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北京别样清明公祭活动向生命致敬,你如何理解祭祀文化?

泡在奶味里1年前 (2023-12-18)阅读数 5#综合百科
文章标签祭祀寒食节

北京别样清明公祭活动向生命致敬,你如何理解祭祀文化?

我认为祭祀是一种文化。在古代,祭祀指人们通过一定的仪式,将食物、牲畜等敬献给神灵和祖先,以求得到他们保佑、赐福,不仅在民间兴盛,还是国家的重要政治活动;不光中国,全世界都有。由此形成了丰富的祭祀文化。我国历史悠久,祭祀文化更是源远流长。

我对祭祀文化的看法:

一、它仍然有生命力。风俗都是历史积淀的结果,存在就有其合理性。中国人素来重视?葬之以礼?、?事死如事生?(孔子语),祭祀文化有很深的历史和文化基础。对于死去的先人,每到清明、过年等重要日子,在他们的牌位或者坟前烧一炷香、一叠纸钱,表达怀念,寄托哀思,是人之常情,这也确实是中国人的真感情、真性情,没有虚假做作的成分。虽然只是一种简单的仪式,体现的却是中国传统的孝道文化。百善孝为先,这是维护中国人?家国?情怀的基础,文化传承的意义不言而喻,所以,这种文化现象还会持续下去。

二、它也有很多糟粕。传统文化并不意味着它都是好的。民间的祭祀,形式上那就有很多不好的地方,比如,在马路上当着过往的车辆和行人烧纸钱就不好,不安全、不环保;有的扎一些纸牛纸马、纸别墅、纸汽车等,然后一烧了之,造成不必要的浪费;有的还借机搞迷信活动;还有的轻养厚葬,生前不照顾,死后讲面子,讲排场,大操大办;有的高标准修建墓地,造成死人与活人争地,浪费资源,等等。

三、还是要坚持移风易俗,以先进、科学、文明的观念引导民间祭祀活动。首要的要破除迷信思想,不能搞得神神道道,鬼鬼怪怪,像写咒念符那一套,坚决取缔;再就是要尽量简化程序,不能繁琐;还要节约资源,别浪费;积极倡导文明,多讲公共意识,不能污染环境、影响他人,等等。比如,上坟时,鞠躬代替磕头,鲜花代替纸钱,就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大家共同努力,一定要让传统的祭祀文化与文明先进的生活理念结合起来,才能焕发出新的活力。

清明节,又称扫坟节、鬼节、冥节,与七月十五中元节、十月十五下元节,合称三冥节,都与祭祀鬼神有关。寒食节又叫“禁烟节”、“冷节”、“百五节”,寒食节一般是冬至后第105日。与清明节日期相近。

在中国,寒食之后重生新火就是一种辞旧迎新的过渡仪式,透露的是季节交替的信息,象征着新季节、新希望、新生命、新循环的开始。寒食节禁火冷食祭墓,清明节取新火踏青出游。寒食、清明本来是两个节日,但山东民间大都把两个节日合而为一。一般叫清明,少数地区叫寒食节,但过节却是在清明这天

寒食节起源,据史籍记载: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为躲避祸乱而流亡他国长达十九年,大臣介子推始终追随左右、不离不弃;甚至“割股啖君”。重耳励精图治,成为一代名君”晋文公“。

但介子推不求利禄,与母亲归隐绵山,晋文公为了迫其出山相见而下令放火烧山,介子推坚决不出山、最终被火焚而死。晋文公感念忠臣之志,将其葬于绵山,修祠立庙,并下令在介子推死难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这就是“寒食节”的由来。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