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建筑色彩
建筑色彩和建筑形式一样,都是一定历史时期内的文化的产物。这二者是互相依存的,相辅相成的。如果没有建筑形式,建筑色彩就没有依托;如果没有建筑色彩,建筑形式就没有增饰。它们都是遵循建筑美学的原则而构成的建筑美学的基础。当然也受时间和空间的制约——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建筑本身是离不开色彩的,于是色彩就成为表达建筑心情最直接的方式。建筑大师们曾说过,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它既有建筑物轮廓的变化,也包括外表面色彩的丰富性。一个建筑物外表面颜色的设计是否成功,关键要看它是否能与传统的建筑物之间的色彩协调起来。总体来说,我个人认为建筑物的颜色应当强调用过渡色,以淡雅色彩为主。 关键词: 建筑色彩 城市色彩构成 色彩反差你去这个网看看,有解释: http://www.secaixue.com/build/277.html
建筑色彩设计知识
建筑装饰色彩基础知识建筑装饰材料必须考虑三个方面——色彩、造型和质感。人们对一种材料的感性认识往往是按照色彩、造型、质感这样的顺序进行的,色彩首当其冲。
基本概念
光:属于电磁波,有波长和振幅。波长区别色相,振幅区别明度。可见光的波长 400-700nm。
色:可见光刺激视觉神经,传到大脑视觉中枢引起的一种感觉。
光源色:发光体发射出的光进入人眼所感觉的色。
物体色:光线照射到物体上反射或透射到眼中所感受的色。反射光产生表面色,透射光产生透过色,物体色随照射光的波长成分变化而变化。
色分为无彩色(黑、白、灰)和有彩色(其他)。
色的三属性:
1. 色相:色的相貌,与波长有关,大体可分为冷色和暖色。
2. 明度:明暗感觉。
3. 彩度(也称纯度、饱和度、鲜艳度):色彩的纯净或饱和程度。
无彩色只有明度,而没有色相和彩度。
色彩的效果:物理(反射、吸收系数不同)、生理(治病和致病)、心理效果(冷暖、进退、胀缩等)。其中心理效果是设计时主要考虑的因素。
1. 色彩的进退:与色相、明度和彩度有关,其中色相影响最大。
暖、高明度、高彩度色有扩大、向前的特性。
冷、低明度、低彩度色有后退、收缩感。
利用这些,可调整建筑空间环境。
2. 色彩的胀缩:
暖、高明――扩大
冷、低明――缩小
此外胀缩还与色的面积、彩度、周围环境有关。
色块面积相同时,感觉大小的顺序是(由大到小):
黄>橙>绿>红>蓝>紫
周围色越明,内部有彩色的图形越显小。
利用此特性可调整建筑构件的不良配合(局部)。
3. 色彩的轻重:主要取决于明度,其次是彩度,色相基本无影响。
即无论颜色冷暖,高明的显轻,低明的显重。
明度和色相相同时,彩度高显轻,彩度低显重。
4. 色彩的软硬:与明度、彩度有关。
明、浊——柔
高彩纯色和暗的清色——硬
明清、暗浊——介于中间
浅色、掺有白灰色的明浊色显软;浅色、掺黑的暗清色显硬;无彩色的白和黑是坚固色、灰是软色。
另外,软色显轻,硬色显重。
5. 色彩的华丽与朴素:高彩、高明显华丽;低彩、暗色显朴素。
色相相差较大的纯色与白或黑配合时,因为明度差大而显华丽。
彩度低的色相相配合时显朴素。
金银色虽华丽,但与黑色配时,可华丽可朴素。
6. 色彩的活泼与忧郁:
高明、高彩、暖色――活泼;
低明、低彩、冷色――忧郁;
白与其他纯色组合――活泼;
黑――忧郁;
灰――中性。
7. 轻松与疲劳(一般在公共场所):
高彩色、暖色易使人疲劳;
色相数过多或彩、明度相差过大的色组合易使人感觉疲劳;
蓝、绿色易使人消除疲劳。
8. 色彩的记忆:
色相:红>橙>黄>黄绿>绿蓝>绿>蓝>紫>无彩色
彩度:高>低
饱和色>中间色
色彩比形态更容易记忆。
9. 色彩的联想:色彩会使人联想到具体事物或抽象概念,与职业、年龄、性别、人种、素
质、信仰、个性均相关。
10. 色彩的爱憎:与人的年龄、性别、职业……有关。
11. 色彩的象征:有世界性的象征,也有民族性等不同的。
红:火与血,热情,喜悦,活力,恐怖,动乱。
黄:阳光,希望,快活,智慧,光明,辉煌,崇高,神秘,华贵,威严,
超然,面积过大令人感觉烦闷、堵塞。
灰:介于黑白之间,安静、柔和、抒情、质朴、大方的气质。
色彩的协调
混色:一种色中加入其他颜色。
相加混色:混入色明度高于任一元素,彩度低于任一元素。
减法混色:混入色明、彩度都低于任一元素。
色光三原色(加色法原色):红、绿、蓝紫;不能由混合其他色光得到。
物体三原色(减色法原色):红紫、蓝绿、黄。
配色:组合色的三属性。
配色方法:
1. 按色彩三属性配:色相、明度、彩度。
2. 按色彩感觉配:冷、暖、中性色。
3. 按语义性配色:高贵、庄重、快乐、神秘……
4. 类似色配色法:在色相环中以一种颜色位中心的某个范围内选择。
配色与协调:一个独立的色彩没有美不美的区别,只有当两种或两种以上色彩组合时,才会有美不美,协调不协调的感觉。除考虑色彩之间的组合外,还要考虑色彩的面积、建筑造型和材料的质感。
类似协调法:相邻色组合(保守无个性,但不会出错的方法)。
对比协调法:等间隔或补色组合(有个性,但要谨慎选择)。
建筑色彩设计应该注意的问题
1. 要有共性:色相、彩度、明度的相同或相近。
2. 要有明显性:配色要清楚、明确,分清焦点与背景。
3. 要有序列性:无序则杂乱无章。
4. 要有主从性:分清君臣、主次。
5. 要考虑习惯性:地区、民族、国家、宗教……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