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总共有多少颗牙?
每个人有28颗恒牙,如果有四颗智齿就是32颗恒牙,但真正行使功能的牙齿就28颗。
人一生要萌出两次牙齿。第1次萌出的叫乳牙,上下颌左右侧各5个,共20个,由出生后6个月开始至3岁左右长全。6~7岁时乳牙开始脱落。
第2次萌出的叫恒牙,上下颌左右侧各8个,共32个。6~7岁时萌出第1磨牙,并开始更换乳牙;至13~14岁乳牙全部换完。但第3磨牙(又称“智齿”或“尽头牙”)要到20岁左右才生长。
扩展资料:
另外,当智齿在18岁左右萌出时,如果萌出位置不正,应尽早拔除以免嵌塞食物造成前面主功能牙被蛀坏。在拔除智齿时最好让医生检查一下是否有被蛀坏和病变严重的大牙(恒磨牙),如果智齿是好的可以将它废旧利用移植到要拔除的磨牙处。
牙齿脱落剩下不到20颗时,会影响身体健康。如能将脱落的牙齿及时修复好,保持20颗以上有功能的牙齿,就不会对身体产生太大影响,衰老速度就会减慢,有利于延长寿命。中医有“肾衰则齿豁”之说,牙齿健康则肾气也强,而肾气是人的“先天之本”。
世界卫生组织对牙齿健康的标准是:80岁的老人至少应该有20颗功能牙,就是能够正常咀嚼食物、不松动的牙。牙齿没有蛀牙,牙龈健康。牙齿是人类健康的第二张脸,它涉及的不仅仅是单纯的美观,更重要的是它直接关联到人体的健康和生命质量。
百度百科-牙齿 (脊椎动物高度钙化组织)
人民网-牙齿数量决定寿命长短!20颗以上有利于延寿
先说区别:第一,数量上的差异,现存非人灵长类动物的牙齿大多为36颗,少部分为32颗,而人类则为28颗到32颗不等;第二,形态上的差异,大多数非人灵长类动物的犬齿都比较长,具有强大的撕扯功能,也是它们进行自我防御和恐吓对手的利器。另外,人类牙齿的齿缝要明显小于非人灵长类动物;非人灵长类动物的臼齿,也就是俗称的大牙,从前到后依次变大,而人类则恰恰相反,臼齿从前到后依次变小,最后一颗臼齿,也就是智齿甚至会缺失。 、
牙齿是人体中最为坚硬的部分,它也因此更容易被保存下来,我们熟悉的很多重大发现,都是从找到牙齿化石开始的。人类非洲老祖母?露西?被发现时,就是一块带有臼齿的颅骨化石以及一根胫骨。?露西?的臼齿相当大,保留着很多原始特征。
最早被确认为南方古猿的?汤恩男孩?,也是一块颅骨化石,其上保存着全套的乳牙和正在萌出的第一恒臼齿,这也帮助人类学家们判定,他的年龄在6岁左右,因此得名?汤恩男孩?。世界上第一个直立人化石?爪哇人?的发现,源自一块下颌骨残片以及其上的一颗臼齿。北京人化石起初就是发现了两颗牙齿化石,在找到牙齿化石后的第6年,古人类学家才在其附近发现了头盖骨化石。北京人的臼齿虽然还是很大,但跟南方古猿的牙齿比起来,已经小了许多。丹尼索瓦人的确认,同样是因为人类学家在西伯利亚的丹尼索瓦洞穴中找打了牙齿和指骨化石,从牙齿上判断,这是一位5到7岁的小女孩。
可见,从最早的人科成员南方古猿,到曾经与现代人祖先智人共存的丹尼索瓦人,基本上都是通过牙齿化石进行确认的,这些牙齿化石资料也呈现着人类演化的过程,在漫长的时间里,门齿切割、犬齿撕裂、臼齿捣碎和研磨食物的功能没有太大改变,同时,门齿的数量逐渐减少,犬齿从又长又尖变得短平,齿缝也在逐渐缩小。
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就将犬齿变小当作是从猿到人的标志性特征之一,另外两个特征为直立行走和智力的改变。在演变过程中,直立人阶段(对应200万年到2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由于具备了用火的能力,以及肉食性的增强,这一时期的古人类牙齿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熟肉变得容易咀嚼,臼齿也就因此变小,门牙则由于要将肉食撕扯成小块,则有变大的趋势。有说法认为:?人类的牙齿是在进化中发生了退化现象的器官?。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