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如何鉴别盗版唱片?

泡在奶味里1年前 (2023-12-18)阅读数 13#综合百科
文章标签音像制品音像

目前国内引进版的正版唱片的市场零售价格一般在20-35元之间,部分精装版可能还会更贵一些。像蔡依林的《唯舞独尊[特别混音鲜听版]》引进版的零售价格是25元左右,SHE的《orever 永远 新歌+精选》是30元左右 怎样鉴别音像制品的真伪 虽然不法分子从事非法音像制品制作的手段、技术越来越高明、先进,但是音像制品的真伪还是能够鉴别。鉴别非法音像制品的手段很多,有的凭一种标志就能断定,有的可以通过综合分析来断定。 (一)进口音像制成品的真伪鉴别 目前,只有中国图书进出口总公司具有进口音像制成品的权利,不是中国图书进出口总公司进口的音像制成品,一定是非法音像制品。进口音像制成品的真伪鉴别,具体可以通过以下方式: (1)凡“打孔”、“锯口”的进口音像制成品一定是非法音像制品; (2)凡没有同时加贴“音像制品防伪标识”(目前,进口音像制成品一律加帖A-III号段的防伪标识)和“中国图书进出口总公司”防伪标识的进口音像制成品,一定是非法音像制品; (3)凡彩封上有“中国图书进出口总公司总经销”、“中国图书进出口总公司×××分公司进口”、“中国图书进出口×××分公司总经销”字样的进口音像制成品,一定是非法音像制品; (4)目前,凡是进口的录像制成品标明是中国图书进出口总公司进口的,一定是非法音像制品。 (二)国内出版音像制品的真伪鉴别 非法音像制品在许多方面与正版音像制品存在区别,鉴别国内出版的音像制品的真伪也有许多方法。 (1)观察包装和彩封。没有彩封的音像制品(俗称“黑皮带”)、包装封面是黑白色复印图案的录音带、录像带一定是非法音像制品;用塑料袋简易包装的激光视唱盘(CD、VCD)多为非法音像制品。 许多非法音像制品的外包装很粗糙,塑料膜粘贴不紧,容易脱落;有的彩封色彩单调、呆板、刺目、偏色、过于浓重、层次不清晰;彩封字迹含混或有双影;非法激光视唱盘的彩封两面的字迹和画面的朝向经常不一致,国内生产的CD、VCD盘上的丝网印刷多是单色,少有双色,三色或更多颜色的基本没有,且印刷粗糙,常常跑色、偏色;等等。 现在,许多非法音像制品的彩封已可乱真,有的甚者比正版音像制品还精美。所以,不能单纯以包装和彩封来断定真伪。 (2)价格参考。非法音像制品的成本较低,不法分子又急于在短时间内将非法音像制品脱手。所以,价格明显比同样节目的正版音像制品价格低的音像制品,多是非法音像制品。 (3)音像制品防伪标识。文化部规定,所有在市场上流通的合法音像制品,都必须加贴国家统一的音像制品防伪标识。所以,没有加贴防伪标识的音像制品,一般都是非法音像制品;加帖伪造、假冒的防伪标识的音像制品,是非法音像制品。 (4)中国标准音像制品编码识别。凡国家批准的音像出版单位出版的音像制品都必须标识中国标准音像制品编码,没有标明编码的国内出版的音像制品多是非法音像制品。完整的编码按顺序包括大写字母ISRC、国家码(CN)、出版者码(如A06)、录制年码(如97)、记录码(如A型码:取0000至2999的阿拉伯数字,B型码:取300至999的阿拉伯数字)、记录项码(如A型码:取0至9的阿拉伯数字,B型码:取00至99的阿拉伯数字)、类别代码(&127;由载体代码和分类代码两部分组成,两者之间用一个圆点分隔。录音制品的载体代码为“A”,录像制品的载体代码为“V”;分类代码按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的基本分类号给出,如艺术类中的音乐类别为J6,**类别为J9等),在出版者码至记录项码的各段之间用连字符“-”分隔,在记录项码和类别代码之间用斜线“/”分隔。