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认同莆田吗
潮汕认同莆田,因为大部分潮汕人的祖先,都是从莆田迁移过去的。
“先祖迁自莆田。”现居住潮汕延及惠阳、海南岛湛江、雷州、茂名的电白的大量姓氏聚落,其先祖多由莆田迁入,尤以莆田籍居多。
莆田移民是主要移民路线:莆田-直接到--潮汕。
间接路线:少量的移民:莆田-泉州-潮汕、莆田-漳州-潮汕、莆田-泉州-漳州-潮汕。
相比另外其它几处移民祖籍地、莆田存在明显的不同,潮汕、海南、湛江、雷州、电白等地的族谱系统相当的完整,这些族谱对“先祖迁自莆田”的记载非常的清晰,清楚的记明了莆田入当地籍始祖的年代名字,他们多是地道的莆田人,祖上多在莆田居住过十几代、数十代,居住莆田的时间最少的也有百余年,大部分长达几百年,乃至很大部分入籍始祖的姓氏、本身就是发祥在莆田的中国名门望族,比如潮汕湛江海南等地的林氏多为发祥于莆田的九牧林、黄氏多为“莆阳黄”、郑氏多为“莆田南湖郑”等等。莆田是潮汕湛江海南等地先民的原乡来得符合史实。
由于潮汕话主要来自闽南的莆田话,而莆田话与泉州话、漳州话有些差别,所以潮汕话本身开始就和漳州话、泉州话有很大差别,所以潮汕话已经严重偏离泉州话等。由于潮州和漳州相邻,所以有受到漳州话的影响。虽然有大量的莆田人移民广东海南,但仍然有大量的莆田人留在了莆田,而留在莆田的莆田人的莆田话则继续受福州话的影响,和潮州话有了一些差距。由于福州是省城,莆田与省城交流多,而莆田不与漳州相邻,所以莆田话受福州话影响程度大于泉州话受福州话影响程度,所以莆田话难以受漳州话影响,莆田话和潮州话有了一些差距。潮汕长期远离祖籍地闽南的莆田,不和福州相邻,和漳州相邻,容易受漳州话等其它方言的影响,但是潮汕话是以闽南莆田话为基础的受漳州话影响的闽语。莆田话和台湾话超过一半可以互通理解。莆田话和粤语有很多可以互通,莆田话和粤语的某些部分区别很困难,有受粤语影响的潮汕话仍然可以保留了莆田话的部分特点。
莆田人不认同自己是闽南人,莆田跟潮汕和闽南跟汕尾有什么不同?
闽南语和粤语不一样。
一、语音不同:
1、声母:
粤语:十九个声母
闽南语:十五个声母
2、韵母不同:
粤语:由九个韵腹和八个韵尾组成共五十九的韵母
闽南语:八十七个韵母(这点没有找到官方数据,待考证),极大地保留了古音中的鼻音韵尾和塞声韵尾,有很突出的文白异读现象
3、音调不同:
粤语九声六调:阴平、阴上、阴去、阳平、阳上、阳去、阴入、中入、阳入
闽南语七声八调:阴平、阴去、阳平、阳去、阴入、阳入、上
二、词汇不同:
粤语和闽南语都有自己独特的词汇,是普通话里所没有的。
比如粤语中的咩(什么)、大佬(哥哥)、细佬(弟弟)
闽南语中家后(妻子)
三、语法不同:
粤语的语序与普通话有很大不同,粤语喜欢倒装,常常有形容词后置和状语后置的现象,比如现在内地人也常说的“我走先”。还有构词方面粤语也喜欢反序构词。
比如普通话说“素质”,粤语说“质素”,在港剧里经常能够听到类似的词语。另外粤语比较突出的特点还有语气词的使用,各种语气词丰富且使用复杂,还可以重叠,例子就不举了,很多字是我们不常用的。
闽南语喜欢宾语前置,有特殊的比较句格式等等。
闽南语和粤语是两种不同的方言.语音和词汇的区别都很大,两者不能通话.
