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彝和黑彝有什么差别 具体的
白彝和黑彝是两个次族群,两者有何具体的区别?事实上,彝族原本没有“黑白红”之分,只有“六祖分支”之说。据史料记载,在凉山彝族传统的政治体系里,彝族分五个社会等级:兹、诺、曲诺、阿加和嘎西。兹和诺是贵族等级。兹是土司,即历代中央政府任命的本民族地方官员。诺没有政府的任命,但拥有强大的家族,他们是古代的外来征服者。曲诺是平民阶层,是自由民。他们虽然名义上隶属于某一家族的诺,但他们有自己的财产,有的本身就是奴隶主。阿加和嘎西是奴隶阶层。阿加有自己的房屋和少量的财产,但没有自由,他们的主子可以随意买卖他们。
请注意,在凉山彝族传统的政治体系里,并没有白彝和黑彝之分,更不存在什么,黑彝是奴隶主贵族,一言九鼎,豪华富有,仆妾成群;白彝是奴隶,被统治阶层,卑弱贫穷。事实上,从数量上看,白彝占凉彝人口的一半。据清末民初的资料显示,凉彝五个等级的人口中,黑彝(诺合)占6.9%,白彝(曲诺)约50%,而且,白彝不一定都比黑彝穷,事实上有的白彝很富,拥有大量土地财产,甚至还有奴隶,所以也是奴隶主。或者,就算不是奴隶主,那也至少是平民,或者叫自由民。
白彝呢,和外界的民间交往比较活跃,尤其是和汉区毗邻地带的白彝,学到了先进的农业技术,商贸繁荣,追求财富,有“熟彝”之称,有人说他们是汉人与黑彝之间的民间桥梁。那么黑彝有什么呢?黑彝被汉人叫做“生彝”,多数居住在高山地带,交通不便,生产低下,物质匮乏。黑彝不愿意和外族相处,倔强地保持着尚武精神,坚守纯粹血统。
据布拖县政府农委的阿措主任说,黑彝、白彝是血统上的划分,不是经济上的,解放后划阶级成分时,有的黑彝划成了贫农,也有白彝划成地主的。据史料记载,解放前有的黑彝已很破落,甚至到白彝的田地里当佃农。把土地租给佃农种是封建社会农业的一个特点,在凉山边缘明清时代就开始了,在凉山腹地不多。黑彝屈尊去当佃农,无疑是奴隶社会走向崩盘的一个信号。
1、民居
彝族的房屋结构有的地区和周围汉族相同,凉山彝族居民住房多用板顶、土墙;广西和云南东部彝区有形似“干彝族栏”的住宅。土掌房--彝族独特的民居建筑:彝族的"土掌房"与藏式石楼非常相似,一样的平顶,一样的厚实。
所不同的,是它的墙体以泥土为料,修建时失用夹板固定,填土夯实逐层加高后形成土墙(即所谓"干打垒")。平顶的制作也与石楼相似,也具备晒场的功能。土掌房分布在滇中及滇东南一带。这一带土质细腻,干湿适中,为土掌房的建造提供了大量方便易得的材料和条件。
2、服装
彝族服饰,多姿多彩,风格独具,形态有近千种。历史上,由于彝族支系众多,居住分散,因此,各地服饰区别明显,样式各异,带有浓厚的地域色彩,琳琅满目,各具特色,并且以大量银制品和刺绣装饰,妇女一般上身穿镶边或绣花的大襟右衽上衣,戴黑色包头、耳环,领口别有银排花。
3、风俗
民间传统节日很多,主要节日有十月年、火把节及区域性的节日和祭祀活动,十月年是彝族的传统年,多在农历十月上旬择吉日举行。在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四日的火把节是彝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彝族根据彝历选定年节。
有的与当地汉族同过春节。有的地区彝族同胞,在门前树立青松,用松针铺地,表示免灾消祸。还有的地区,在节日里杀猪宰羊,吃坨坨肉,人们互相拜访,互赠肉类和馍馍。
大年初一早晨,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挑水回家。他们将一碗水和昨天的水比重量,如新年的水重,就意味着当年雨水充足。
4、音乐
彝族民间歌谣歌和谣是两种有差异的文学表现形式,歌因配乐和受曲调制约,一般节奏比较缓慢。谣不配乐,没有曲调,取吟诵方式,章句格式比较自由,节奏一般比较紧促。歌和谣,也常统称为‘歌谣’。民间歌谣常简称为民歌”。
根据其产生领域及歌唱场合的不同,彝族民歌可分为生产民歌和生活民歌,生产民歌就是所谓的劳动歌,劳动歌是生产劳动中产生并经常在生产劳动中歌唱的歌谣,按现在的分类,生产分为农、林、牧、副、渔等,因此劳动歌也分为农、林、牧、副、渔等歌谣。
劳动歌具有放松心情、协调劳作、传授生产知识的特点。生活歌谣包括创世歌和民俗歌,民俗歌又包括生活习俗歌、人生礼俗歌和岁时节令歌等。生活习俗歌包括衣、食、住、行等方面的相关歌谣,具体表现为苦歌、儿歌和情歌等。
5、饮食
彝族的主食为土豆、玉米、荞麦、大米等。副食型食物有肉食类、豆类、蔬菜类、调料类、饮料类。肉食类以牛、羊、猪、鸡为主,待客需杀牲,以杀牛为贵,羊、猪次之。
豆类多为黄豆、胡豆、碗豆等,黄豆的一种食法彝族称为“都拉巴”,即将黄豆磨成浆,连糟加酸菜煮吃。
百度百科-彝族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