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是正月,其他月是什么月?
注意:正月不是别称,而是农历第一个月的正式名称。
十二月份的别称如下:
正月:端月、元月、隅月、始春、孟春、首阳
二月:杏月、花月、如月、仲春、绀香
三月:桃月、桐月、莺时、阳春、暮春、季春
四月:阴月、梅月、余月、清和、槐序、孟夏
五月:榴月、毒月、蒲月、仲夏、天中、郁蒸
六月:荷月、荔月、林钟、伏月、溽暑、季夏
七月:兰月、巧月、瓜月、相月、孟秋、首秋
八月:桂月、壮月、仲秋、南宫、仲商
九月:菊月、玄月、季秋、晚秋、暮商
十月:良月、阳月、子春、孟冬
十一月:冬月、葭月、辜月、仲冬
十二月:腊月、涂月、嘉平、季冬、冰月
扩展资料:
农历的第一个月,按照习惯称为正月。农历的十一月和十二月分别称为冬月和腊月,但冬月已经很少用了。表示气候寒冷的成语“寒冬腊月”就是从此得来,字面意思即为十月、十一月和十二月为一年中最寒冷的月份。
农历的一个月的前十天按顺序习惯上称为初日,如正月的第二天称为正月初二日;第十一天至第二十天以及第三十天直接用天数,如正月的第十五天(元宵节)即称为正月十五日;第二十一天至第二十九天按顺序习惯上称为廿日。
亦有些通胜将之说成念日,如正月的第二十二天称为正月廿二日或正月念二日。农历的每个月份都有不同的别称。由于它和农业生产紧密的联系,所以从二月到九月差不多都用植物来表示。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农历
正月和腊月的区别在于定义、时间不同。
正月以前是指其他历法的首月,而后来指在中国农历中的第一个月,即“建正”之月,也就是农历一月。传说在秦代的时候,因为秦始皇出生的时间为正月,所以取名为“嬴政”,但当时为了避他的名讳,就强行规定将在当时读作四声的“正”字改为一声。
腊月是岁末十二月的别称,因为在这个月最适合制作风干及腊味制品,所以有了“腊月”的叫法。因为岁末的十二月是新旧交接的时段,祭祀活动也比较多,先秦时期我国一些地方也有在十二月举行岁终之祭的做法,所以这个月举行的祭祀又称为“腊祭”。
腊月是什么意思:
农历的最后一个月又称为腊月,也称蜡月。在腊月期间的传统民俗活动很多。这种称谓与自然季候并没太多的关系,而主要是以岁时之祭祀有关。所谓“腊”,本为岁终的祭名。
汉代应劭的作品《风俗通义》中说:“夏曰嘉平,殷曰清祀,周用大蜡,汉改为腊。腊者,猎也,言田猎取禽兽,以祭祀其先祖也。”或曰:“腊者,接也,新故交接,故大祭以报功也。”不论是打猎后以禽兽祭祖,还是因新旧之交而祀神灵,都要举办祭祀活动,所以腊月是个祭祀之月。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