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川乌、草乌及附子的功效有哪些?

小肉包1年前 (2023-12-18)阅读数 5#综合百科
文章标签附子功效

功效川乌辛、苦、热;有大毒。入心、肝、肾、脾经。祛风除湿、温经止痛。主治风寒湿痹、骨节疼痛、手足拘挛;胃寒腹痛;大骨节病。用量1.5~3克,炮制后用,宜先煎,久煎。附子性大热,味辛、甘,有毒。能温里祛寒,回阳救逆,温中止泻。用于亡阳虚脱,肢冷脉微、阳痿、心腹疼痛。用量3~15克。草乌功效同生川乌,炮制后用。

乌附片的功效与作用,乌附片的功效与作用及副作用

乌头是川乌和草乌的统称。

而川乌和草乌是同一种系下的两种不同的植物。

川乌的茎是直立的,一般高约一米左右,开紫色花。

根是团块状,侧根就是附子,炮制后就是常用的附片,因为是附生于川乌的主根上,故名附子,草乌的茎是蔓生攀援状藤本,一般长约三米左右,还是开紫色花。草乌的根是长块状,没有附子。

药用区别:

两者都有大毒,也都具有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的作用,不过川乌的毒性小一点,草乌的毒性大一点,现在的川草乌大部分是家种的,野生的很少,我们这是产地,野生的有,但也少,野生的毒性比家种的大得多,一般不作内服。

扩展资料:

川乌,正名为乌头,别名:鹅儿花、铁花、五毒;被子植物门,毛茛科,乌头属。英文名Aconite Root, 生于山地草坡或灌丛中。栽培于平地肥沃的砂质土壤,主要栽培于四川。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北至秦岭和山东东部,南至广西北部。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川乌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乌附片的功效与作用,以及乌附片的功效与作用及副作用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1、请问乌附片的药用2、黑附片的功效与作用3、附片的功效与作用请问乌附片的药用回阳救逆,温补脾肾,散寒止痛。

大辛大热,温阳逐寒。

因为有毒,所以要先煎去毒,我个人认为要先煎40分钟以上

黑附片的功效与作用在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很多身体上的问题,身体出现问题就意味着身体已经患病,必须要及时治疗才好。

黑附片就是中药材的一种,它的作用是什么呢?下面就跟着我一起来看看吧。

黑附片的功效与作用

附片的功效:

药名:附片

功效分类:温里药

性味:大辛、大热、有毒;

归经:归心、脾、肾经;

功效:回阳救逆,温补脾肾,散寒止痛,温阳逐寒。

主治:治阴盛格阳,大汗亡阳,吐利厥逆,心腹冷痛,脾泄冷痢,脚气水肿小儿慢惊,风寒湿痹,垅芴拘挛,阳萎,宫冷阴,疽疮漏及一切沉寒痼冷之疾。

用法用量:5——15克,一般认为最好先煎。

药材炮制:制附子、黑附块、熟附子、淡附片(为乌头块根,经胆巴水(即盐卤)浸后供药用再用清水漂清后与甘草、黑豆加水共煮透心,至切开后口尝无麻舌感时,取出,除去甘草,黑豆,切薄片,晒干。

(外地因炮制方法不同而有熟附片、黄附块、明附块等区别,现上海地区不再区分。

)生附子、咸附子(为乌头块根,经胆巴水浸制,洗净后,切片晒干供应药用。

生附子毒性较熟附片为强,须严格控制使用,一般只供外用。

)

附片的作用:

1、附片除脏腑沉寒,三阴厥逆,湿*腹痛,胃寒蛔动;治经闭;补虚散壅。

(李杲)

2、附片主风寒咳逆邪气,温中,金疮,破症坚积聚,血瘕,寒湿垅芴,拘挛膝痛,不能行步。

《本经》

3、附片补肾命火,逐风寒湿。

《本草备要》

4、附片治三阴伤寒,阴毒寒疝,中寒中风,痰厥气厥,柔?癫痫,小儿慢惊,风湿麻痹,肿满脚气,头风,肾厥头痛,暴泻脱阳,久痢脾泄,寒疟瘴气,久病呕哕,反胃噎膈,痈疽不敛,久漏冷疮。

合葱涕,塞耳治聋。

《纲目》

5、附片补益阳气:附子辛热,其性走而不守,能通行十二经,故凡阳气不足之证均可用之,尤能补益肾阳。

补肾阳常配肉桂。

6、王好古:附片治督脉为病,脊强而厥。

7、附片治痘疮灰白,一切沉寒痼冷之证。

《本草从新》

8、附片去脏腑沉寒;补助阳气不足,温热脾胃。

《主治秘要》

川乌、草乌及附子的功效有哪些?

