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海米,干虾和虾皮是生的还是熟的,可以直接吃吗?

乐乐1年前 (2023-12-18)阅读数 9#综合百科
文章标签虾皮两种

海米是熟的,干虾是生的,虾皮有生熟两种,一般吃的时候都要加热,但生吃也无妨。

1、海米

海米也称虾米或虾仁,为海产白虾、红虾、青虾加盐水焯后晒干,纳入袋中,扑打揉搓,风扬筛簸,去皮去杂而成,即经加盐蒸煮、干燥、晾晒、脱壳等工序制成的产品。

2、干虾

新鲜虾子通过清洗、曝晒或烘干加工处理后形成的产品,属于干货类食品,便于储存、食用。

3、虾皮

虾皮可以分为生晒虾皮和熟晒虾皮两种。前者无盐,淡晒成品,鲜度高,不易返潮霉变。后者加盐煮沸,沥干晒燥,仍保持鲜味。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虾的营养价值极高,能增强人体的免疫力和性功能,补肾壮阳,抗早衰。常吃鲜虾(炒、烧、炖皆可),温酒送服,可医治肾虚阳痿、畏寒、体倦、腰膝酸痛等病症。如果妇女产后乳汁少或无乳汁,鲜虾肉500克,研碎,黄酒热服,每日3次,连服几日,可起催乳作用。虾皮有镇静作用,常用来治疗神经衰弱,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诸症。

海虾是可以为大脑提供营养的美味食品。海虾中含有三种重要的脂肪酸,能使人长时间保持精力集中。虾、小龙虾、对虾,含大量的维生素B12。同时富含锌、碘和硒,热量和脂肪较低。注意:胆固醇含量较高,胆固醇偏高者不可过量食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干虾 虾皮海米

虾皮是生的还是熟的 有生有熟

虾皮有生熟两种。虾皮可以分为生晒虾皮和熟晒虾皮两种。前者无盐,淡晒成品,鲜度高,不易返潮霉变;后者加盐煮沸,沥干晒燥,仍保持鲜味。

虾皮有生熟两种。虾皮可以分为生晒虾皮和熟晒虾皮两种。前者无盐,淡晒成品,鲜度高,不易返潮霉变。后者加盐煮沸,沥干晒燥,仍保持鲜味。

虾皮的味道还蛮好的,有的人说虾皮是生的,有的人说虾皮是熟的,关于这个问题其实还是很值得讨论的,下面介绍虾皮是生的还是熟的 有生有熟。

虾皮是生的还是熟的

市场上有2种虾皮,大家可能没有仔细分辨过。一种是生晒虾皮,一种是熟晒虾皮。

什么叫生晒虾皮?就是渔民从海上捞上来后直接经过太阳暴晒,没有经过煮熟的过程,这种虾皮一般比较干,特点是每一条虾皮都是细长的,不会弯曲的。也比较干,储存的时间会比较久。这种虾皮较淡。

帖子的虾皮都是熟晒虾皮,是经过煮,然后烘干或者晒干,不过现在都是烘干的,好一点的虾皮烘的干一点,有些虾皮烘的不干,保存时间会略短。特点就是虾皮都是弯曲的,很好分辨,有些不良商贩会在煮的时候加入过量盐,达到压称的效果,吃一下就知道了。

虾皮小知识

1.中老年人、孕妇、心血管病患者、肾虚阳痿、男性不育症、腰脚无力之人尤其适合食用

2.宿疾者、正值上火之时不宜食虾;患过敏性鼻炎、支气管炎、反复发作性过敏性皮炎的老年人不宜吃虾;虾为动风发物,患有皮肤疥癣者忌食。

虾皮,是我们甚为喜爱的产品,虽然不是主菜,但平时做汤、拌凉菜、蒸鸡蛋、包饺子均可加入调味,味道鲜美,且经济实惠。

吃虾皮要注意什么

可虾皮虽好,吃起来却有许多讲究。虾皮、虾米都含有二甲基亚硝胺等挥发性亚硝基化合物,会导致摄入多余的致癌物质。要趋利避害,具体方法就是,用水多泡几遍,随后再焯一下。或者,在日光下直接暴晒3—6小时,也可以达到减少致癌物质的目的。用水泡是最快速有效的好办法。人们吃虾米的时候还记得泡泡,但是吃虾皮的时候就常常忘了这一步。如果用凉水泡的话,要换3—5次水,如果用温水的话,泡两三遍就够了。虾皮用水泡完之后,用个小笊篱就能很方便地捞起来了。

虾皮先用水泡一下,不仅能保证食用安全,还可以去掉过多的盐分,以及可能存在的细沙。而且,这还能去除虾皮本身的一些不好的气味,如氨化后冲鼻子的气味,让做出来的菜鲜而不腥。需要注意的是,虾皮在水中泡的时间不能超过20分钟。虾皮个小皮薄,泡太久了,许多水溶性的营养物质也会析出、流失。

虾皮的存储

海米,干虾和虾皮是生的还是熟的,可以直接吃吗?

将虾皮用食品袋包严,放进电冰箱的冷冻室里。

也可将新买来的虾皮放入平底锅小火慢炒,然后放入密封的袋子中,置于阴凉干燥处储存。

另外,虾皮可以分为生晒虾皮和熟晒虾皮两种,保管时,两种虾皮不能混放。分别保存,可保持其原味。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