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飞经和行楷小学生先写什么
《灵飞经》,是著名的毛笔小楷法帖之一,其字结体秀美,笔意潇洒,传为唐代钟绍京所书。随着硬笔书法的热起,《灵飞经》业已成为硬笔书法的重要摹本(临摹范本),启功说:从《灵飞》的书法论,它那秀美中有古趣的风格,舒展中有团聚的结体,平易中有变化的用笔,都已把唐人书法的特色表达无余。
书法历史上,有碑、帖之争,学帖比学碑更能揣摩出古人的笔意,领导更多的笔法。《灵飞经》可以说是小楷中的绝佳字帖。
我们再看看大书法家启功的研究,他对《灵飞经》的评价可以让我们放心临写,可以说,临写《灵飞经》不会后悔:
一是明白了任何精工的石刻,也难把墨迹中最重要的活气显示出来,这可譬如看乐谱上排列的音符,即使是记得再细的,把主旋律外的各个装饰音都写上去的,也不如听一次演奏。这不但《灵飞》墨迹与刻本有别,一切石刻都与原写墨迹有别。看了《灵飞》墨迹,可以一豁然心胸。这项启示的价值, 又岂止在欣赏《灵飞》一帖为然?它有助于学书者临习一切石刻时,懂得石刻与墨迹的关系是怎样的。不致再把死板刀痕,看成毛锥所写的完全效果。
二是自从《灵飞》刻石行世后,对于清初许多书家,都起着极大的影响。甚至可以说它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清朝一朝。直到包世臣出,奋力提倡北碑,唐碑派和《灵飞》的势力相对的有所减弱,但在科举废止之前,考卷的领域中,这种影响还没有全被北碑所取代。这里要附加校正说明的:清代馆阁卷折吸取《灵飞》刻本的一个侧面,并不减弱《灵飞》在书法真谛上的地位。到今天真迹出现更可一洗把《灵飞》与馆阁卷折齐观的误解。
在网上看到一篇别人的学习体会,复制如下:
我也觉得如果你用小毛笔临习很困难的话,可以直接用钢笔临,这样进步速度会快一些,而且更实用。我就曾经用钢笔临写《灵飞经》五十遍。下面就谈一谈怎样写好《灵飞经》一些体会,不足之处,还请朋友们批评指正。
《灵飞经》属写经体,既飘逸灵动又不失稳健。我觉得要把《灵飞经》的风采写出来,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笔画:灵飞经无论横和竖画都多以露锋起笔,故多左尖横和上尖竖。但我们经常把它写得粗细一样,甚至都带上顿笔,这是不正确的,书写时一定要多加留意。另外,许多横和竖特别长,有许多笔画细的如发丝,粗的特别粗,形成一种强烈的对比。临写的时候一定要把这些特点写出来。
二、结构:结构上要特备注意左右部分的宽窄、避让、错位,上下结构的上紧下松,重心的平稳等等。另外如果用钢笔临写《灵飞经》,一定要注意它和现在规范的钢笔字之间的不同之处。如“十”,我们规范的写法是横竖一样长,而灵飞经却是很长竖短,“玉”规范写法是三横中前两横短后两横长,而灵飞经中的玉是三横长短基本一样。只要细心观察,认真读帖,才能分清《灵飞经》的字和现代规范字的区别,把每一个字写准。
三、书写节奏:《灵飞经》虽是楷书,但多行书写法,写的时候一定要看清楚笔画的映带呼应,写的时候首先要看清每一个字的笔画之间的映带关系,注意快慢节奏,有行书写法的地方要行云流水,一气呵成,才能真正体现其“灵”。
四:临写方法:可先选在笔画和间架结构上有突出特点的代表性的一些字,反复练习,以求以最快的时间另外其特点。然后选一段逐字练习,练习一段时间后,把整段通临数遍。因为《灵飞经》经文每段从内容、形式上说基本相同,很多字是重复的。所以抓住一段通临后再通临全帖,肯定是事半功倍。
五、其他还要注意临帖不能急躁,要临前要注意多读贴。争取对每一个字的写法都揣摩透,写的时候才能胸有成竹。《灵飞经》有刻本和墨迹本两种,刻本要临,墨迹本更要临,只有这样,才可以对比出两种版本的不同之处,提高临写效果。
还有一段钢笔临写的视频,可以参看优酷视频
