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力堆积形成的地貌 风力堆积地貌形成原因
风积地貌(wind-accumulated landform)被风搬运的物质,在某种条件下堆积形成的地貌。我在此整理了风力堆积形成的地貌的资料,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风力堆积形成的地貌介绍
风积地貌主要是指沙漠地区的沙丘而言。沙丘在中国沙漠里分布面积最广大,连绵的沙丘构成了波涛起伏、浩瀚无垠的茫茫沙海。沙丘有流动和固定、半固定之分。流动沙丘的表面无植物覆盖,或仅在沙丘坡脚有少许植物,覆盖度在15%以下,风沙活动强烈,流动性大;半固定沙丘的表面,植被呈斑块状分布,覆盖度在15~40%,在植物生长较好的地方略有粘土或盐土结皮现象,有局部风沙活动,流动性较小;固定沙丘有密集的植被覆盖,覆盖度超过40%,或大部分沙丘表面有薄层粘土或盐土结皮,不易被风吹蚀,比较稳定。
沙丘的形态初看起来,好像到处都是一个样,很单调。但是,只要我们仔细加以考察,特别是当乘飞机飞越沙漠的上空,从飞机上俯瞰沙漠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中国沙漠由于各地风、水分、植被等条件的不同,沙丘形态是十分复杂多样的,而且有惊人的规则性。 风速、地面结构、下垫面性质改变或遇障碍物等,都会改变风沙流的容量。容量减小时饱和风沙流中的物质就从气流中跌落,发生堆积,从而形成各种风积地貌形态,其中最突出的是各种沙丘(横向沙丘、纵向沙城、星状沙丘、圆形沙丘)、平沙地以及风积与生物堆积混合形成的灌丛沙堆等。
除这些大中型地貌外,还有小型的风积地貌:横向的有沙纹(一般波长2.5~25厘米,高0.5~l厘米)和沙脊(一般波长0.25~2.5米,高2.5~60厘米),见于平沙地和沙丘的迎风坡;纵向的有沙条,宽数米,厚仅数厘米,长则可达数百米。如埃及南部一个平坦沙原上的沙条,宽1~3米,厚1~2厘米,长达500米,间距40~60米。风积物一般是沙,但在强风区则可以是细砾,更细的物质还有黄土。如中国新疆艾比湖岸的砾波、库尔图河大桥以南9公里处东岸的砾丘等。同样也存在比沙细的物质组成的风积地貌,如新疆昆仑山北麓海拔2500~4000米山坡及山脊、山顶上覆盖的一层(厚数十厘米到20米)亚沙土。风力堆积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形态。它们是在干燥气候和沙质来源丰富等自然条件下,由风力作用堆积而成,沙丘是其最基本的形态。
风力堆积形成的地貌知识拓展:风积地貌沙丘类型
依风力和沙丘形态之间的关系,主要分为以下类型: 横向沙丘:沙丘形态走向和起沙风合成风向之夹角大于60?或相垂直,如新月形沙丘和沙丘链、梁窝状沙丘、抛物线形沙丘、复合新月形沙丘及复合型沙丘链等。
①新月形沙丘,一种最简单的横向沙丘,其特征是平面图形如新月,沙丘的两侧有顺着风向向前伸出的两个尖角。迎风坡凸而平缓,坡度5?~20?;背风坡凹而陡,坡度为28?~34?,相当于沙粒的最大休止角。新月形沙丘的高度不大,一般在1~5米,很少超过15米。单个新月形沙丘大多零星分布在沙漠的边缘地区。其形成分为饼状沙堆、盾状沙丘、雏形新月型沙丘和新月形沙丘几个阶段:沙堆(小沙饼)的形成,成了风沙流运行的障碍,气流在沙堆的背风坡形成涡旋,速度减弱,使气流搬运的沙子在沙堆背面聚积,形成盾状沙丘。随着盾形沙丘的增长,背风坡沉积量相对最大位置愈来愈接近顶部,促使背风侣的坡度不断加陡,当坡度达到沙子最大休止角(34?)时,部分沙子发生剪切运动而崩塌,形成小落沙坡,发育为雏形新月形沙丘。以后,沙堆仍不断增高,小落沙坡继续扩大,沿沙丘两侧绕过的气流,把沙子搬运到两侧的前方堆积,逐渐形成了两个顺着风向向前伸的角,成为典型的新月形沙丘。
