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行星与小行星的区别
矮行星的描述如下:
·以轨道绕着太阳的天体.
·有足够的质量以自身的重力克服固体应力,使其达到流体静力学平衡的形状(几乎是球形的).
·未能清除在近似轨道上的其它小天体.
·不是行星的卫星,或是其它非恒星的天体.
而小行星是指太阳系内类似行星环绕太阳运动,但体积和质量比行星小得多的天体
行星是指:1、必须是围绕恒星运转的天体;
2、质量必须足够大,它自身的吸引力必须和自转速度平衡使其呈圆球状;
3、不受到轨道周围其他物体的影响,能够清除其轨道附近的其它物体.
上面的定义就可以很清楚的看出他们的区别,一个是球型,一个是能清除轨道上的其他天体,一个没有,这是最主要的区别
矮行星包括哪些行星
矮行星或称“侏儒行星”,体积介于行星和小行星之间,围绕太阳运转,质量足以克服固体应力以达到流体静力平衡(近于圆球)形状,没有清空所在轨道上的其他天体,同时不是卫星。矮行星是一个新的分类。定义的标准 .行星通常指自身不发光,环绕着恒星的天体。其公转方向常与所绕恒星的自转方向相同。一般来说行星需具有一定质量,行星的质量要足够的大且近似于圆球状,自身不能像恒星那样发生核聚变反应。 矮行星
在2006年8月24日在捷克首都布拉格举行的第26届国际天文学大会中确认了矮行星的称谓与定义,决议文对矮行星的描述如下:1、以轨道绕着太阳的天体;2、有足够的质量以自身的重力克服固体应力,使其达到流体静力学平衡的形状(几乎是球形的);3、未能清除在近似轨道上的其它小天体;4、不是行星的卫星,或是其它非恒星的天体。在行星的基本定义上,科学家们大致上认同这样的说法:直接围绕恒星运行的天体,由于自身重力作用具有球状外形,但是也不能大到足够让其内部发生核子融合。 矮行星是太阳系外围较小的天体,或称为小行星。在行星的基本定义上,科学家们大致上认同这样的说法:直接围绕恒星运行的天体,由于自身重力作用具有球状外形,但是也不能大到能清除在近似轨道上的其它小天体。 但是实际上,最终的定义会比这复杂得多,有的天文学家倾向于把太阳系外围较小的天体称作“矮行星”,而另外一些人则愿意把它们叫做“小行星”,或者“柯伊伯带行星”,还有一些人则根本不想用到行星这个词。 相信矮行星的数目会很多,随着观测的不断进步,会越来越多。在布拉格举行的国际天文学协会第26次会议上,国际天文学协会术语委员会已正式决定以后不再称冥王星为“行星”,而是称其为“矮行星”。
截止到2022年,人类已知的矮行星包括冥王星、谷神星、阋神星、鸟神星、共工星和妊神星。
矮行星或称“侏儒行星”,体积介于行星和小行星之间,围绕恒星运转,质量足以克服固体引力以达到流体静力平衡(近于圆球)形状,没有清空所在轨道上的其他天体,同时不是行星。2006年8月24日,国际天文大会定义了矮行星,也就是那天,冥王星降级为矮行星,从此太阳系九大行星变成了太阳系八大行星。
矮行星的特点
矮行星的特点是近似于球形,在体积方面介于小行星和行星之间,还有一点就是矮行星的天体轨道上会有其他的天体。
矮行星与其他的行星和小行星有很大的区别,首先矮行星表面主要是有冰和水,有的还有甲烷等物质和气体,这些气体都是低熔点的,在矮行星的冰矮星中,其中冥王星最大,冥王星很小的卡戎,直径大概是约为800多公里。矮行星有足够的引力,可以将它的地形结构分成分层的结构,有较轻叫负重的元素,组成了像岩石这样物质的表面。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