书法学习,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也是一个需要高级智慧参与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谁的每一步坚实、稳健、有智慧,谁就能把每一步走好,一步一个脚印,让成功、喜悦与辛苦伴随。
书法学习大致要经历三个阶段:第一是“形似阶段”,跟着什么人的字体练,先要做到像帖上的字,一段时间后,要求离开字帖也能成篇的字来,随便找一首唐诗或是宋词来也能用学习过的字体写出来。第二是“神似阶段”,就是在长期的研习过程中,结合作者的人生经历和书法成就、人文涵养能够学习到书法家在字里行间表现的个人精神境界,自己写出来也能一样表现出来,这是一种更加相似的高级阶段。第三是“不似阶段”,就是“在似与不假之间”(齐白石语),到了这个阶段,大家一看你的字就知道向谁学习过,但具体哪一笔又说不出来,每一笔都是你的,又都有人家的影子和精神。这三个阶段并不那个严格,也不是那么清晰,只是大致化分,可能会有些交叉。
每个阶段都是比较漫长的过程,里面的甘苦只有自己知道。这是一种灵魂的考验和折磨,你能经受得住寂寞、孤独,方能有所成就。寂寞、孤独是书法学习的孪生兄弟,也是上帝赐予伟人的品质之一,只有伟人能够承受这样的寂寞、孤独,能够承受的孤独有多大,你的成就就会有多高。
一点建议:
根据我学习书法(毛笔和硬笔)临帖的体会,不建议用硬笔临写《灵飞经》,因为《灵飞经》的毛笔特点太浓。尽管是小楷,点画的线条精细特别明显,张弛有度,其尽情发挥了毛笔笔锋的特性。
而硬笔的笔尖与毛笔的笔锋有天壤之别。硬笔再怎么变化,它写出来的点画线条粗细也变化不大,无法做到像毛笔那样想粗就粗想细就细,而《灵飞经》帖本的线条粗细变化太明显,硬笔难以展示这一特点。所以,硬笔不宜学习《灵飞经》。
那硬笔有没有可以临写的字帖呢?
有,许多呢。硬笔可以临写的字帖有:钟繇的《宣示表》,王羲之的《黄庭经》《乐毅论》
《东方朔画赞》等,王献之的《洛神赋》(十三行),赵孟頫的《道德经》《千字文》《洛神赋》等,文徵明的《草堂十志》(他的小楷很多,都可用),成亲王的《洛神赋》,林则徐的《佛说无量寿经》,等等。
就拿赵孟頫的小楷《道德经》来说,就是非常适合硬笔临写的字帖。
再补充一下:不建议你继续临习《灵飞经》,这几天我在临习赵孟頫的小楷《道德经》,发现最适合硬笔临习的就是赵孟頫的小楷了,因为他的小楷(包括中楷、大楷)中有许多行书的笔意,而硬笔最常用、最实用的就是行楷
墨迹和磨叽的区别
书法虽是瞬间表现的艺术,但体现的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修行。挥动手腕,笔墨在宣纸上留下印迹,这一笔一画表达了作者的情感艺术,注入了作者的思想境界。“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南朝书法家王僧虔在《笔意赞》中指出:一幅好的书法作品要以形写神、形神兼备。“形”指的是点画线条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书法空间结构;“神”指的是书法的神采意味。中国的书法艺术历史悠久,李斯的《泰山石刻》《会稽石刻》被视为书法艺术的珍品,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柳公权一字千金……历史上涌现的书法家不胜枚举,流传的书法作品为世人称赞,这些作品不但有很好的艺术价值,还极具视觉观赏性,成为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
