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俗和流行唱法的区别
通俗唱法,又叫做流行唱法。在中国二十世纪30年代得到广泛的流传。通俗唱法的主要特点是完全用真声唱,追求声音自然甜美,感情细腻真实,而且接近生活语言,轻柔自然。
通俗歌曲的歌词一般都比较生活化,歌词通俗易懂。即使是意蕴较深的歌曲,也都从歌曲的总体氛围上来刻画,而歌词本身也要尽量做到口语化。近几年来,散文式甚至完全口语化的歌词也出现过,给通俗歌曲的演唱艺术也增添了新的样式。
通俗唱法要求吐字清晰,归韵收声准确。因此,通俗唱法的声间运用大都接近自然形态,也就是一种质朴的本色的声音。即使在其发展过程中,吸收融合了许多种声乐艺术的发声方法,并且自身也在变幻和升华,但是其基本特征仍是质朴的。
韵味独特也是通俗唱法重要的艺术特征。这种韵味,可以是歌曲演唱风格质朴率直的体现;也可以是歌唱者独特的声音技巧,包括唱歌时的控制与放开、强烈的声音与轻柔的声音对比以及气声、哑声、嘶裂声和喊唱声的灵活运用。
并且通俗唱法在表演中,往往借助于夸张性的表演和电声乐器的伴奏。这种表演所造成的氛围,已经不仅仅是歌唱者自己投入,对周围的观众具有极强的煽动性。
通俗唱法声音的主要特点是完全用真声唱,接近生活语言,轻柔自然。强调激情和感染力,演唱时有意借助电声的音响制造气氛,所以很注意话筒的使用方法和电声效果。例如蔡国庆、周杰伦就是通俗唱法。流行唱法的风格多样,没有固定的模式,演唱风格追求自然、随意,强调用自己最真实的声音歌唱,从而体现声音的个性化与特色,感情自然流露,表演有很强的即兴性和煽动性,主要利用话筒等音响设备扩大制造声音效果,并且经常借助舞蹈、和声、电子乐队伴奏和一些高科技手段渲染舞台气氛。是一门集音乐、形体、舞蹈、表演等于一体的综合表演艺术。
通俗唱法和美声、民族唱法区别为:起源不同、特点不同。
一、起源不同
1、通俗唱法:通俗唱法始于中国二十世纪30年代,之后得到广泛的流传。
2、美声:美声唱法起源于13世纪中期的欧洲音乐。
3、民族唱法:民族唱法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六千多年前的母系氏族社会。它产生于劳动人民的生产劳动和生活实践。
二、特点不同
1、通俗唱法:通俗唱法的主要特点是完全用真声唱,接近生活语言,轻柔自然。强调激情和感染力,演唱时有意借助电声的音响制造气氛,所以很注意话筒的使用方法和电声效果。
2、美声:美声的主要特点是混合声区唱法。从声音来说,是真声假声都用,真假声按音高比例的需要混合着用。
3、民族唱法:民族唱法的主要特点是声音听起来很甜美,吐字清晰,气息讲究,音调多高亢。
扩展资料:
中国由于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等因素形成了民族歌曲演唱的个性化特色。南方气候温和,山清水秀,演唱风格秀丽轻巧、清脆甜美;北方四季分明,演唱风格高远嘹亮、热烈激昂。
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歌曲除了要有民族唱法一些共同的基本演唱风格以外,还要具有各自民族所独有的风格特征,这样的民歌才更富有个性与特色。
在近现代的民族唱法发展中,由于受到了美声唱法的影响,其演唱的风格不仅保有了民族声乐艺术所特有的传统精髓,在发声方法和歌曲作品上也逐渐符合大众的审美要求。
百度百科——通俗唱法
百度百科——民族唱法
百度百科——美声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