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宋词中的小令词是什么概念啊,介绍一下!!

一语惊醒梦中人11个月前 (12-18)阅读数 5#综合百科
文章标签小令绝句

我只能简单点回答.初步欣赏是足够用的

词的体式,即体裁(不是题材)格式

按照词的字数多少从体式上可分为三类,依词的字数多少分为,小令,中调,长调。58字以内为小令,59-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但也有人提出此分法不甚科学,如词中称“令”者不一定都是58字以内,如《百字令》是一百字。再如《临江仙》《七娘子》二词既有58字体也有60字体的,这就很难以将其划入小令中或是中调中的。

以下是词的其他一些概念注意区分

词的调式

词调是指词的腔调,中国古乐中共有84宫调,而唐宋词所用只有28个宫调。唐宋时,词与曲结合。以节奏的缓急区分乐曲。节奏舒而缓者称为慢调,简称“慢”。慢曲与急曲比,声调长了。因此慢词的字数,句数就随之增加了。如字数最少的《卜算子慢》也有89个字。而《卜算子》仅44个字。慢调与前面提到的长调共同处是字数较多,区别长调是依词的长短而分,而慢调是依曲的急缓而别的。“慢,令,引,近”是词的四种调式。“慢”既慢曲,每片8拍。令为令曲,小令每片4拍。“引”和“近”每片6拍。

词的调式变化还可体现在“转调”上,方式有“偷声”“减字”“摊破”等

词的格律

慨括起来有如下几点:

1.定段,定句,定言;

定段是指每首词由一段,两段或三段等构成的。

定句是指每首词是由几句组成的。

定言是指每句由几言或几个字组成。

2.平仄,在整首词中,每个字的平仄都有具体规定且落到每字。

3.对仗,绝大部分词不要求对仗,不要求对仗的地方可对可不对,但少量的词一些地方是要求对仗的。要求对仗的地方必须对仗。

4.押韵,词的韵比诗韵要宽。诗韵中《佩文韵府》中共106部,而词韵中《词林正韵》共十九部。诗韵只可押平韵。词韵可押平韵也可押仄韵,也可换韵。

5.章法,以句号为单位,句号内承接,句号间递转。一个句号相当于格律诗一联。

宋词中的小令词是什么概念啊,介绍一下!!

6.叠字,叠句,叠韵,有一部分词要求在一定位置有叠字,叠韵,叠句的要求。

小令 都是什么格调 诗和词的分类 具体

散曲,中国古代文学体裁之一。在元代兴盛,和唐诗宋词同为一代之文学。又称为“乐府”或“今乐府”。由宋词俗化而来,是配合当时北方流行的音乐曲调撰写的合乐歌词,是一种起源于民间新声的中国音乐文学,是当时一种雅俗共赏的新体诗。有小令和套数两种基本形式。后来随着散曲格律化和去市民化,失去了个性鲜明的鲜活市民文化血液,变得与宋词几乎无异,随之衰败,未能像唐诗宋词一样繁荣延续及后世。

小令是散曲的一种,等于一首单调的词。原是民间的小调,元时宋词渐渐凋零,伶人多向民间小调寻求突破。文人的小令多半较典雅,民间的小令语言俚俗。小令以描写为主,比起唐、宋诗词通俗生动,确有一番独特风格与精神。

诗可分为古体诗、近体诗和现代诗。古体诗不受格律、字数、篇幅等的限制。可三言、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可四行、六行(多为双行)、八行、十行或更多。韵脚可平可仄,可以转韵。如《诗经》《汉乐府诗》。近体诗,指唐以后的诗,有严格的格律、韵律及字数和行数的要求。又可分为绝句和律诗两种,绝句分为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五言绝句,每句话五个字,每首四句话,押平声韵,不允许转韵。出句和对句要平仄相反,第三句和第二句平仄要相同。还要尽量避免"孤平″"孤仄″"三平调″"三仄尾″等。七言绝句就是每句七个字,其它与五言绝句相同。律诗分为五律和七律,就是把两首绝句放在一起,每首八句。它与绝句不同的是要求中间两联必须对仗。现代诗(自由诗)没什么限制,押大至相同的韵就可以了。

词,是区别于诗的一种文体。诗是用来吟的(乐府诗除外),词是用来唱的,所以要有曲牌,也就是词牌。每个词牌都有各自的要求,比如格律,字数,句数,押韵都不相同,所以写词又叫填词(按照固定的格律填写自己的内容)。至于小令,中调,长调是根据词的字数(篇幅长短)划分的。58字以下称小令,59一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