9、附片醋浸削如小指,纳耳中,去聋。

去皮炮令坼,以蜜涂上炙之,令蜜入内,含之,勿咽其汁,主喉痹。

《本草拾遗》

10、附片祛寒止痛:附片大热,祛寒力强,故能治寒邪内侵之胃腹疼痛、泄泻,以及寒湿阻络之痹痛。

11、附片治脚疼冷弱,腰脊风寒,心腹冷痛,霍乱转筋,下痢赤白,坚肌骨,强阴,又堕眙,为百药长。

《别录》

13、附片回阳救逆:附片有较强之回阳作用,附片用于畏寒、肢冷、脉微欲绝之虚脱,附片常配伍人参,或干姜、甘草。

14、附片用于厥逆亡阳、脉微欲绝等症:附子辛烈而热,主要用于冷汗自出、四肢厥逆、脉微弱,或因大汗、大吐、大逆的6,常配合人参、干姜、炙甘草等品同用。

如果冷汗淋漓、亡阳厥逆者,用附子、人参外,须再加龙骨、牡蛎等固涩敛汗药;如果大出血后引手足厥冷、汗出脉微,可以用参、附、龙、牡配合麦冬、五味子等同用,以回阳救阴。

15、附片用于风寒湿痹、周身骨节疼痛等症:附子药性温热,能祛除寒湿,因此对风湿痹痛属于寒气偏胜者,有良好的散寒止痛作用,常与桂枝等品合用。

16、附片用于肾阳不足、畏寒肢冷,脾阳不振、腹痛、便溏等症:附子弁铊m补元阳,益火之源,凡肾阳不足、命火衰微、畏寒肢冷、阳痿、尿频之症,皆可应用,多配伍肉桂、熟地、菟丝子、山萸肉等同用;如脾阳不振、脘腹冷痛、大便溏泄之症,又可用附子配合益气温脾的的党参、白术、干姜、炙甘草等药同用。

附片的副作用

附子与乌头虽同属一物,但因炮制方法稍有不同,在临床应用上略有差异,一般认为附子以补火回阳较优,乌头以散寒止痛见长。

生附子、生川乌、生草乌皆有剧毒,内服须加炮制,入汤剂须经久煎;生者一般只供外用,但如皮肤破损者则不宜应用。

中毒与处理:乌头碱对各种神精末梢及中枢先兴奋后麻痹。

致死量:乌头酊2毫升,乌头碱2毫克。

状症:先有唇舌发麻、恶心,手足发麻,继之运动不一、呕吐、心慌、面白、肤冷、胸闷、烦躁、痛觉减退、心跳慢弱、血压下降、呼吸缓慢、吞咽困难、言语障碍、呼吸中枢抑制。

间有抽搐,急性心原性脑缺血综合证。

可能突然而死亡。

处理:高锰酸钾洗胃,保暖,注射较大剂量的阿托品;麻痹重者给兴奋剂、吸气、人工呼吸、输液;休克可用正肾上素。

黑附片与白附片的区别

不同加工

选择大小均匀的泥附子,洗净,浸入食用胆巴的水溶液中数日,连同浸液煮至透心,捞出,剥去外皮,纵切成厚约0.3cm的片,用水浸漂,取出,蒸透,晒干,习称“白附片”。

白附片无外皮,黄白色,半透明,厚约0.3cm。

黑附片(黑顺片)

取泥附子.按大小分别洗净,浸入食用胆巴的水溶液中数日,连同浸液煮至透心,捞出,水漂,纵切成厚约0.5cm的片,再用水浸漂,用调色液使附片染成浓茶色,取出,蒸至出现油面、光泽后,烘至半干,再晒干或继续烘干,习称“黑顺片”。