②新月形沙丘链,由新月形沙丘相互连接形成,其高度一般在10~30米,长达几百米至几公里。③复合新月形沙丘和复合沙丘链,在沙源丰富的地区,新月形沙丘和沙丘链不断增高和扩大,于迎风坡上发育次一级新月形沙丘和沙丘链而成。这种沙丘在中国塔克拉玛干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中有大面积分布,一般高 50~100米,少数达200米,甚至500米;一般长5~15公里,最长达30公里。
纵向沙丘:又称沙垄。沙丘形态的走向和起沙风合成风向之夹角小于30?或近于平行,如新月形沙垄、纵向沙垄和复合型纵向沙垄。分布在撒哈拉沙漠南部(如马里等)、阿拉伯沙漠、非洲纳米布沙漠、中国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腹地和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等地。沙垄表面叠置着许多新月形沙丘和沙丘链,垄长一般为10~20公里,最长达45公里,高50~80米,宽500~1000米。沙垄之间宽为400~600米,分布着低矮的沙垄或沙丘链。其成因是在风的交互作用下,由新月形沙丘一翼向前延伸而成,或由灌丛沙丘等演变而成。
多方向风作用下的沙丘:沙丘形态不与起沙风合成风向或任何一种风向相平行或垂直,如金字塔形沙丘和蜂窝状沙丘。金字塔形沙丘通常有一个尖的顶,从尖顶向不同方向延伸出三个或更多的狭窄沙脊,每个沙脊都有一个发育得很好的滑动面,坡度25?~30?,丘体高大,因其形态和金字塔相似而得名,又称锥状沙丘。其成因,苏联Б.А.费多洛维奇认为主要是由于气流向前运动遇到山势阻碍而返回形成;法国学者认为是由于对流产生的上升气流形成。中国学者认为形成条件是:
①多方向的风,且各个方向的风力都相差不大;
②邻近山岭地带,特别是位于山岭的迎风面;
③下伏地面有起伏,特别是在一些残余丘陵和台地的地区。蜂窝状沙丘由中间低洼、四周为沙埂围成的圆形或椭圆形沙窝组成,形成于多风向、风力较为均势的地区,中国新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西南部较为典型。
沙堆 :一种特殊的沙丘形态,是风沙流通过草灌丛植物时,风速受到减弱,大量沙粒堆积在植物根部形成。如塔克拉玛干沙漠中沿克里雅河两岸广泛分布的红柳沙堆和胡杨沙堆。
风力侵蚀,风力堆积,流水侵蚀,流水堆积分别代表哪种地貌?分别在我
风力沉积是指在风的行径途中,由于携带物自身重力而沉降下来,一般不受地形限制.,
流水沉积作用是因为水流速度的减慢和水流量的减小造成的。
风力侵蚀是在气流冲击作用下,土粒、沙粒脱离地表,被搬运和堆积的过程。
流水侵蚀是地表水在流动过程中,侵蚀地面,而且把侵蚀的物质,经搬运后堆积起来,形成各种侵蚀堆积地貌。
风蚀地貌:新疆罗布泊古楼兰雅丹地区、准噶尔盆地乌尔禾的“风城”等
风积地貌:主要是指沙漠地区的沙丘而言,沙丘在中国沙漠里分布面积最广大。塔克拉玛干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乌兰布和沙漠等
流水侵蚀:河谷地貌。云贵高原横断山区、黄土高原、南方山地丘陵区
流水堆积:冲积地貌(冲积平原、冲积扇、江心洲、三角洲等)、洪积地貌(洪积扇)。堆积地貌主要的有河漫滩、河流三角洲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