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北沙参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百变鹏仔1年前 (2023-12-18)阅读数 5#综合百科
文章标签北沙参玉竹

北沙参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北沙参的功效与作用一般表现为养胃滋阴、止咳润肺等;而北沙参的食用方法通常也是用来做菜的。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北沙参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的知识,欢迎阅读。

 北沙参的功效与作用

 北沙参养阴清肺,益胃生津。

 适用于肺热阴伤引起的干咳元痰,或痰少而黏,甚则痰中带血,咽干口燥,或声音嘶哑等。

 与南沙参相比,两者性能相近,都是味甘

 也可用于胃阴不足所致的口燥咽干,胃痛,呢逆,呕吐,便秘,舌红少津等。

 与南沙参相比,两者性能相近,都是味甘,性寒凉。均有养阴润肺,益胃生津的作用。

 用于肺胃阴虚而有热者,没有什么区别。

 只是北沙参滋阴作用较强,南沙参滋阴效力较弱而兼有祛痰作用。

 因而肺脏有病,出现咳嗽,干咳无痰者,多用南沙参;胃腑有病,表现津液缺少,口干舌燥,口渴者,常用北沙参。

 可与麦冬、玉竹、贝母、杏仁等配伍

 1、肺燥阴虚,干咳痰少,咽干鼻燥者,可与麦冬、玉竹、贝母、杏仁等配伍,以润肺止咳。

 2、常用于热病后期胃阳不足之口渴舌干、食欲不振等症,临床多与生地、石斛、麦冬等配伍,以清热养胃生津。

 3、若胃阴不足,脘部酌痛,嘈杂似饥者,则可与麦冬、白芍、甘草等同用, 以养阴生津止痛。

 4、胃阴虚兼见肝肾阴虚,肝气不舒,症见胁痛脘胀,吞酸吐苦,咽干口燥,舌红少津者,可与麦冬、生地、枸杞子等并施。

 北沙参的性味归经

 性微寒,味甘、微苦。归肺、胃经。

 北沙参的禁忌

 本品性微寒,只宜于肺胃阴伤而有热者,所以风寒感冒咳嗽、寒痰咳嗽及脾胃虚寒者应慎用。

 传统认为不宜与藜芦、防己一起应用。

 北沙参的食用方法

 沙参玉竹鸭煲

 材料

 鸭650克,北沙参10克,玉竹8克,枸杞子10克。

 沙参、玉竹、枸杞子分别用水洗净

 做法

 1、老鸭剁成块,用水冲净血污。

北沙参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2、沙参、玉竹、枸杞子分别用水洗净。

 3、锅内放水,放在火上烧沸,把洗好的鸭块焯一下水。

 4、焯好的鸭块及沙参、玉竹和姜片放入砂煲内,砂煲中加水放在火上,烧沸。

 5、撇去表面浮沫后,再放入枸杞子,盖好盖,用小火煲2小时左右。

 6、至鸭块熟烂时,放精盐、味精,调好口味即成。

 北沙参米粥

 材料

 北沙参、粳米、冰糖、水。

 制法

 1、每次取北沙参15克,捣碎,选用粳米50克,冰糖适量,同入沙锅内,加水500毫升,煮至参烂米花,汤稠汤面有油为度。

 2、或用新鲜北沙在30克,洗净切片,如法同煮为稠粥;

 3、若用南北沙参煮粥、则先将南北沙参碾成细粉,每次用粉15克,调入粥内,同煮为稠粥。分早晚二次温热服食。3--5天为一疗程。

 功效

 具有润肺养胃、清热养阴、祛痰止咳的功用。

 主治

 肺热燥咳、干咳无痰、久咳声哑、胃阴不足、津少口渴、舌干少苔等症。

 北沙参甘蔗汁

 材料

 北沙参15克、鲜石斛、麦冬各12克、玉竹9克、山药10克、甘蔗汁250克、白糖适量。

 做法

 1、鲜石斛、麦冬、玉竹、北沙参、山药分别用清水洗净备用。

 2、沙锅置火上,加入适量清水,放入鲜石斛、麦冬、玉竹、北沙参、山药煎汁。

 3、将煎好的汤汁过滤,放入甘蔗汁、白糖搅匀即可。

 北沙参淮山汤

 材料

 北沙参15克、淮山药15克、炒扁豆12克、莲子10克、白糖。

 做法

 将北沙参、山药、扁豆、莲子同放砂锅内,加适量水,水煮沸1 小时后滤汤入碗内,加入白糖搅匀即成。

 功效

 北沙参滋阴养胃,淮山药、炒扁豆、莲子健补脾胃,四物组成此汤具有补气阴。

 养脾胃的功效,用于治疗脾胃气阴虚、食欲减退,消化不良、乏力等病症。

 北沙参、山药、扁豆都能增强人体免疫功能。

 常人食之,树身体正气,增强抗病防病能力,延年益寿。

 由上面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出,北沙参的功效与作用一般表现为养胃滋阴、止咳润肺等;而北沙参的食用方法通常也是用来做菜的,当然除了上面介绍的北沙参玉竹鸭煲之外,关于北沙参的食用方法还有很多。但是就像上面说到的那样,北沙参性寒,所以大家使用的时候要注意控制好量。

;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