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熟语包括哪四大类

泡在奶味里1年前 (2023-12-18)阅读数 8#综合百科
文章标签熟语惯用语

熟语四大类包括格言、谚语、惯用语和歇后语。

1、格言

熟语包括哪四大类

格言是具有哲理的言简意赅的语句,大部分是出自古今中外的名人名言,一般不直接考查,主要是通过写作体现出来。

2、谚语

谚语是人民群众口头流传的通俗而含义深刻的固定语句。一般都能揭示客观事理,富于教育意义,或反映人生哲理,或反映生产经验,或反映阶级斗争的。

3、惯用语

惯用语是一种比喻定型化的具有抽象整体意义的词组。结构简括,形象生动,含义准确,出现频率高,用处广。

4、歇后语

歇后语是广大民众喜闻乐道的生动形象而诙谐有趣的口头语言,分前后两部分构成。前一部分是比喻或隐语,像谜语里的“谜面”;后一部分是对前一部分的说明解释,像谜语里的“谜底”,是表达意义的重要部分。

总结

由此可见,熟语比成语更贴切生活,更贴切社会,更贴切实际;因而能进一步扩大中学生使用词语与进行语言实践的范围。《考试说明》的调整更符合生活实际,对中学语文教学能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

广义的熟语是一种包括成语在内的,具有一定固定结构、特定含义的,在生活中使用频率很高的语言形式。

狭义的熟语是一种长时期在民间流传的,包括惯用语、俗语、民谚、歇后语等在内的定型语类。大致有以下特点:

1、是一种定型的语素组合。在使用过程中,语素相对固定,意义也相对固定。

2、同成语相比,在使用过程中有较大的灵活性。这种灵活性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a、许多熟语有多种说法。如“碰了一鼻子灰”与“扑了一鼻子灰”,“不管(不问、不分)青红皂白”等。

b、 熟语在使用过程中可以拆开使用甚至可以改变其原有的语言顺序。如“喝墨水”,我们可以说“他没喝过几年墨水”;“开夜车”,我们可以说“夜车不能开得太晚,要注意休息”。

3、绝大多数熟语都是运用一定的修辞格一表达其固定意义的。

4、熟语具有很强的口语特性。一般来说,其中不会出现令人费解的生僻字眼,也不会出现艰深的典故。具有浅显易懂,风趣幽默的特点。

在运用语言过程中,适当应用熟语,能使语言更亲切生动,增强其表现力。

惯用语。惯用语是口语中短小定性的习惯用语。例如:铁公鸡、抬轿子、戴高帽、顶调子、一锅端、开绿灯、走过场、碰钉子、导火线、替罪羊、跑龙套等等。惯用语以三字格为主,多数含贬义。

谚语。谚语是群众口头上流传的通俗而含义深刻的固定语句。例如:1、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2、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3、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4、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5、众人拾柴火焰高。谚语是有关自然现象、农业生产、保健卫生及社会生活方面的经验总结,其中农谚语多带有地域性。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