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尊重、平等、高效、创新、诚信、和谐”的经营理念?
尊重:以人为本,尊重人的创造性,尊重人的重要性,尊重科学技术,这才是尊重理念的要义;平等:员工关系是所有关系的基础,彼此之间树立了平等的概念,员工自然会将此“平等”传导给客户,不管你是来自哪个阶层,不管你是出生哪里,不管你的天资如何,来到公司,这里一切以规章制度为准绳,一切平等;高效:强调工作以效率为重;创新:不能创新的企业是没有前景的,创新并不困难,创新=复制+改良;诚信:诚信是企业之根本,人无诚信无立,企业无诚信无本;和谐:合作、合理、和谐是企业繁荣发展的代表。
宪法禁止的差别是不合理的差别,即宪法意义上的差别存在合理的差别与不合理的差别。平等权的相对性要求禁止不合理的差别,而合理的差别具有合宪性。如宪法对全国人大代表的言论免责权作了特殊规定,这一权利是人民代表基于其取得的代表资格而享有的,不具有代表资格的公民不能享有。在这里,平等权的价值表现在人民代表在言论免责权行使方面的平等,公民之间权利方面的某些特殊规定是一种合理的差别,不能认为是一种特权。如果不承认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合理的差别,仅仅以平等理念处理各种宪法问题,有可能导致平均主义,混淆平等与自由的界限。基于性别、年龄及个人生活环境的差异,在法律或公共政策中有可能出现一些差别,对此应作具体分析,区分合理的差别与不合理的差别。当出现某种差别时,需要判断是否具有宪法上的正当理由。从一般意义上讲,判断差别合理性的基本原则是:(1)是否符合作为宪法核心价值的人的尊严原则;(2)确定差别措施的目的是否符合公共利益;(3)采取的手段与目的之间是否有合理的联系等。(三)平等权类型目前,从世界各国宪法的规定看,平等权的类型划分主要有以下几种:1、禁止差别内容的规定。在宪法中规定禁止差别的方式有三种:(1)宪法中只列举禁止差别的理由;男女平等原则的规定属于第一种类型。(2)只列举禁止差别的领域。有关教育机会平等内容的规定属于第二种类型,它明示了教育领域的平等。(3)同时规定禁止差别的理由与领域。我国宪法第34条的规定属于第三种类型,它规定了在行使选举权领域不能以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为由进行差别对待。从宪法的基本精神看,除上述宪法列举禁止领域与理由外,其他方面的不合理理由也属于禁止范围。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