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一个排,一个连,一个营,一个团,一个旅,一个师,一个司分别有多少人?

一语惊醒梦中人8个月前 (12-18)阅读数 3#综合百科
文章标签国师宰相

军,一般3-5个师,总计4-10万人。 师,一般3-5个旅,总计1-2万人。 旅,一般3个团,总计约3000-5000人。 团,一般3个营,总计约1200-2000人。 营,一般3个连,总计300-500人。 连,一般3个排,总计120-150人。 排,一般3个班,总计30-45人。 班,一般为10名战士 这个是部队的标准编制,还有其他情况,比如特种部队之类的各级单位的人数编制都不一样的,情况很多,至于那个司令部情况有点复杂,当然最大的大军区一级是最高的,最低级别的司令部有很多都是师级单位,期间人数波动就比较大了,像大军区级别人数至少都能超过四十万,下一级别的省军区一般对部队没有直接管辖的权利,主要负责地方工作,直接管辖的现役部队人数一般不太多,而警备区一般管辖几个师级单位或者旅团级单位,人数和对应的师级和军级单位人数差不多,还有卫戍区人数大概和一个甲级集团军人数差不多,下辖的人数都在5到10万人之间,值得一提的是目前中国只有一个卫戍区就是北京卫戍区

1、含义不同

“国师”是中国历代帝王对于宗教徒中一些学德兼备的高人所给予的称号。我国获得国师称号的,一般以北齐时代(550—577)法常为始。

宰相是对中国古代君主之下的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或俗称,并非具体的官名。“宰”的意思是主宰,“相”,本为相礼之人,字义有辅佐之意。太宰与相合称为宰相,宰相联称始见于《韩非子·显学》。

2、发展不同

但更多的国师出自道教,如唐代国师杨筠松,是典型的道教徒,风水学泰斗袁天罡,元朝国师丘处机等均出道教。一般由汉人统治的朝代国师出自道教,由少数胡人统治的朝代部分时期,国师则从佛教中产生。

宰相地位的具体名称多达几十种,历代不同:太宰、相、相邦、相国、丞相、大司徒(东汉)、尚书令、中书令、侍中、中书舍人、尚书左仆射、尚书右仆射、同平章事、内阁大学士(明朝)、军机大臣、总理(清朝末期)等等。

一个排,一个连,一个营,一个团,一个旅,一个师,一个司分别有多少人?

扩展资料:

宰相的正式官名随着朝代的更替,先后出现过:相国、丞相、大司徒、侍中、中书令、尚书令、中书舍人、同平章事、内阁大学士、军机大臣、总理等多达几十种官名。

据记载,早在商周时代已有太宰、尹、太师之称,这些官职虽有辅佐天子管理国家之意,但在当时尚不具备国家机器中幕僚长性质。到了春秋战国时代,相的名称出现了。例如管仲为齐国相,蔺相如为赵国相。由于当时养士之风盛行,不少有知识的人被各国招聘为相。

秦国由于变化彻底,发展迅速,是战国时代第一个设立郡县制的国家,并于秦武王二年(公元前309年)任樗里疾、甘茂为左右丞相。丞相之名由此而始。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宰相作为官制首次确定下来。

百度百科-宰相

百度百科-国师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