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和道德经有什么区别,哪个更具原典性?
周易讲的是变化,具体的核心是三“易”:不易、变易、简易;道德经讲的是虚无,核心是自然而然,自然就是自己如此,体现是返回事物的本性,发挥其本能。周易和道德经的本质其实是殊途同归,提示宇宙的自然规律及其运用。例如周易中“天行健,以自强不息”,道德经中“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反应的都万事万物生存发展的驱动力在自己。
众生有难会求观世音,有人就问观世音“您有难时求谁”,观世音说“求自己”,同理。周易与道德经从文字上来说道德经相对容易理解些,所以老子说“吾之道甚易知,甚易行”,相对简明易懂些;从理解的角度来说,喜欢那本书就从哪本书下手,这样也未尝不可。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耳)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
从创作年代来看,《周易》显然早于《道德经》,《道德经》也受到《周易》的一些影响。但由于古代书籍的成书时间较为漫长,即有后人不断添补、完善和解释,所以从完成时间来看,《周易》又有可能晚于《道德经》,《周易》中传的部分也受到《道德经》的影响。当然,《周易》作为六经之首,比《道德经》更具有原典性这是确凿无疑的。不过,关于《周易》和道家之间的关系,学界至今没有达成一致的看法。
不能算是!现在的易经说的都是《周易》,《周易》是中国古代研究、占测宇宙万物变易规律的典籍,包括《易本经》和《易传》两大部分。文字古奥,蕴义精深。说起来已经和儒家的关系更大一些,儒家奉《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为《五经》。
至于道家也用到周易,是因为很多儒学子弟出家修道的缘故,《易经》非道、释、儒任何所专属,道家的经典应该首推《道德经》。但因为《易经》所阐述的是天地运行之大道,自然界的规律皆在其中,而道家研究的正是天人合一,追求自然和谐的关系,所以道家也将《易经》作为经典,如《抱朴子》等,特别是道家炼丹术融入《易经》思维颇多。或者可以这么说,《易经》是一本超凡伟大哲学书,是任何其他科学的经典!
易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它的历史比道教要久远,来源自三皇五帝,三皇,指燧人、伏羲、神农;五帝,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可见中华民族的易经思想是从远古来的,这里所说的远古,就是上古时期,在历史上指的是五千年以前啦,因为夏商周断代大致确定
夏朝(公元前2224年──前1766年)
商朝(公元前1766年──前1122年)
周朝(公元前1122年──前256年)
距今大概五千年,众所周知夏朝是大禹传立得,大禹之前是虞舜,再之前是唐尧!而易经的核心是八卦,八卦的创始人是伏羲,那是比唐尧虞舜夏禹更早得多的远祖啊!
而伏羲最大的贡献就是创立八卦,形成了《易经》典籍的核心内容。在周易之前,易经易经经历了《连山》和《归藏》,后周文王演练后天八卦,成《周易》。西周末期礼法虎瘁臼诓铰搭歇但忙崩乐坏,大易流落民间。孔子发现其为“圣人之作”,有“古之遗言”、“得一(易)以群毕”,于是“韦编三绝”,为易作传(《易传》又称《十翼》)。东周孔子及其弟子将“君尊臣卑,男尊女卑”等西周礼教思想融入《文言》、《系辞》等十翼中。先秦儒生因孔子“作易”而尊称《周易》和《易传》为《易经》。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