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汉字与拼音文字的区别

桃子1年前 (2023-12-18)阅读数 5#综合百科
文章标签汉字语素

分类: 人文学科 >> 中国文学

问题描述:

汉字与拼音文字的区别

请问汉字与拼音文字的区别!不一定要太长!只要速度!!!!!!!!

解析:

题目问的有问题,汉字与英文字母怎么比较?汉语里面也有拼音字母,有拼音,有声母,有韵母,而英语也是由单词组成,单词又由字母组成,单个的英文字母怎么和汉字比较呢?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体系,这是世界上一切文字的共性。某种具体文字的性质,比如说汉字的性质,指的是这种文字区别于其他文字的本质属性。

文字是用来记录语言的,所以要联系语言来研究文字的性质。确定文字性质的标准,就是看这种文字的基本单位记录的是什么样的语言单位。 语言是个层级体系:下层是语音层,分为音素和音节两级;上层是音义结合的语言符号层,分为四级:第一级是语素,第二级是词,第三级词组,第四级是句子。世界上的文字有几千种,从文字的基本单位记录的语言单位看,主要有三类:记录音素的是音素文字,如英文;记录音节的是音节文字,如日文的假名;记录语素的是语素文字,如汉字。音素文字和音节文字合起来叫做表音文字,也叫拼音文字。表音文字的基本单位是字母,语素文字的基本单位是字。

一种语言的音素数目是有限的,不过几十个,因此音素文字的基本单位——字母也是有限的,只有几十个。例如,英文字母有26 个,德文字母有27个,俄文字母有33个。字母所代表的音素就是这个字母的音值,每个字母都有确定的音值而没有意义。书写时按照字母的音值把词的发音记下来,语言里的词就变成了书面上的词;阅读时把字母的音值拼合起来就知道它记录的是哪个词。

语素文字的代表是汉字。汉字记录的语言单位是汉语的语素,语素是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例如“国、走、大、很、吗”就是现代汉语的语素。作为语素文字的汉字,它用不同的形体表示不同的语素。它能区分读音不同的语素,例如“买”和“卖”是不同的语素,要写成不同的汉字,而且还能区分读音相同的语素,例如“黄、簧、皇”虽然同音,但是是不同的语素,所用的字形也不同。我们用汉字来记录汉语里的语素,语素的音和义就成了相关汉字的音和义。汉字的形体和它所表示的语素的音和义紧密结合在一起,所以汉字是形音义的统一体。有少数汉字单独不表示语素,如“徘、徊、琵、琶、葡、萄”等,只有形和音,没有义,不是形音义的统一体。不过这样的字数量很少,不反映汉字的本质。这样一些字的存在,不妨碍汉字是语素文字的论断。

汉字作为语素文字,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和汉语基本适应。汉语语素以单音节为主,汉字是单音节的文字,用单音节的汉字来记录单音节的汉语语素,两者基本适应。印欧语里的形态变化,常常要用音素来表示。例如,英语名词的复数一般是在单数的后面加-s ,例如book→books, pupil→pupils。这种变化用字母来表示很容易,如果用单音节的汉字来表示就很困难。汉字和汉语基本适应,这是汉字富有生命力的根本原因。汉字延续使用了几千年,至今仍旧充满了活力,仍然能够为各项建设事业和人民的生活服务。相反,如果汉字和汉语的特点不适应,使用非常困难,汉族的祖先就不会死抱住一套不适应汉语的文字体系不放。

(二)是形音义的统一体。拼音文字的字母只有形和音,汉字的单字不但有形和音而且还有义,这是汉字的特点。“衣、医、依”虽然都读yī,但是意义不同。“衣”是衣服的衣,“医”是医生的医,“依”是依靠的依,一目了然。如果写成汉语拼音yī,就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因为汉字具有表意性,它的形体可以负载较多的文化因素,这也是和拼音文字不同的。

(三)具有一定的超时空性。现代的英国人、美国人看600年前的诗人乔叟(Geoffrey Chaucer,1340?-1400)的诗,比较困难,有点像外国诗。相反,汉族人读2000多年前的《论语》和《孟子》倒比较容易。“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稍加指点就容易读懂。这是因为汉语语素意义的变化比语音的变化慢,也就是用字的变化比字音的变化慢。这就是汉字的超时代性。北京人、上海人、福州人、广州人,要是不说普通话,不相互学习对方的方言,就很难用语言互相沟通,可是书信往来毫无困难,可以看同一份《人民日报》。这是因为方言之间语素意义的差别小,语音差别大,也就是说各方言用的字大致相同,只是读音不同。这就是汉字的超方言性。