如一个完整的中国标准音像制品编码:“ISRC CN-C18-97-317-00/A.J6”。 编码混乱、错误的音像制品,多是非法音像制品。 (5)出版社的图形标志(社标)的识别。国家批准的音像出版单位一般都有自己的图形标志(社标),一些有影响、实力强的音像制品总批发单位也有自己的图形标志,在其自己出版、发行的音像制品上都标有自己出版社或发行单位的图形标志。图标与出版、发行单位图标不符的音像制品是非法音像制品。 (6)引进版的识别。引进版音像制品都有固定的版权登记号,如“像字19-1997-476号”,“音字 05-1998-234号”等;都有固定的引进文号。没有同时标明版权登记号和引进文号的引进版音像制品,一定是非法音像制品;版权登记号和引进文号与有关音像制品行政管理部门登记的文号不相符合的引进版音像制品,是非法音像制品。 1999年以前,文化系统音像出版单位引进出版的音像制品,都由文化部审查批准,引进文号为“文录(或文录音)进字(199×)××号”,其中1997-1998年批准引进的文号是“联审文录进字(1997)(或 1998)第×××号”、“联审文音进字(1997)(或1998)第×××号”。 非文化系统音像出版单位的引进版音像制品的引进文号为“广录进字××××号”或“广录进字(199×)×××号”。 根据文化部的规定,1999年开始,引进版音像制品的引进文号一律为“文音进字(1999)×××号”、“文像进字(1999)×××号”。 违背以上原则标明引进文号的引进版音像制品,是非法音像制品。 (7)音像出版单位的识别。凡未标明音像出版单位的音像制品一定是非法音像制品;标明非音像出版单位出版的音像制品一定是非法音像制品;编造不存在的音像出版单位出版的音像制品一定是非法音像制品;超出其出版范围的图书出版社、音像出版单位出版的音像制品也是非法音像制品。 (8)SID码的识别。SID码是激光数码储存片来源识别码。凡国内复制加工的激光数码储存片的内圈表面上都压制有一组四位数的SID码,四位数的第一个是大写的英文字母,后三为是阿拉伯数字,连同手写体ifpi(四个字母顶上有一道弧线)一起,构成来源识别码,如“ifpi N100”、“ifpi N101”、“ifpi A105”等。凡在国内复制加工的激光视唱盘,没有SID码的,一定是非法音像制品。SID码世界通用,一般合法复制加工单位复制加工的激光数码储存片表面都压制了SID码,没有SID码的激光视唱盘一般都是非法光盘生产线复制加工的非法音像制品。 (9)播放中的鉴别。非法音像制品在播放中一般都有质量问题。非法录音制品的音质较差;非法录像制品在播放时,片头没有出版单位的名称、标志,或者出现与彩封标明的音像出版单位不一致的出版单位名称、标志;录像带画面经常出现条纹、画面底部有白色亮带、画面模糊、偏色、音乐断断续续、图像跳跃性前进等;激光视盘出现“马赛克”,甚者无法播放等;引进版录像制品只有中文字幕而没有翻译,等等。 (10)进货、销售渠道的参考。正规的音像制品经营单位都有自己相对固定的、合法的进货渠道。业主不能说明进货渠道,提供有关进货单据的音像制品,多为非法音像制品。游商、无证经营摊点和一些规模小、管理混乱的零售店、出租店经营的,大多是非法音像制品。 鉴别音像制品的方法还有多种,把以上方法综合运用,基本上可以判定音像制品的真伪。 任何正版音像制品,音像出版发行单位和有关音像制品行政管理部门都登记备案,有据可查。所以,再高明的不法分子制售的非法音像制品,不论伪装得多么巧妙,终能被识别出来。

