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米与稻谷怎样区别
1.稻米:一年生水生草本。秆直立,高0.5-1.5米,随品种而异。叶鞘松弛,无毛;叶舌 披针形,长10-25厘米,两侧基部下延长成叶鞘边缘,具2枚镰形抱茎的叶耳;叶片线状披针 形,长40厘米左右,宽约1厘米,无毛,粗糙。圆锥花序大型疏展,长约30厘米,分枝多,棱粗糙,成熟期向下弯垂;小穗含1成熟花,两侧甚压扁,长圆状卵形至椭圆形,长约10毫米,宽2-4毫米;颖极小,仅在小穗柄先端留下半月形的痕迹,退化外稃2枚,锥刺状,长2-4毫米;两侧孕性花外稃质厚,具5脉,中脉成脊,表面有方格状小乳状突起,厚纸质,遍布细毛端毛较密,有芒或无芒;内稃与外稃同质,具3脉,先端尖而无喙;雄蕊6枚,花药长2-3毫米。颖果长约5毫米,宽约2毫米,厚约1-1.5毫米;胚比小,约为颖果长的1/4。染色体2n=24(Shu et Qu 1985, Yao Z.1984),x=12(Mukhergee et Debnath 1985)。
根据生长习性,稻又可分为水稻和旱稻。通常水稻被分为两种即籼稻(Indica rice)和粳稻 (Japonica rice)。一般籼稻起源于亚热带,种植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粳稻种植于温带和寒 带地区。水稻根据米粒长度又分为长粒型,中粒型和短粒型。稻是一种可食用的谷物,中国 南方俗称其为“稻谷”或“谷子”,脱壳为大米。 煮熟后称米饭(中国北方讲法)或白饭(中国 南方讲法)。全世界有一半的人口食用它。
2.稻谷:包括内颖、外颖、护颖和颖尖(颖尖伸长为芒)四部分组成。外颖比内颖略长而大;内、外颖沿边缘卷起成钩状,互相钩合包住颖果,起保护作用。颖的表面生有针状或钩状茸毛,茸毛的疏密和长短因品种而异,有的品种颖面光滑而无毛。一般籼稻的茸毛稀而短,散生于颖面上。粳稻的茸毛多,密集于棱上,且从基部到顶部逐渐增多,顶部的茸毛也比基部的长。因此粳稻的表面一般比籼稻粗糙。颖的厚度为25-30μm,粳稻颖的质量占谷粒质量的18%左右。籼稻颖的质量占谷粒质量的20%左右。颖的厚薄和质量与稻谷的类型、品种、栽培及生长条件、成熟及饱满程度等因素有关。一般成熟、饱满的谷粒,颖薄而轻。粳稻的颖比籼稻的薄,而且结构疏松,易脱除。早稻的颖比晚稻的颖薄而轻。未成熟的谷粒,其颖富于弹性和韧性,不易脱除。
作为早稻米,其消费途径主要是口粮、工业用粮和饲料用粮。
在口粮消费方面,我国一半以上的人口以大米为主食,大米的口粮消费占大米总消费量的80%左右,年消费量为1.2亿吨左右,即每年有1.8亿吨左右的稻谷用于满足人们的口粮消费。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习惯和饮食结构都相应调整,大米特别是早稻米的消费呈下降趋势。但作为口粮消费的早稻米需求并末减弱,相反还有所增长。这是因为一方面优质早稻米大幅增加,品质改善,早稻米更多地被用于居民口粮消费;另一方面是早稻具有煮食易涨,同样份量的早稻米比晚稻米煮出来的饭多,加之早稻米价格低,一些工厂、学校食堂和民工一般都是采购早稻米食用;三方面是大规模的退耕还林,所供应的稻米中基本上是早稻米;四方面是目前国内优质早稻的种植比重达到75%左右,早稻米的品质明显提高,使其用于口粮消费的比重和数量并没有减少。
工业食品用粮也是早稻米的主要消费方向,作为酿酒、味精、米(粉)线、方便米粉等加工原料主要是早稻米,具有一定的不可替代性,当前的供需矛盾仍比较突出。
作为饲料,虽然今年早稻价格上涨和养殖业受到一定影响,其用量有所下降,但因南方农村有较深的早稻米喂养的传统习惯,其用量还比较大,今后早稻米的饲用量仍将有所增加。
另外,作为早稻,最适合储备,近年来,储备粮轮出后一直没有完全得到补充,储备粮没有落实的地方也要补充储备,供应趋紧后不少地方还要增加储备规模,因此储备需求的数量很大,是影响需求的强劲因素。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