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凤台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吗?

乐乐1年前 (2023-12-18)阅读数 7#综合百科
文章标签淮河淮南市

八公山国家森林公园

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位于淮南市八公山区内。206国道可达。距淮南市区约15公里。是集游览、观光、休闲、人文历史和地质地貌为一体的综合型风景旅游区。1998年8月开发建设景区,2001年9月15日对外开放。

景区整体规划面积120余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面积为18.85平方公里。大小40余座山峰起伏叠障,苍松迭翠,雄奇灵秀,淮河流经群山之北,曲折环绕而东下。淝河沿山南麓注入淮河。

1600年前的淝水之战,便发生于此,留下了八公山下“草木皆兵、风声鹤唳”的典故;2000多年前,淮南王刘安招贤纳士,讲经论道,编著了一代名篇《淮南子》,第一次完整地记录了二十四节气,发明了千古美食豆腐;“淮南虫”化石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最早的古生物化石,被国际地质学界誉为“蓝色星球”上的生命之源。八公山神秀,自古诸多骚人墨客争趋而至,刘安、李白、苏轼、欧阳修、刘禹锡、吴均、韦应物的足迹均踏遍过八公山,并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篇章。自2001年以来,淮南市旅游局与八公山区政府已先后举办了六届八公山旅游节,吸引了大量游客。

寿唐关

位于县城南3公里,三峰山东1公里处,又叫过街楼、梳妆台。现为凤台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寿唐关始建于五代。当时南唐兵被后周困于寿州,南唐元帅石景达来援,据八公山与后周对峙。后周为对付南唐援兵,建寿唐关。此关青砖砌成,长20米,宽3.6米,高4.5米,上覆砖石。关口呈拱形,可通车马,为古代凤台通往寿县要塞的关口。两侧是悬崖峭壁,颇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至今雄关犹存。寿唐关还曾依山势建有城墙、重楼、重屋、钏鼓楼等楼台亭阁,今均废,尚有遗址可见。

黑龙潭

在县城东0.5公里处,位于淮河东岸的紫金山下。山势直出淮河中流,奇山峭壁,山曾万状。壁下十几米有大洞,可容百余人。壁前水极深,为黑龙潭,潭有泉,深数十丈。每遇淮水涨落,潭壁水花四溅,潭中不停发出“咣咚、咣咚”的回响,景色甚为壮观。那响声一直被传为是栖息在洞中的龙啸声。黑龙潭的夜景更为迷人,空中点点繁星和地上的万家灯火汇于潭水中,画面层次深远相交,山林建筑的倒影时动时静,时而传来三两声水哗,更衬托出夜幕下黑龙潭的静谧、神秘。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欧阳修两次路经此地,面对黑龙潭美景,遂吟七绝一首:“紫金山下水长流,尝记当年此共游。今夜东风吹客梦,清淮明月照孤舟。”大文豪苏轼,来到黑龙潭,写成传世之作《寿春李定卿饯城东龙潭上》:“山鸦噪处古灵湫,乱沫浮涎绕客舟。未暇燃犀照奇鬼,欲将烧燕出潜虬。使君惜别催歌管,村巷惊呼聚犭矍猴。此地他年颂遗爱,观鱼并记老庄周。”

硖山口

位于县城西南约5公里处。为长淮第一硖。被称作长淮津要的东、西两硖石各高60米。陡如斧削,隔淮河对峙,相距500多米,扼制着淮河上、下游的水上交通。硖山口因地势险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三国时,魏、蜀在此争战。南北朝时,东晋与秦军大战,这里是重要的军事津要。硖石山古有4城,一在东硖石,一在西硖石迤西微平处,俗名城子,山西北隅尚有遗址。一在禹王山腰,一在长山北麓,连同四城,相距不及5里。4座古城堡久废,今西硖石顶只剩下一座清代建的四角凉亭,名为慰农亭。凉亭古朴典雅,亭额上有“慰农亭”三字,亭两旁的石柱上刻着一幅清光绪年间凤台知县颜海?手书对联:“选胜值公余,看淮水安澜,硖山拱秀;系怀在民隐,愿春耕恒足,秋稼丰登。”亭前行数步即为硖石陡壁,陡壁西侧悬崖上有摩崖石刻《筑城记》。

凤台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吗?

茅仙洞

道教庙宇—茅仙洞

位于县城南3.5公里处的三峰山南坡半山腰中。洞门高约5尺,进深达10余丈,越往深处越小,到不可行处仍深邃不能见底,里面阴风习习。汉成帝年间,茅盈云游朝仙,路经此地,见景色绝佳又有深洞修炼,便留下隐身修道。不久,他的两个在京都做官的哥哥也辞官来到这里学道。兄弟3人一边学道,一边辟路伐木,建造宫观,茅仙洞之名由此而得。从此成了历代宗教圣地,或为道观或为庵寺。民国24年(1935年),道教门徒苏理纯、苏宗善广为化缘,集资重修殿堂,改名清天观。今日茅仙洞,清天观坐落在山坡上一片300多平方米的平台上,正门的拱门顶上刻着清代书法家汪以道手书的“清天观”3个大字。进入拱门,一条青石板路直通天井。天井院北面的悬崖上古柏参天,院南是一排道房。西面有大殿,是一座雕梁画栋建筑,大殿后还有一进三清宝殿。茅仙洞上方,依山势筑有三仙阁,里面供奉三茅神像。阁下方两侧各有六角凉亭一座。

州来八景之——千年皂角树

硖山口位于凤台县城西南7华里处,东、西硖石各高60米,两岸相距500多米,临淮处壁如斧削,十分险峻,淮水由东南缓缓而来,在此急转向北,复而东去,形成一道独特景观。在西硖石顶上有一座清光绪年间建造的“慰农亭”,亭西侧的古皂角树是淮南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省考古专家考证,这棵皂角树距今已有1000余年树龄,树干三人合围,老干虬枝,群众称之为“神树”,与慰农亭合并成为“州来八景”之一。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