黑顺片为纵切片,上宽下窄,长1.7~5cm,宽0.9~3cm.厚0.2~0.5cm。

外皮黑褐色,切面暗**,油润具光泽,半透明状,并有纵向导管束。

质硬而脆,断面角质样。

气微,味淡。

相同功效

两者统称为附片,附片(黑顺片、白附片)直接入药。

两者都是附子的炮制加工品,在功效方面,两则也相近,但稍有区别.。

性味与归经辛、甘,大热;有毒。

归心、肾、脾经。

功能与主治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

用于亡阳虚脱,肢冷脉微,心阳不足,胸痹心痛,虚寒吐泻,脘腹冷痛,肾阳虚衰,阳痿宫冷,阴寒水肿,阳虚外感,寒湿痹痛。

用法与用量3~15g,先煎,久煎。

注意孕妇慎用;不宜与半夏、瓜蒌、瓜萎子、瓜蒌皮、天花粉、川贝母、浙贝母、平贝母、伊贝母、湖北贝母、白蔹、白及同用。

贮藏盐附子密闭,置阴凉干燥处;黑顺片及白附片置干燥处,防潮。

总的来讲,附子具有回阳气,通行十二经,能追复散失欲绝的元阳(肾阳)等功效。

由于附子有大毒,常常炮制后入药.其中,炮附子最常用,药力足、效果快;淡附片药力较和缓;黑附片与炮附子药效差不多;白附片药力稍小于以上几种。

另外还须强调,在中医看来,白附子性偏上行,能祛风燥痰,偏用于头面风痰之疾。

黑附子正好相反.

猜你喜欢

1.白附子与黑附子的区别

2.白蔹的泡水功效与作用

3.白蔹的功效与作用

附片的功效与作用核心功效

治肾阳不足、治风湿骨痛

附片简介

附片一般指附子,中药名。

为毛茛科植物乌头的子根的加工品。

6月下旬至8月上旬采挖,除去母根、须根及泥沙,习称“泥附子”。

功效作用

1、治肾阳不足,附片对人类的肾阳不足也有很好的治疗作用,特别是对肾阳不足引发的腹痛、腹泻以及阳痿等症,治疗效果最为明显,治疗时可以把附片这种中药材与熟地、肉桂以及山萸肉等中药材的一起搭配使用,这样会让它的治疗效果更加出色。

2、治风湿骨痛,附片对人类的风湿骨痛有很好的治疗功效,它能消肿止痛,也能通经活络,更能祛风除温,平时出现风湿骨痛以后可以把附近片与桂枝等中药材搭配使用,能起到良好的散寒止痛作用,能让人们风湿骨痛的症状很快减轻。

适宜人群

一般人群均适宜。

禁忌人群

孕妇及阴虚阳亢、实热证者忌用。

不宜同食

与附片药效相反或者有副作用的药物,吃了附片之后,不要再吃与附片药效相反或者有副作用的药物,比如瓜蒌、川贝、白及等,这些药物会干扰附片的药性,对于治疗疾病没有好处。

食用方法

1、炖羊肉

将附片用纱布袋装好扎口;羊肉用清水洗净,放入沸水锅内,加姜、葱煮至断红色;将羊肉捞出剔骨,切成3厘米见方块,再入清水中浸漂去血水;骨头拍断,姜拍松,葱缠成团;炖锅内加入清水,置于大火上,将羊肉、生姜、葱、料酒、药包放入汤内,先用大火烧沸,再用文火炖至羊肉酥烂;加入盐、味精、胡椒粉即成。

2、烧乌鸡

将附片(必须买制过的,没有制的毒性太大)洗净后置于炖杯中煮2小时;将乌鸡宰杀后,去毛,内脏及爪,斩成4厘米见方的块;姜切成片,葱切段;将炒锅置于武火上烧热,加入素油,待油烧至六成热时,放入姜片、葱段爆香;再放入乌鸡块,加盐、酱油、附片炒匀;加入400毫升高汤,用文火煮45分钟即成。

关于乌附片的功效与作用和乌附片的功效与作用及副作用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收藏本站。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