岭南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广东致力于推广本土传统文化艺术,在书法方面有着良好传统。中国文化艺术研究中心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广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秦建中称:“有香山陈立华者,聪颖好学,嗜玄妙之伎,远法汉魏,近取时贤,标新卓立,誉满羊城。”陈立华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广州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广州羊城书法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广州致公书画院副院长。陈立华的书法作品获广州市第六届文艺奖三等奖、第四届“南雅奖”广东省书法篆刻大赛金奖;人展全国第九届书法篆刻作品展、第一届广东省中青年书法篆刻作品展获三等奖、“大沥杯”广东省第三届中青年书法篆刻作品展获三等奖。
陈立华研习碑体书法多年,对于运用“笔法”表现刀刻的碑体书法他有自己的看法。秦建中曾言:“其(陈立华)笔取法《张猛龙》《龙门造像》及北魏之墓志,以方为主,方中带圆,行笔爽朗灵动,稳而不浮。”
中国书法史上有“帖学”和“碑学”两个流派,又有“南帖北碑”之说。帖派推崇名帖墨迹,碑派推崇碑刻摩崖。秦汉隶南北朝碑刻是书法史上的一座高峰,书风雄强朴拙,今人多习之。米芾在《海岳名言》中直言道:“石刻不可学”,此言过于武断。启功先生在《论书绝句》中有语:“透过刀锋看笔锋”,一语指出学习碑刻书法所应注意的外在因素的影响。
学习书法之人都有过临摹经历,初学者临帖往往纠结点画的形像,结果则是形不像、神更不具备。随着书法学习渐渐深入,我们就开始明白一个道理——临像不是目的。学习书法要通过临帖吃透原帖精神,达到修炼笔墨素养的目的,进而努力走在原帖的轨道上。
前文所说书法是瞬间表现艺术,这也就很好地回答了临摹不像的质疑之声,书法的神韵主要靠个人的内在修行,每个人的性情不同,用笔习惯也大相径庭,难以“复制粘贴”,让王羲之两次书写同一副作品,也不可能完全一样。
那么,该如何“透过刀锋看笔锋”?很多人认为学过一段时间墨迹,就能自然理解碑刻。话虽这么说,但要真正做好的难度很大。碑刻书法很难看出古人如何用笔,需要靠丰富的书写经验来分辨“刀锋”下的“笔锋”。初学者要选择清晰的版本,能够看到线条的变化,临摹时需注意从刀锋到笔锋的“翻译”。
挥毫落纸方劲古拙
隶书是篆书的化繁为简,化圆为方,化弧为直,字形多呈宽扁,横画长而竖画短,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陈立华师从李伟、李家培研习隶书,秦建中评价他的书法“古雅之气相传,厚拙之风无失”“然立华之书,非以碑学概之,钟王以下至清人手札,亦有涉猎,融帖于碑,纵横肆意,挥洒自如,兼得意趣之妙,喜蝉玄妙之真”。
陈立华对隶书的研究颇为深厚,他认为练习隶书从选帖、读帖、临帖,到教学每一个环节都十分重要。在选帖方面,陈立华以著名的汉碑《礼器碑》《张迁碑》《西狭颂》为例,在他看来要选择文物出版社八十年代出版的版本,这些书帖十分严谨、还原度高,利于学习。在读帖方面,陈立华建议不仅要读不同版本的帖,还要用辩证思维进行分析思考。分析碑刻中的字形、字义,隶书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岭,应该对每字的出处进行考证。注意一些碑刻中的错误,不可以囫囵吞枣,照单全收。在书写时,陈立华认为汉碑临写要有碑刻的力道,也可以加入自己的理解。学习隶书,始于一家,但也需要博采众长,最终形成自己的风格;学习隶书,不是闭门造车,需要借鉴他人的经验和教训。在创作时,还要根据书写内容要选择不同的碑刻风格。
墨迹和磨叽的区别在于作品类型和行为方式。
墨迹通常指的是书法、绘画方面的作品,是指某人亲手写的字或画的画,强调了作品的真迹性质。而磨叽则指的是言语、行动等方面拖泥带水,效率很慢,强调了行为方式的拖延性质。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