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手术室无菌物品灭菌方法有哪几种?适用范围?以手术室内物品举例说明每一种灭菌方法

桃子1年前 (2023-12-18)阅读数 4#综合百科
文章标签微生物消毒剂

一、物理消毒灭菌法

物理消毒灭菌法是医学实践中常用的方法,通常包括热力、紫外线、辐射、超声波和滤过除菌等.

(一)热力灭菌法

热力能破坏微生物的蛋白质和核酸,使蛋白质变性凝固,核酸解链崩裂,从而导致其死亡.

1.干热灭菌法 常用焚烧、烧灼和干烤等方法.

(1)焚烧与烧灼 焚烧仅用于废弃的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垃圾、人及动物尸体等.烧灼用于微生物实验室的接种环、金属器械、试管口、瓶口等的灭菌.

(2)干烤 使用干烤箱灭菌,一般需加热至160℃~170℃经2h,可达到灭菌的目的.适用于玻璃器皿、瓷器、金属物品等的灭菌.

2.湿热消毒灭菌法

(1)巴氏消毒法 法国学者巴斯德创用而得名.主要以较低温度杀灭病原菌或特定微生物,而使物品中不耐热成分不被破坏.此法有两种:一种方法是加热61.1℃~62.8℃、30min;另一种方法是加热71.7℃、15~30s.现在人们多用后种方法对牛奶进行消毒.

(2)煮沸法 煮沸100℃、5~10min,可杀死细菌繁殖体.芽胞则需要煮沸1~2h.常用于注射器、食具与饮水的消毒.

(3)流通蒸气法 用阿诺(Arnold)蒸锅或普通蒸笼,加热100℃、15~30min,可杀灭细菌的繁殖体.若将消毒后的物品放入37℃孵箱培养,使芽胞发育成繁殖体,次日再蒸一次,如此连续三次以上,可达到灭菌效果,这种方法称为间歇灭菌法.常用于不耐高温的物品,如糖类、血清和鸡蛋培养基等的灭菌.

(4)高压蒸气灭菌法 是一种迅速而有效的灭菌方法.使用高压蒸气灭菌器,利用加热产生蒸气,随着蒸气压力不断增加,温度随之升高,通常压力在103.4kPa(相当旧制的15磅/吋 2 或1.05kg/cm 2 )时,器内温度可达121.3℃,维持15~30min,可杀灭包括芽胞在内的所有微生物.此法常用于一般培养基、生理盐水、手术器械及敷料等耐湿和耐高温物品的灭菌.

(二)紫外线与电离辐射

1.日光与紫外线 日光消毒是最简单、经济的方法,将病人的被褥、衣服、书报等在日光下曝晒数小时,可杀死表面的大部分微生物.日光中杀菌的成份主要是紫外线.紫外线200~300nm时,具有杀菌作用,其中以265~266nm波长的紫外线杀菌力最强.紫外线的杀菌原理,主要是细菌DNA吸收紫外线后,一条链上相邻的两个嘧啶通过共价键结合形成二聚体,从而干扰了DNA的正常碱基配对,导致细菌死亡或变异.

紫红外线能透过石英,但不能穿过一般玻璃或薄纸,因此,紫外线只适用于物体表面及空气的消毒.例如手术室、婴儿室、传染病房、无菌制剂室、微生物接种室的空气消毒.

2.电离辐射 X射线、γ射线和阴极射线等电离辐射,有较高的能量与穿透力,因而可产生较强的致死效应.其机制在于产生游离基,破坏DNA.此法常用于大量一次性医用塑料制品的消毒;亦可用于中药成药和食品的消毒,而不破坏其化学成分和营养成分.

(三)超声波

超声波是不被人耳感受的高于 20千周/s的声波.其杀菌机制主要是它通过水时发生空化作用,而破坏了细菌细胞质的胶体状体,使其胞膜、胞质分离,胞壁及胞膜破碎致细菌繁殖体死亡.此法主要用于粉碎细胞,以提取细胞组分或制备抗原等.

(四)微波

是一种波长为 1mm到1m左右的电磁波,称微波.它能穿透玻璃、塑料薄膜与陶瓷等物质,但不能穿透金属表面.目前用于消毒的微波有2,450MHz与915MHz两种,常用于检验室用品、非金属器械、无菌病室的食品用具及其它用品的消毒.

(五)滤过除菌

滤过除菌是用滤菌器阻留过滤液体和气体的细菌,以达到无菌的目的.滤菌器含有微细小孔,只允许液体或气体通过,而大于孔径的细菌等颗粒不能通过.常用滤菌器有蔡氏滤器、玻璃滤器、薄膜滤器及高效颗粒空气滤器四种.主要用于不耐热的血清、抗毒素、生物药品以及空气等的除菌.

二、化学消毒法

许多化学药物都有抑制或杀灭微生物作用,按作用不同分为化学消毒剂和化学治疗剂两类,用于消毒、防腐和治疗疾病.

(一)常用消毒剂的种类和应用

具有杀死微生物的化学药物称消毒剂.消毒剂对人体有毒性作用,只能外用,不能内服.主要用于皮肤粘膜的伤口、器械、排泄物和周围环境的消毒.消毒剂在低浓度时也可作防腐用,但防腐剂的关键是应要对人体无毒性作用.消毒剂种类浓度与用途见表 13-1.

表 13-1 常用消毒剂的种类浓度与用途

类别

手术室无菌物品灭菌方法有哪几种?适用范围?以手术室内物品举例说明每一种灭菌方法

名称

浓度

用途

重金属盐类

红汞

2%

皮肤粘膜的小创伤消毒

升汞

0.05%~0.1%

非金属器皿浸泡消毒

硝酸银

1%

新生儿滴眼防淋球菌感染

氧化剂

高锰酸钾

0.1%

皮肤粘膜消毒

过氧化氢

3%

皮肤粘膜创口消毒

过氧乙酸

0.2%~0.5%

塑料、玻璃器材消毒

碘酒

2.0%~2.5%

皮肤消毒

0.2ppm~0.5ppm

饮水及游泳池消毒

漂白粉

10%~20%

地面、厕所与排泄物消毒

醇类

乙醇

70%~75%

皮肤、体温表消毒

酚类

石碳酸

3%~5%

地面、器具表面的消毒

来苏

2%

皮肤消毒

醛类

甲醛

10%

物品表面、空气消毒

戊二醛

2%

精密仪器、内窥镜消毒

表面活性剂

新洁尔灭

0.05%~0.1%

皮肤粘膜、器械消毒

杜灭芬

0.05%~0.1%

皮肤创伤冲洗、金属器械、塑料、橡皮类消毒

染料

龙胆紫

2%~4%

浅表创伤消毒

酸碱类

醋酸

500mml/100m 3

加等量水蒸发

空气消毒

食醋

2%溶液,

3~5ml/m 3

熏蒸消毒空气

生石灰

加水 1:4

或 1:8

配成糊状

排泄物及地面消毒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