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里的锣鼓经用到哪些乐器?
所谓「锣鼓经」是指京剧打击乐各种不同型式打法的通称,也称为「锣经」,主要是用鼓、板、大锣、小锣、铙钹、堂鼓等打击乐的声音组合成各种不同的节奏,以烘托舞台上肃穆、悠闲、抒情、紧张、激烈、惊惶的不同的情绪及气氛。
为了让各个演奏者在正确的时候打击正确的乐器,并让演员清楚知道什么时候一定有什么样的锣鼓,于是把每一种打法都取一个名字,例如四击头、慢长锤、急急风等,而且每一种锣鼓经都有特定的念法及记谱法,例如「台」代表小锣、「匡」代表大锣、「七」代表铙钹等,所以慢长锤的念法就是「匡七台七匡七台七…」。是不是很有趣呢?
铜锣是什么意思
手锣与小锣的区别有:持锣方式、敲击工具、锣的大小、音量和音色、使用方法和技巧、在乐队中的角色等。
1、持锣方式
手锣的持锣方式通常是用左手的拇指、食指和中指夹住锣边,无名指和小指抵住锣面,右手则用拇指和食指持住锣锤;而小锣则是左手持锣,右手持锣锤。
2、敲击工具
小锣没有专门的敲锣用具,一般使用锣板或锣锤;而手锣则使用专门的敲锣用具,包括锣板、小锣板和锣锤等。
3、锣的大小
一般来说,手锣的直径比小锣要大一些,小锣的直径通常在10~15厘米之间,而手锣的直径则一般在15~20厘米之间。
4、音量和音色
由于手锣较大,所以其音量也相对较大,音色也更加低沉、厚重;而小锣的音量相对较小,音色则更加清脆、明亮。
5、使用方法和技巧
手锣和小锣的使用方法和技巧有所不同。手锣的操作更为复杂,需要配合身体的动作和力度,才能敲击出最佳的效果;而小锣的操作则相对简单,主要依靠手腕的力度和技巧。
6、在乐队中的角色
在乐队中,手锣和小锣的角色也有所不同。手锣通常被用作主要的节奏乐器,用来掌控整个乐队的节奏和节拍;而小锣则更多地被用作色彩乐器,用来增加乐曲的明亮度、节奏感和气氛。
铜锣是一种铜制的乐器。
铜锣,读音tóng luó,汉语词语。明、清时期,锣被广泛的应用于戏曲音乐、舞蹈音乐和传统吹打乐当中。清代李斗的《扬州画舫录》记载,当时的戏曲歌舞中就用到了云锣、小锣、汤锣和大锣等等。
铜锣是乐器的一种,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一般的锣都是铜制的,因此锣又有“响器”之称。“少一弦亦歌,少一锣无乐”,锣是中国最古老的乐器之一,也是最早进入西洋管弦乐队的中国乐器。
铜锣声音低沉、洪亮,余音悠长持久。轻锤空灵、绵长,重击响亮、震撼,穿透力强,感染力足。既可演奏悲凉凄楚,又可重现紧张压抑,还可疗愈身心灵。
我们简单的可以将锣分为大锣、小锣、掌锣和云锣四大类。大锣发音较低;小锣发音较高,锣面呈坡形,有高音、中音和低音之分;掌锣是最小的一种锣,锣面平坦无脐,形状像个盘子,可以放在手掌中敲击;云锣是可以演奏出旋律的一种乐器。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