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季节月份是如何划分的?
农历的季节月份是按节气划分的。自古以来,我国劳动人民以掌握农历节气,来判断天气自然状态,用来指导农事活动,或用来调节生活作息与健康养生,同时也用来划分出生的农历年份与月份,以此排出准确无误的生辰八字,用来判断人生运势;有时也用来择吉选日,比如开市嫁娶出行动工等,这些作用延续到现在,也是非常重要不可偏废的,对判断年份月份的五行状态,指导我们日常的工作生活。
因为农历的节气与月份,表现的是自然规律,我们如果顺其自然,按这些规律办事,就能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天人合一”的功效,使事半而功倍;而如果逆反这些规律,比如六月天穿棉袄,腊月里光膀子,就有可能受到自然的伤害与损失。
农历的月份,不是从初一开始的,而是按节气划分的。我国农历纪年中,一年有二十四个节气,一年十二个月,每个月都有两个节气,第一个叫“节气”,表示月份的开始,第二个叫“中气”,表示月份过半;有时候专业上,也把第一个叫“节”,第二个叫“气”。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划分反映我国一定地区(以黄河中下游地区为代表)一年中的自然现象与农事季节特征的二十四个节候。即:
正月:立春、雨水、
二月:惊蛰、春分、
三月:清明、谷雨、
四月:立夏、小满、
五月:芒种、夏至、
六月:小暑、大暑、
七月:立秋、处暑、
八月:白露、秋分、
九月:寒露、霜降、
十月:立冬、小雪、
十一月:大雪、冬至、
十二(腊)月:小寒、大寒。
其中,正月是以“立春”为开始的,而不是从大年初一开始的,立春不但标志着正月的开始,同时还标志着一年的开始。立春一般在阳历的2月4日左右,阴历有可能在上年的腊月,也有可能在下年的正月,立春前出生的人,不论是在腊月或正月,属相都是属于上一年的,立春后出生的人,不论生于腊月或正月,属相都是属于下一年的。正月中第二个节气,就是“雨水”,雨水表示已至月半,不是月令的开始。以此类推,二月是以惊蛰开始的,三月是以清明开始的,四月是以立夏开始的,五月是以芒种开始的,六月是以小暑开始的,七月是以立秋开始的,八月是以白露开始的,九月是以寒露开始的,十月是以立冬开始的,十一月是以大雪开始的,腊月是以小寒开始的。
区别一:唐代以前,寒食节和清明节是分开的,扫墓是寒食节的事。 区别二:古代清明有许多习俗,比如踏青、放风筝、打马球、植树、插柳、荡秋千、踢蹴鞠等,现在基本都被扫墓取代了。 区别三:古代清明节,民间忌使针,忌洗衣,大部分地区妇女忌行路。 区别四:古代清明是冬至后108天,现在统一定在公历4月5日。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