(四)数量繁多,结构复杂。一种语言的语素有几千个以至上万个,因此语素文字的字数也要有几千个以至上万个。如果再加上异体和古体,就会更多。现代汉语的通用字就有7000字,《中华字海》所收的古今汉字竟多达86000多字。而表音文字的字母一般只有几十个,比汉字的数量少得多。从形体说,文字都是由不同的线条构成的,表音文字用到的线条的种类少,汉字用到的线条的种类要多得多。汉字的线条成为笔画,笔画再组合为部件。现代汉字的笔画和部件的种类都比较多,汉字基础部件就有560 个;笔画的组合方式和部件的组合方式都很多,这就使得汉字的结构十分复杂,比表音文字要复杂得多。数量繁多,结构复杂,使汉字的学习和使用都比较困难。

(五)进行国际文化交流难。当今的世界,经济和科技的发展非常迅速,各国的交往日益频繁。语言文字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拉丁字母是世界性的字母,世界有一百多个国家使用它,同是使用拉丁字母的国家进行文字交流十分方便。科技术语可以转写,人名地名也可以转写,都比较方便。斯拉夫字母、 *** 字母、希腊字母等字母,和拉丁字母进行转换也不困难。而汉字和拼音字母不同,让汉字进入拼音文字十分困难,只能借助汉语拼音。例如,把“北京”写作Beijing,把“ *** ”写作Deng XiAoping。同样,要让字母文字中的科技术语和人名、地名进入汉字也很困难,要靠翻译。有时意译,有时音译,非常复杂。例如,science 写作“科学”是意译,写作“赛因斯”是音译。inter写作“互联网”是意译,Inter写作“因特网”是音译。这么复杂对国际文化交流是不利的。

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有利有弊,汉字也不例外,既有优点又有缺点。上面说的汉字五个特点,前三个是优点,后两个是缺点。我们要充分发扬汉字的优点,同时要想办法弥补汉字的缺点,使汉字更好地为我国各项建设事业服务。

自古至今,汉语的书面语有两大类,就是文言文和白话文,白话文又分为古代白话文和现代白话文。文言文记录的是古代汉语,古代白话文记录的是近代汉语,现代白话文记录的是现代汉语。我们在这里不谈近代汉语,单就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来说有许多不同。因为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有不同,它们的书面语也有许多不同,使用的汉字也不完全相同。就使用的字来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古今通用的字,如“人手水进升美明而”等;第二类是文言文专用字,如“怛萏簦醢鬻箬谠敉”等;第三类是现代白话文专用字,如“叼蹦掰啤泵她傣惦”等,这些字是近一百多年才产生的。此外,还有一些字在文言文和现代白话文中虽然都要使用,但是音和义不同。例如“听”,文言文中读yǐn,是笑的样子,现代白话文中读tīng,是“听”的简化字。又如“胺”,文言文中读è,指肉腐败变臭,现代白话文中读àn,指一种有机化合物。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体系,所以要联系语言来研究文字。既然文言文和现代白话文在用字上存在着许多不同,我们有必要把这两类字加以区分。立足于现代,我们把古今通用的字和现代白话文专用的字合为一类,叫做“现代汉字”;把文言文专用的字单独作为一类,叫做“文言古语用字”。现代汉字就是现代汉语用字,也就是现代白话文用字;文言古语用字就是古代汉语专用字,也就是文言文专用字。我们把古代汉语专用字叫做文言古语用字而不叫古代汉字,是因为人们习惯上把甲骨文、金文、小篆等字体叫做古代汉字。文言古语用字是从记录的语言来说的,古代汉字是从字体的特点来说的,两者是不同的。现代汉语课的文字部分只研究现代汉字,不研究文言古语用字。

