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一下风府穴的位置和配伍应用
风府穴是我们人体非常重要的穴位了,风府穴这种穴位的保健功效也是非常不错的,但是很多的朋友们对于风府穴的位置不是非常的了解了,并且对于风府穴的配伍应用也不知道,下面我们就来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风府穴的位置和配伍应用。
风府穴的准确位置
许多的朋友们都不知道风府穴的位置了,其实风府穴的味道也是比较好找的,风府穴是位于后正中线上,入发际往上一寸(磕牙时,也就是叩齿,风府穴会蹦)。取风府穴一定要坐着,坐正,头摆正(或者平视前方,或者稍稍的低一点头)肩膀两边一定要放松。风府穴简易取法:顺着脖子后面正中向上摸,到脖子和头交接的地方有个凹陷的“坑儿”,这时候我们大家就可以找到风府穴了。
风府穴位配伍
当然,我们日常生活中适当的按揉风府穴对于促进大家的身体的健康是非常的有帮助的,并且风府穴还可以和其他的一些穴位配伍应用的。风府穴配人中穴、风池穴、太冲穴、合谷穴主要缓解治疗小儿惊风;风府穴配金津穴、玉液穴、廉泉穴缓解治疗舌强难言;风府穴配百会穴、太阳穴、昆仑穴主要缓解治疗头痛。所以如果我们大家出现了这些病症了,那么就是可以将风府穴和这些穴位配伍的,这样适当的按摩或者是针灸,都是可以帮助我们大家缓解病情的。
相信我们大家通过上面的这些介绍,对于风府穴的准确的位置也是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了,这样我们大家就可以轻松的定位风府穴了,当然,风府穴还可以和很多的穴位配伍应用的,并且和不同的穴位配伍功效作用也是不同的。
伤寒论第二十四条辨: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
这个条辨就是说,太阳病,服了一遍桂枝汤,不仅表症未解,反而增添了烦闷不安的感觉,这就是邪气郁滞太甚所致。治疗应当先针刺风池、风府,以疏经泄邪,然后再给予桂枝汤,病就可以痊愈。
太阳病刚开始的时候服了桂枝汤以后,病人反而烦燥,表示病还没有好,我们可以在风池,风府做一下针灸,在给病人桂枝汤就可以全愈。我们人体身上的穴位凡是带有风的穴位都与风有关,风池,风府,风门,风市,翳风。
伤寒论第二十四条在这里插了一点针灸,主要是告诉我们,风池和风府是我们太阳中风的地方,当我们的太阳病大部分都好得差不多了,只是还有一点没有好完全,心里有一点烦燥,这个时候再在风池和风府上下针,下针以后再服桂枝汤就能全愈。所以,我们遇到风大的时候或者是冷的时候,脖子一定要保护好。
如果太阳病,开桂枝汤吃,病没有好,结果病人反成烦躁,先刺“风池”、“风府”,再给桂枝汤就好了。为什么会烦躁?因为病人本身就是虚的,虚在了心脏,吃了桂枝汤之后,桂枝是发表的,结果发表的力量不够,就停在这地方。
头是诸阳之会,所有的阳都会在头上,身上所有的阳气、动能出来的时候、一定是先给头部,到头部之后,才会灌到我们人体的四肢上去,如果到头部的力量不够,就会停在胸口,所以,扎“风池”、“风府”,就是通经活络,让它能通上去、让桂枝汤能发表。
汤剂内服,每见有烦、或闷、或眩、或惊惕、寒战等现象,有两种情形:
第一就是药不对症,引起的变病。该发汗的时候,你攻下。
第二就是服药以后出现了“瞑眩”现象。中医有句话叫:药不瞑眩疾弗瘳,这个“瞑眩”的症状,其实就是正邪相争的现象,药对证了,药证相合了。所以如果处方开得好,药吃下去,头不“瞑眩”,病 不会好的。
如果是感冒了,早上吃完药,胃气大多在中午的时候会恢复,到了中午的时候肚子特别的饿,如果是下午吃的药,在第二天中午胃气恢复。如果是阴证的病人“瞑眩”的时候,大多数会在晚上半夜的时候肚了饿,半夜胃气恢复,夜半三更起来找东西吃,这些就提示病人的病好了。只要有“瞑眩”就像针灸引起的“晕针”一样,这种状况出现时候,表示一次就好了。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