的习惯。锦州和葫芦岛一带的饮食习惯和风俗习惯跟辽宁的其它地方都不太一样,而且语言上也自成一体。这个可能就是因为离山海关近而受河北的影响比较深的原因,就像大连和丹东的语言和饮食习惯跟山东的胶东一带特别像一样。
北方包括的范围很广,按照中国地理上的南北划分,那么秦岭以北都算的上是北方,这个地域包括的省份很多,自然饮食习惯上也千差万别。
蒸饺在东北也有很多地方爱吃,这里最出名的就是沈阳的老边饺子,这个可以说是东北最为著名的蒸饺。还有一些东北地方特色的蒸饺,比如大连金州的驴肉蒸饺,以及内蒙和吉林交界处的羊肉蒸饺等。 还有就是在很多地方的农家乐饭店,基本上提供的都是蒸饺,因为给大家感觉这才是纯正的农家味道,大连特别有名的海菜蒸饺就是如此。
本身在东北就有烫面蒸饺的习俗,很多的山野菜入馅基本都是用蒸饺的方式。蒸饺跟煮饺来比有这么几个特点:
1.馅大: 蒸饺的馅要比水饺大很多,因为蒸饺都是选用烫面的,个头上跟包子有些类似,但是皮比包子薄,因此装的馅更多一些。
2.制作简单: 蒸饺制作起来要比煮饺简单的多,基本调馅的方式跟包子差不多,而且主要是以吃菜为主,因此蒸饺很少有纯荤馅的。 我妈就喜欢包蒸饺,她觉得可以多搋馅。
3.存放的时间长: 蒸饺的皮要煮饺的皮厚而有韧性,因此蒸饺蒸好后可以放置的时间长一些,不像煮的水饺放置久了会坨在一起和露馅。
4.顶饱: 实际叫我看来,锦州的蒸饺基本上跟包子差不多,所以吃一屉蒸饺可以说特别顶饱的。
锦州人吃蒸饺也是看馅的,基本韭菜就很少有采用蒸的方法,而且锦州人年三十大多数人家还是以煮饺为主。
我们家地地道道的锦州人,从小到大基本都是蒸饺子,三十的年夜饺子除外。因为我们感觉蒸出来的饺子特别香,而煮饺子水啦吧唧的不好吃,但也有就是喜欢吃水灵的煮饺的,这都不是固定的。其实你们理解的北方人的生活习惯只是表面上的一种说法,有些东西以一当百了。举个例子,就像抖音上有的北方人吃饺子,弄熟了往看着脏兮兮的圆桌上一倒就开吃。我的妈呀,我都五十多了,从小到大都没有见过这种吃法的!别说现在了,就是六七十年代那么困难的时候,家家也都是用盘子先装起来,然后每个人用精致的小碗吃的。记得那时候的邻居关系好,人情味儿浓,要是谁家包了饺子都会互相的先送过去一盘,让大家尝尝鲜!
不能一概而论。也有煮饺。年三十晚上这饺子必须煮,下元宝。说实在的蒸的饺子馅香,但饺子皮,面得和好,得用80度水和面饺子皮不硬还有面味,配上一肉馅那就一个字香,两个字很香,三个字特别香。
是呀,这个问题一直很困惑我,我是76年来到锦卅的,我的饮食习贯是包子悬烝着吃,饺子是煮着吃,但我发现锦卅人吃饺子一般都吃烝饺,很少吃煮饺,我曾经问过他们为什么,他们说可贯吧,但烝饺会更香。
蒸饺子饺子皮劲道耐嚼,口感好,饺子馅也不容易跑味。啥叫跑味?就是把饺子放进水里煮,饺子不是带褶吗,另外还有没捏住的。那么,就容易钻进水或被水带出去,馅就跑味了。
有的家人爱喝饺子汤,就能喝到饺子馅味道,没浪费掉。而有的家人不爱喝倒掉,就浪费了。一般第二天我就用来下挂面,味道贼毙。可媳妇儿子不爱吃用饺子汤下的挂面,汤又太多喝不动,也只好倒掉。
所以,我说锦州人大聪明。不过,蒸饺子和煮饺子,在咱东北都有。有人家爱吃蒸饺子的味浓,不用蘸酱油醋。有的人家爱蘸着吃,就会煮,然后把饺子汤都喝掉。
我侄女就爱吃煮饺子,她嫌蒸饺子皮硬嚼不动。每次来我们就特意给她煮一些,我们吃蒸的。还有人说蒸饺子干巴,没有煮饺子水灵。也有道理,不过我们家每次吃蒸饺子都要煮粥喝。
我是鞍山人,我家饺子主要也是以蒸饺为主。只有年三十才是煮饺,还有韭菜馅是煮饺。其他馅的饺子都是蒸着吃。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