四、使用地区不同:
闽南语使用地区:闽南、台湾、粤东、雷琼、海外。
粤语国内使用地区:广东、香港、澳门、广西、海南等
百度百科——闽南语
百度百科——粤语
让莆田人承认自己是属于闽南人,就好比让上海人承认自己是江苏人,让福清人、长乐人承认自己是莆田人,一样让人觉得可笑。
一般只有潮汕、海南、广东粤西,等地方的人,他们祖上有些是来自莆田的,现在他们所讲的母语和闽南话相似,他们才会觉得莆田是属于闽南体系的。
而在福建的本省,个别闽南人乐于见到自己多了一个小弟,也开始刻意宣传、甚至偷换概念说莆田人是属于闽南人。
莆田人自古以来就不属于闽南地区根据莆田县志所记载,在石器时代,莆田就有人类生活的痕迹,福建以前是属于百越中的闽越,到了封建时期秦始皇统一六国,福建被称为闽中郡。 闽中郡所属的范围,不单是现在福建全省,广东的潮汕、梅州,浙江的温州等地,在当时也是属于闽中郡。
从早期的闽中郡(福建)行政划分,也能解释,为什么现在广东潮汕、梅州、浙江温州等地,他们的族谱记载着祖先是从福建迁移过来的。秦统一六国后,只废除掉闽越王的王号,名义上建立了闽中郡,实际上并未派官吏,实施有效统治。
后来汉高祖上位后,恢复了之前的闽越国,把驺无诸(勾践的后裔)重新封为闽越王。
时间到了西晋,在西晋太康三年,将原建安郡,拆分为建安、晋安两郡。
到梁天监年间(502年~519年),又从晋安郡分出一个梁安郡,辖兴化、泉、漳等地。
兴化也就是莆田的别称,福建现在的八闽,也是后来的明朝洪武元年,将福建八路改为福州、建宁、延平、邵武、兴化、泉州、漳州、汀州八府。
虽然在封建时代,兴化也曾一度是挂在南安郡(今闽南的泉州)所辖下,但并不代表着,莆田就属于闽南。 如果你非要把封建时期的管辖说成莆田人就是闽南人,那你也可以说福建人,其实就是浙江人、江苏人,因为早期的闽越也曾划入扬州、浙江管辖的范围之下。
福建第一次人口有规模性的入迁、迁出,应该就是从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开始,到了西晋时期有次最大的中原人与闽人的交会,史称八姓入闽。
以及后来的唐、宋时期等等,不同时期都有中原人迁入福建生活,这些从中原入闽的人,他们所选择的目的地也是不一样的。
比如说我家族有记载,在唐末入闽的分为两类,一个是直接在闽北安家,另一个是在闽南安家。
这里的闽南并不是讲,莆田属于闽南人, 莆田是属于福建最早设县地之一 ,根据莆田县志及其他史书所记载:
南朝陈光大二年(568年)第一次为莆田置县,后来又废除了,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又置莆田县,又被废掉。
莆田与闽南一直是独立的存在,只有在不同时期,所属的管辖地被变来变去的。
最为重要的一点在于,语言上,莆田话与闽南话差别还是很大的,莆田人听不懂闽南话,闽南人也听不懂莆田话。
莆田人,跟潮汕和闽南跟汕尾有什么不同莆田人与潮汕、闽南、汕尾都属于沿海地区,这几个地方相同之处在于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特别是久远时期的祖先信仰,在这几个地方都很重视,春节可以不回家,但清明节祭祖,却不能不回去。
这一点可以从这几个地方的农村,每个村都有宗祠就能看出来,宗祠供奉的并不是神明,而是自己的祖先,这是属于祖先的信仰。
除此之外,这几个地方的人,都是很勤劳、团结,特别能吃苦。
要说这几个地方的不同之处,应该是在于语系上的分别 ,潮汕的语系更接近闽南系,哪怕是祖上从莆田的语系迁移过去的,但莆田语系一直不是当地的主流,会被当地的闽南语系所同化。
但你要是觉得,潮汕这些地方,不会说莆田话,就表达莆田以前也是闽南语系,就大错特错了。
其实这种情况很正常,像是现在很多有方言的地方,他们的后代,长期生活在普通话的地方,他们都不会讲自己家乡的方言了。
但你能因为他们不会说自己家乡的方言,就认定,他们是外地人吗?并不是他们只是被大环境同化罢了,骨子里的基因,还是父母给的。
除了语言上的不同,饮食方面也有很大的不同 ,莆田的很多饮食都保留着中原人的特点,再根据当地的气候、食物进行改良成适合当地人吃的食品。
比如中原地区的河南水煎包,在莆田叫煎包,莆田的煎包馅料更丰富,个头也更大。
河南人喜欢以面食为主食,莆田同样也有,莆田的卤面就是属于正餐,而把面食当成正餐,在南方很少会有。
中原人冬至有吃水饺的习俗,莆田吃的是汤圆,这个汤圆和水饺差不多,里面所包的都是肉馅的。
