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中的偏旁和部首有什么区别?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作为中国文化的主要承载者的汉字,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我们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识字,但是很多时候对于汉字的了解还是不够全面。比如偏旁和部首的区别。偏旁和部首虽然有一定的联系,但是它们还是有本质上的差别。偏旁和部首的含义不同,它们的种类也相差很多。
一、偏旁的范围更加广泛在古代人们造字的时候,就很巧妙地利用了自然万物的特点。但是随着人们对于书写方便性的要求,汉字也变得更加的简洁和容易书写。除了一些独体字之外,汉字的结构就包括了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半包围结构、全包围结构等等。偏旁在古代的时候表示左右的意思,偏就是左,旁就是右。比如左右偏旁的汉字,它的左右偏旁就构成了这个汉字。再后来,偏旁就是指构成这个汉字的几个部分。
二、部首为了适应字典而产生在以前的时候,人们并没有部首这个概念。但是随着人们文化水平的提高,人们也编制了一本可以适用的字典。但是中国汉字很多,进行合适的归类就显得非常重要。所以人们就根据了汉字相同的部位把汉字归类,这个相同的部位很多时候就是部首。比如说这个字,它的部首就是言字旁。
偏旁的种类是要比部首多得多的,比如刚才的这个说字,它的偏旁除了言字旁,还有右边的兑字。部首有时候也不是固定的,但是它往往是一个汉字中笔画较少的那一部分,而且是很多汉字所共有的。即使汉字的偏旁和部首有很大的区别,但是它们也有一定的联系和共同点,共同创造了极具魅力的汉字,成就灿烂的中国文化。偏旁和部首的区别如下:
1、数量不同:偏旁的数量很多,大概在500个左右;而部首的数量则很少,大概在200个左右。
2、用处不同:偏旁的作用是帮助同学们记忆字形;而部首的作用是帮助同学们快速翻查字典,查找汉字。
3、范围不同:偏旁的范围较大;而部首的范围较小。偏旁的范围大于部首的范围,所以部首一定是偏旁,但偏旁却不一定是部首。
4、角度定义不同:偏旁:偏旁是从造字构形的角度定义的。习惯上有“左偏右旁”的说法。这是采用“两分法”对汉字进行结构分析得出的认识。由于汉字结构复杂,许多汉字并不是左右结构的。所以,不再区分左右,一律称之为“偏旁”。
部首:部首是从应用功能的角度定义的。许慎编写《说文解字》时,根据汉字的形义关系排列汉字。他把含有相同表意成分的字排列在一起,并把这种排字方法叫做“分别部居”。每“部”第一个字就是“部首”。
可见,部首也是偏旁,是用来作为排列和检索汉字依据的特殊“偏旁”。部首一定是一个字的偏旁,但是一个字的偏旁不一定是部首。如“丁”“亢”是偏旁,但是不是部首。
偏旁和部首的作用:
识字部首是汉字中很有特色的构字部件:它构字能力强、利用率高,一个“三点水”( 氵)与其他部件组合,可以构成500多个字。识字部首一般都有名称,便于教学中称说;一般都有明显的意义,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字义、记忆字形。
利用识字部首纠正错别字也会收到很好的效果,例如,学生常把“爬”字的左边写成“瓜”,把“恭”的下边写成“氺”字的样子,如果他们明白了“爬”要用“爪”、“恭”是内心的一种感情,就不会把“爪”写成“瓜”、把“?”写成“氺”了。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