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学跟古代练金术有关吗
古代炼金术中包含有很多现代化学知识,可以用现代化学知识来解释。如葛洪的《抱朴子》中就有很多化学反应现象。
我们仅从《抱朴子内篇》里,可以发现葛洪已具备有下列的化学知识:
1. 他说:"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丹砂即硫化汞,加热即分解而得到汞。汞与硫磺化合又生成黑色的硫化汞,再在密闭容器中调节温度,便升华为赤红色的结晶硫化汞。采用硫化汞制水银,我国早在公元前之世纪就知道,葛洪是最早详细记录这一反应的人。
2. "以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曾青大概指含硫酸铜的胆矾,以曾青涂铁即以铁和硫酸铜的溶液起作用,铁取代了硫酸铜里的铜,故表面附有一层红色的铜,因为采用涂敷的方法,所以硫酸铜只在铁表面发生作用。葛洪进而说:"外变而内不化"。可见对于这一金属置换反应,葛洪是作了仔细观察的。
3. "铅性自也,而赤之以为丹,丹性赤也,而白之以为铅。"这是说铅可以变为铅白,即碱式碳酸铅,铅白又可以变成赤色的铅丹,即四氧化三铅:铅丹则可以变还为铅白,最后回复为铅。这表明葛洪对铅的化学变化作过系列实验考察。
4. "取雌黄、雄黄,侥下,其中铜铸以为器复之,......百日此器皆生赤乳,长数分。"雌黄指As2S3,雄黄指As2S2 ,它们加热后均能升华。葛洪这段话就是对它们升华试验的描述。
5. 葛洪大概曾制得外表象黄金、白银的几种合金,可能里面有不同比例的铜、铅、汞、镍等元素。《抱朴子内篇》里"黄白"那卷对此讲得有声有色,可惜原文过于隐晦,还需作进一步考证研究。
现代和古代最主要的区别就是现代是工商业化和信息化的社会,古代则是农业社会。
在农业社会中,绝大多数人都在从事农业生产,主要的生产关系就是地主和农民的关系,主要的生产工具是土地。社会的组织结构也是以农业社会的方式组织起来的,人口基本不流动、人和财富主要依附于土地。其他手工业、商业等行业都是辅助。
在工商业和信息化社会中,绝大多数人主要从事工业生产,主要的生产关系是资本所有者和无资本的劳工。资本在社会关系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人和财富也完全依附于资本,社会的组织结构也是以资本为纽带结合起来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农业也可以以工业的形式组织和实施。人口流动大,农业社会形成的家族完全被解体。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