如何区分正版专辑与盗版专辑的区别?

我想先说句 支持正版!正版唱片音质会好的多,而且有收藏价值,也是对你喜欢的歌手的支持,如果都没人买唱片,大家都去下载,那么没钱赚,就没人会再出唱片了,也就意味着我们以后没歌听,为什么网上有电子书,大家还是会去买书?和唱片的道理是一样的,拿在手上的感觉不一样。。。常买唱片的朋友,一眼就可以看出是不是正版了,正版比较贵,根据专辑版本,歌手人气名气来定价格,在几十到几百不等。。。朋友!请支持正版吧!!!

最近,在各地的音像店中出现了各种外包装"精美",酷似正版的CD,VCD 磁带,盒子上公然打着"XX公司授权","绝对正版"之类的幌子欺骗顾客.但是,它们实际上除了部分是不法商买卖书号 ,粗制滥造以外,几乎都是盗版----在此,我们不妨称之为"仿正版 ".如何鉴别它们呢?以下几法可供各位正版发烧友参考:

一. 看商店 如果你想买到真正的正版,那么应尽量少去街边小店购买.因为一些小店资金不足,不会大量购进较为昂贵的正版,所以都去进"仿正版",摆在货架上充门面.而较大的国营商场,音像专卖店则不会如此 .

二. 看日期 一般情况下,国外的正版 音像制品要在国内上市,都要经过一系列审批手续,这必然要比国外发行滞后一些时间----大多三四个月左右.在国外刚刚发行的音像制品,是不可能在极短的时间内与大家见面的.所以,很多与国际"同步发行"的音像制品多为"仿正版 ".

三. 看价格 走进商店,先看一看音像制品的价格。一般"仿正版"的价格都 相对低廉----这也是其"吸引"人之处----CD 10元左右,VCD 10-15元之间,磁带8元以下.这种价格比纯粹的盗版略高,但也比正版低了不少,为什么呢?因"仿正版"毕竟也是盗版的一种,其中不含"引进"知识产权的费用,只是比纯粹 的盗版多了一个盒子,一本歌词,一张小卡片等东西的成本而已,价格只会多上一两元.正版音像制品含有知识产权,所以价格较高:CD 60元以上,磁带10元以上,但真正的正版的VCD则很少,因为在国际上,**一般只发行LD,DVD与录像带版本.VCD较少见.

四. 看包装 从包装上可以看出很多"大问题":1、"仿正版"的盒子上多印有“原装正版一流品质”“24Bit天碟”“MTV原人原唱"一类的废话。既然是正版音像制品,质量当然有保证,犯得着这么"此地无银三百两"吗? 2、一些包装上的内容明显有误,例如:3碟的VCD偏偏印成"2VCD","SPICE GIRLS"印做"SPICEGIRLS",VCD 竟然也有"DolbySurround5.1"......举不胜举. 3.一些”仿正版“的音像制品上贴着“**主打星”的标签,但在国内发行的正版上都 不曾见过此类标签。4.再就是“仿正版"的包装印刷质量多数较差:分辩率低下,字迹模糊不清,设计杂乱无章。5、一些"仿正版"的盒子上标明是"金碟",但是,正版厂商很少采用镀铜的“金碟”,这样会对生产线造成损伤,而都用镀铝的普通盘。6、正版CD,磁带都是用最"朴素"的封装方法,即在透明的外壳里放上一本精美的歌词、一张CD。但是,"仿正版"的CD,磁带包装或者华而不实,或者干脆简单至极。7、最后提醒一下,千万不要相信"音像"的激光防伪 ,应为这种不能防伪的防伪标签已经"泛滥成灾"了----正,盗版通用。

五. 看内部 如果以上四法都难以识别,那么就要深入"内部"了.打开包装,音像制品内部一目了然。先看盘或磁带的表面印刷质量如何。如果图像很模糊或只采用简单的音色印刷,那么必为"仿正版" 无疑。再检查歌词本--这正是"仿正版"最惨不忍睹之处,它与正版 的最大差别也正在于此。翻开一看,其中都没有"文案"(就是在角落旁边的一些散文诗般的修饰词);而歌词基本上都错得一塌糊涂、增字、漏字、错字“ 遍地开花”;印刷模糊,字与图"融为一体";缺少必要的版权说明。一看便知是粗制滥造之物。

如何鉴别盗版唱片?

六. 看质量 如果商家声称音像制品必为"正版",而你又犹豫不绝,那么你不妨取出身边的DiscMan或WalkMan,或者用店里的机器当场试听,如果放出嘈杂的"噪音",模糊的图像,那么,你就可以放心地......退货了。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