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才能分清一个真善良的人跟假善良的人?
为什么要去分清一个人的善良是真还是假呢?一个人只要做了善良的事情这个事情就是有意义的,对他人是有帮助的,这种善良就是真的。
可能有人会提出异议,认为有些人的善良是装出来的,他只是通过这种善良的表象去隐藏内心邪恶的本质,这是无所谓的,就比如说那些冠冕堂皇的政客,只要他做出了让百姓觉得欣慰的事情,这就是有意义的,没有必要去追究做好事的人是不是一个十全十美的真正的善良人。
这个话题首先还应该从人性方面来说,表面的善良和真实的善良有什么区别?从人性的角度来讲,人是没有完全善良的,有人说人之初性本善,但同时也有人主张人之初性本恶,任何一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见不得阳光的潮湿之地,那里无人能踏足,装着人心中不愿意提起的秘密。
曾经沈腾演过一个小品,叫做一念天堂,一个小偷做了一辈子的坏事,就连父亲的养老金他都要偷出来,但是在临死之前他做了人生当中最大的一件好事,他在偷盗的过程中发生了火灾,于是他放弃了偷盗,救出了一个小女孩和她的母亲,那么问题的矛盾来了,他到底是一个善良的人还是一个假善良的人,应该上天堂还是下地狱,这个例子也说明了每个人心中都住着一个魔鬼和一个天使。
既然所有的人都有阳光的一面也有阴暗的面,那么人就是一个综合的多面体,不能说一个人是完全善良的,也不能说一个人是完全邪恶的,追求一个人是不是真正的善良成了一个没有意义的事情,最终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我们只要通过一件事情来评价这件事情是不是真正善良的,能够给让世界变得更美好的就可以了。
一、词语解释
善良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shàn liáng。意思是心地纯洁,纯真温厚,没有恶意,和善,心地好。亦指和善而不怀恶意的人。出自于《礼记·学记》。
良善,汉语词汇。拼音:liáng shàn。释义:善良,善良的人。
二、名句
良善
名为虚,智者不计毁誉;利为上,愚者惟求良善。
解释:名声是虚的,有智能的人不会计较别人的毁谤和称赞;利益是至高无上的,愚蠢的人才只是求取好的善名。
善良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解释:最高的善像水。水善于帮助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它停留在众人所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水性接近于道理。
上善的人居住要像水那样安于卑下,善于保持沉静。存心要像水一样深沉,交友要像水那样相亲,善于讲究仁义,说话要像水一样,善于遵守信用,为政要像水那样有条有理,办事要像水那样无所不能,行为要像水那样待机而动。正因为与万物无争,所以才没有过失。
三、例句
1、《百喻经·为熊所啮喻》:“世间愚人……为彼虽著法服无道行者之所骂辱,而滥害良善有德之人。”
2、《朱子语类》卷二二:“良善之人,自然易直而无险诈,犹俗言白直也。”
3、《红楼梦》第七九回:“那 金桂 见丈夫旗纛渐倒,婆婆良善,也就渐渐的持戈试马。”
4、 奶奶心地善良,经常帮助有困难的人。
5 、爷爷善良淳厚,在村里有很高的威望
6 、人间最可贵的是真挚的感情和善良的心灵。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