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的分离方法有哪几种?
1、分液:分离两种不互溶的液体,如分离油和水。
2、萃取:加入适当溶剂把混合物中某成分溶解及分离,如庚烷、取水溶液中的碘。
3、蒸馏:溶液中分离溶剂和非挥发性溶质,如海水中取得纯水。
4、分馏:离两种互溶而沸点差别较大的液体,如液态空气中分离氧和氮、石油的精炼。
5、升华:离两种固体,其中只有一种可以升华,如分离碘和沙。
6、吸附:去混合物中的气态或固态杂质,活性炭除去黄糖中的有色杂质。
扩展资料:
分离的原则
1、引入的试剂一般只跟杂质反应。
2、后续的试剂应除去过量的前加的试剂。
3、不能引进新物质。
4、杂质与试剂反应生成的物质易与被提纯物质分离。
5、过程简单,现象明显,纯度要高。
6、尽可能将杂质转化为所需物质。
7、除去多种杂质时要考虑加入试剂的合理顺序。
8、如遇到极易溶于水的气体时,要防止倒吸现象的发生。
常见的膜分离技术有哪些,分别适用于什么情况
作用机理不同。
吸附分离技术主要凭借树脂内大量的孔道比表面积,通过范德华力等物理作用力对溶液中的目标物进行吸附,得以实现分离的目的。吸附色谱是利用吸附剂对被分离物质的吸附能力不同,用溶剂或气体洗脱,以使组分分离。
工业化生产中,两种的作用经常会协同进行,像大孔离子交换树脂树脂,兼备了离子交换和吸附双重作用。而用于色谱分离目标,目前阳离子树脂、阴离子树脂、大孔吸附树脂均可以作为色谱填料使用。
膜分离技术是一种在常温下无相变的高效、节能的分离、提纯、浓缩等新技术。它的基本原理是可利用自然或人工合成的、具有选择透过性的薄膜,以外界能量或化学位差为推动力,对双组分或多组分体系进行分离、分级、提纯或富集,可用于液相和气相。
对于液相分离,可用于水溶液体系、非水溶液体系、水溶胶体系以及含有其他微粒的水溶液体系。分离膜多数是固体(目前大部分膜材料是有机高分子),也可以是液体。它们共同之处是对被其分离的体系具有选择性透过的能力。下面,德兰梅勒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常见的膜分离技术的特点。
根据膜的种类可分为微滤、超滤、反渗透、纳滤、透析、电渗析、渗透气化和气体分离。
常见的膜分离技术的特点介绍:
(1)膜分离过程不发生相变化,与有相变化的分离法和其他分离法相比,能耗要低。
(2)膜分离过程是在常温下进行,因而特别适用于对热敏感的物质,假如汁、酶、药品等的分离、分级、浓缩与富集。
(3)膜分离技术不仅适用于有机物和无机物,从病毒、细菌到微粒的广泛分离的范围,而且还适用于很多特殊溶液体系的分离,如溶液中大分子与无机盐的分离、一些共沸物或近沸点物系的分离等。
(4)由于只是用压力作为膜分离的推动力,因此分离装置简单,操纵轻易,易自控、维修。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