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历和农历有区别吗?
农历是我国采用的一种传统历法,又名夏历、中历、旧历,民间也有称阴历的。它用严格的朔望周期来定月,又用设置闰月的办法使年的平均长度与回归年相近,兼有阴历月和阳历年的性质,因此在实质上是一种阴阳合历。农历把日月合朔(太阳和月亮的黄经相等)的日期作为月首,即初一。朔望月的平均长度约为29.53059日,所以有的月份是30日。称月大;有的月份是29日,称月小。月初所在的日期,按太阳和月亮的位置推算定,不机械地安排。农历以12个月为一年,共354日或355日,与回归年相差11日。为此,通过每十九年安插七个闰月的办法回以协调。闰月的安排由二十四节气来决定。农历的二十四节气包括:春季的立春、雨水、惊蛮、春分、清明、谷雨;夏季的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秋季的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冬季的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农历既依据地球回归年所用时间,又依据月相变化而指定,而且以身边的气象与物候条件、农事活动为参照,实用性强,因而成为四季分明,便于记忆的历法。在我国,农历历法尤其适用于中原的广大地区。
而“皇历”则属于“官方”历书。历书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历代皇帝都很重视历法的颁制。从唐朝起,各代王朝开始对历法实行严格的管理。唐文宗大和九年(835年),唐王下令编制了我国第一本雕版印刷的历书《宣明历》。《宣明历》对日月、时辰和节令有着详细的记载。当时,为了防止民间滥印历书,唐文宗下令今后历书必须由皇帝亲自审定,官方印刷。从此,历书就被称作了“皇历”。
关于“皇历”一词的来历,还有说,与宋朝太宗皇帝有关。说每当年末岁尾,宋太宗都要给文武官员、皇族贵戚各送一本历书。这本历书里刻有农历的日期、节令,以及在耕作种植方面的普通知识等。因为历书是皇帝所送,故此叫“皇历”。得到皇帝赠送的历书当然是一种极大的荣耀,为许多人所期盼。受其影响,民间百姓渐渐就把历书一概称之为“皇历”了。
“皇历”所记的历法,一般是以一年为限,第二年变更,如果拿去年的“皇历”来查看今年的历法,就一定是错误的,因此人们常用“老皇历”来形容那些因循守旧、不合时宜的思想意识。
众所周知,万年历是我国古代传说中最古老的一部太阳历。为纪念历法编撰者万年功绩,便将这部历法命名为“万年历”。而现在所使用的万年历,实际上就是记录一定时间范围内(比如100年或更多)的具体阳历或阴历的日期的年历,方便有需要的人查询使用。
而黄历,又称老黄历、皇历、通胜等,是一种能同时显示公历、农历和干支历等多套历法,并附加大量与趋吉避凶相关的规则和内容的历书。无论是哪个版本的黄历,基本都包括:节气、宜忌、方位等基本吉凶信息等,多与阴历、农历挂钩,是大多数人选日子的重要依据。
在需要选日子时,我们会翻翻黄历,从中选出标注“宜”的日子,而对“忌”的日子尤其忌讳,但由于黄历的版本很多,不同版本之间宜忌的标注并不是完全相同,甚至有可能出现同一天,在这本黄历中标注宜嫁娶,在另一本黄历则标注忌嫁娶的情况。在遇到这种情况时,我们该信哪个好?这时候我们可以选择权威一点的黄历,比如四库全书中的钦定协纪辨方书,或者干脆自己挑个亲朋好友都有时间,并且阳历数字吉利的节假日。
总的来说,老黄历和万年历的阳历时间基本都是一致的,在宜忌的选择上如果特别纠结哪一天,也可以选个信任的师傅问一下,或者干脆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盯准一本权威的黄历去选日子。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