zhidao.baidu/question/2037302

汉语和英语,是世界上使用地区和人数最广泛的语言文字系统的两种。我基本以这两种语言作为思考的基础。

首先,文字是语言的记录,要说明文字,就要涉及语言。显然汉语是一种单音节语言,由声母和韵母组合成单独的“字”音,当然也有一点例外,比如“儿”化音,就带有一点多音节语言的特点。而英语和日语(通古斯语系),是典型的多音节语言。也就是通过组合多个不同轻重的发音形成含义。其中英语的常用词还是不少的单音词,比如I, you, he, do, go, come,和汉语有点像,但日语则较少单音词,比如你(阿拉塔),我(哇塔细),好(哟西)。多音节语言天然的适合用拼音文字来表述,因为记录下声音就完成了记录语言的任务了。这种拼音文字的特点是非常便于学习,只要学会字母表和拼音发音,就可以使用了。汉语拼音也是小学生最先学会的“文字”。但是作为单音节语言的汉语,想要直接完全的使用拼音,就困难的多了,因为音节少则同音词(字)较多,如果只是记录读音,想要快速的理解其含义是比较慢的,不信的人可以试试读小学生教材上完全用拼音来写的文章。因此汉语的伟大祖先们,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发明了汉字,结合了声音和含义创造了汉字。现代汉字中,形音字占大多数。由于需要为不同的含义所表达的发音表示上不同的文字,汉字的数量便几何级的增长,到今天也有数千个常用汉字,对比几十个字母的文字可谓天壤之别。汉字虽然难学,但是也有其特殊的好处,就是形意结合,一旦掌握,阅读速度比拼音文字快很多。例证是,作为粤语作为母语的我,在阅读没有书面语支持的香港中文报刊时,都发现要以粤语读出来才能理解,阅读速度大大低于普通话写的文章,这里已经刨除了因为正体字(繁体字)的因数,因为从小就看香港流入的读物以及常年的看香港英文台的翻译字幕。同时,汉字还起到隔绝语言承继对文字变化的作用:我们可以通过汉字轻易理解千年前先贤的文章,但在拼音文字系统上是非常困难的,只有少数专家才能做到。因为千年前的语言发音早已变化了很多,而汉字则因为形音结合而稳定。虽然很多汉字读音在古代已经不同于现代,但是字本身的含义却一直沿用了下来。更加特别的是,古代汉语学着们,发明了文言文,一种几乎完全脱离语音的文字,让思想得以原封不多的传承。这就是单音节语言和音意文字结合所产生的文明瑰宝。这种特点有保存文明的优秀之处,也有难以辨认和书写的缺点,一体两面无法分割。

其次,汉语和英语、日语的语序各有其特点。汉语的主要语序是主谓宾,和英语一样。而日语的语序是主宾谓,非常特别(日本程序员会抱怨参数列表为啥要放在函数名字后面吗?)在主语序上,中国人学习英语并无困难,然而,在修饰语的语序上,英语和汉语就有极大的不同:英语习惯实词在前,副词和定语(从句)在后,比如:The women how borned you is your mother.而中文的说法则是:生你的女人是你妈。英语的这种特点,让使用者先关注主要实词,把含义的主题结构先了解,然后再理解细节的修饰,实际上有利于对复杂意群的快速理解。相反汉语需要先在大脑中缓冲“什么的什么的什么。。。”一大堆定语,最后才来一个实词,理解整体含义要相对慢一点。当然,这样的语法也体现了对于细节细腻感性的特点。不过作为技术文档和严谨描述,显然英语语序更具优势,因为汉语在描述同类含义时,也提倡分成多个从句,先说重点后述细节的写作方式。两种语言各有特点,可以说无分优劣。英语也有把简单的定语加诸实词之前,比如my people, my dream。

最后,关于介词和时态。汉语没有复杂的介词惯例,也没有词格变化。而英语则有这些。这些特点可以大大降低多音节词汇的数量——词汇数量过多一直是这类语言的一个问题。汉语因为可以随意的添加一些单音节组合词汇,就算望文生义也可以理解。比如说电话、汽车、互联网,而英语则必须通过造词来描述:telephone、auto、internet。然而,组合词的形式的随意性又带来了新问题:不严谨的词汇。比如大陆使用的“硬盘”就是台湾的“硬碟”,而香港人则直接用英文“hard disk“了事。汉语在表达词汇的丰富上空前绝后,但是这种艺术气质也造成了汉语大量的”文字游戏“,甚至充斥着法律、医学等需要精确严谨的地方。

要想总结汉语和英语的优劣,特别是”用作“计算机语言的优劣,个人觉得既困难又无必要,正如CPU指令本质是一串数字,你可以记作MOV,也可以记作“移动”。然而,为软件的生产效率计,输入字母显然比文字要省事,同样,严谨的词汇也能减少代码编写的错误。比如if关键字,汉语就可能被记成“如果”“如”“若”“如若”“若是”“假设”……

孙子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民族科学发展固然需要以民族作为基点,但也需要先研究清楚自己和别人。长处缺点都要掌握,才能得出科学的观点。相反,科学的怀疑、实证、开放、严谨的态度,才是民族振兴最需要的。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