最后莆田一些农村,至今还保留着冬至扫墓的习俗,而不是在清明节扫墓。
结论:莆田是属于闽中地区,自古以来就不属于闽南,闽南人与莆田人一样,他们的祖先,大多数都是从中原迁移过来的。
不能因为在某一个朝代,某一个时期,把莆田划到闽南系的泉州管辖之下,就认为莆田人属于闽南体系的。
莆田与闽南一样是属于百越中里的闽越,经过几次衣冠南渡之后,闽越与中原人同化,造成了莆田独特的方言体系。
现在莆田所居住的人,从他们族谱上都可以看出来,就是以前的古原人,而不是同为闽越的闽南人。
至于莆田与闽南、潮汕的关系,也只限于 历史 上几次衣冠南渡,家族的变迁,让他们族谱上有同一个祖先。
在早期的时候,整个福建都是属于江南所管辖的,闽浙一家亲的说法在民间很流行,而在广东除了广府人所占据的为主导,其他地方也有闽粤一家亲的说法。
其实不管是闽浙一家亲还是闽粤一家亲,都是 历史 上几次重大的人口,大变迁造成的。对于莆田与闽南来说,因为距离很近,这种变迁是相互的,比如莆田秀屿区居住着一些惠安迁过来的人,他们会讲闽南话也会讲莆田话,惠安也有莆田迁过去的,这种两个地方交界处人口相互迁移,代表不了什么。
莆田是闽中,自然不是闽南人。莆田和泉州(闽南)毗邻而居,古代也曾有过共同行政管理,人员来往密切(莆田有的先祖来自闽南,闽南也有先祖来自莆田),在文化习俗上肯定会互相往来,互相影响。潮汕人的先祖很多是从古代莆田移民过去(如李嘉诚的潮汕先祖就来自莆田,当然古代莆田人很多来自中原),潮汕的一些习俗也有跟莆田类似之处。人类会移居,文化会融合发展,没法说谁是正统原汁原味。
莆田人肯定不是闽南人,也不是福州人!就是这样的。语言上有些接近闽南语,莆仙戏都传多久下来了。古代的兴化府所在地仙游的游洋镇。所以很多仙游人都不会主动说自己是莆田人而只会说我是仙游人。而且建国后有段时间莆田地区辖区里有永泰,闽清,长乐,福清,闽侯,知道华为二号人物郑宝用吗?以前都说是莆田地区的。因为到1983年,行政区调整后长乐才划归福州。现在的福建地级市,基本上都是按方言划分。
在古代战争纷飞的年代,北方老百姓为了躲避战乱,纷纷向南方迁移,福建大多数人都是河南、陕西、山西一带迁移过来的,只是很多迁移到莆田的,住了一段时间后,又有很多继续向闽南、广东迁移,所以有很多潮汕族谱有记载是由莆田迁移过去的,或许是他们想念故乡的缘故吧。
我是潮阳人,先祖来自莆田县,我以前也认为莆田是闽南人,因为潮汕话被国家分为闽南语支系,还有地有漳潮之异、俗无漳潮之分的传言。后来有一段时间因工作关系在海南认识了来自莆田的老乡和海南本地人,他们的语言好多都能相通,因为海南祖籍好多也是莆田的。可能是潮汕比较接近闽南地区的关系,也可能是莆田老家后来因 历史 的原因语言有所改变。不管怎么说这几个地方的人在外都是最团结的,也是最拼搏的一群人。我觉得没有什么不同,我们先祖都是来自中原,我们是最纯真的汉人,我们都保留着中原最传统的文化。
宋末蒙军入闽,莆田卫顽强抵抗,导致遭到蒙军屠杀,剩余莆田人大量迁徙到潮汕。莆田卫变成空城后,兴化军入驻,这个兴化军是北方兵和江浙的混合兵团。随着几百年融合,形成现在的莆田人(不含仙游)。所以莆田语言既不像闽南,也不像福州,但是福清曾经被管辖过一段时间,所以人口有所融合,有少部分语言接近。由于古代莆田县归晋江管辖,所以汕头潮州揭阳〔饶平除外〕语言接近泉府腔。饶平接近漳州腔。至于海陆丰更像是四百年前的漳州腔,这估计是跟南明族群迁徙有关。
从语系和人情风俗有很多相同,比喻我是潮汕人,我乡族薄就写明是六百年左右从莆田移民到潮汕建村的。
提问的人有毛病,九成九是神经病。
莆田市是闽中,说闽语系莆仙方言/兴化话。
古称兴化,有千年兴化史。有“海滨邹鲁、文献名邦”美称。
历史 上很多莆田官员奉旨外派到广东任职,定居在广东,成为当地姓氏创派一世祖。
大规模移民的就有三次。
两次抵抗少数民族保护汉室,牺牲巨大。一次为抗蒙保宋,莆田做抵抗蒙古兵最激烈的战场,有十几万老百姓被迫往粤东粤西迁移;二次是返清复明,被清朝狗皇帝截界,十几万老百姓再次被迫向粤东粤西迁移;
还有一次明朝后期,东南沿海倭乱,也有大批老百姓向粤东粤西迁移。
莆田潮汕渊源流长,兄弟关系、老宗亲关系。
古代莆田曾经是闽南一部分,后来被闽东福州渗透形成了现在的莆田文化,泉州要感谢莆田
莆田肯定不是闽南人,也不是福州人,前几年到潮州买陶瓷,老板说他祖籍福建莆田,闽南是福建省的,汕尾是广东省的,闽南跟仙尾有什么不同,应该是语言不同吧?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