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汉语拼音字母、国际音标和英语音标的读法有什么区别

百变鹏仔1年前 (2023-12-18)阅读数 9#综合百科
文章标签发音符号
拼音曾经的定位是转写系统,是准文字。

汉语拼音属于转写系统,而不是标音系统。如果你了解一点历史的话,就会知道,汉语拼音是当成取代汉字的文字制定的。所以有大量奇怪的字母组合,元音省略,不发音的字母,还规定了单词连写和首字母大写等乱七八糟的问题。后来没弄成,才成了标音系统。符号的来源很多,什么语言都有。

举个例子,汉语的o其实是双元音uo对应不元唇的e。但是古代音韵讲,唇音不分开合口,没有圆唇与不圆唇的区别。所以

bo po mo fo普通话实际发音是buo puo muo fuo。

beng peng meng feng有些人的发音可能是bong pong mong fong。

普通话介音i(洪细音)和u(开合口)是要跟声母和韵母同化的。在圆唇音前的i也发成yu,变成圆唇。在u后的e也发成o,变成圆唇。

所以j q x后的u必然是yu,两点都可以省略了。

ong单独写又要变成weng,减少间隔号的使用次数。同样i单独写变成了yi。

yong的实际发音不是i-ong而是yu-uong。跟j q x拼时又成了iong。

uei iou写成ui iu,节省符号。

等等。

汉语拼音唯一保证的就是“一个音节”对应“一个转写”。但不保证一个符号永远发同一个音。

具体发音的方式,其实也因方言而异。

比如很多北方方言,s都是抵下齿的,像英语th。这些人s,th不分。

而很多南方方言s是抵上齿背的。他们f,th不分。

两种对于普通话来说都可以接受,谈不上谁更标准。

国际音标是一套符号集,不是发音集。是个建议,不是标准。

国际音标是一套符号集,大概有150多个字母和变音符号。原则上是一符号一音素,不存在字母组合的问题。目的是同时表示所有语言中的语音。

国际音标只是一个“建议”,不是一个“标准”。他只是提供了一些符号供我们选择,并没有什么标准发音。

由于这个系统太大,实际上没有完全使用的可能。因为理论上讲,没有人能发出相同的声音。人每次说话的语调可能都不同。如果把这些都用不同的符号表示,通常没有意义。往往是在采取第一手资料的时候才用。

所以语音学家经过分析和整理后,会归纳出那些音在这个语言里会被当成同一个音。这就是所谓的“音位”。还有哪些音的出现有什么规律,这是“音韵”。

D.J.和K.K.都是国际音标。其他从国际音标选取符号和调整的表音法也都是国际音标。

“国际音标”是一套符号集。只是一个建议,不是标准。

D.J.和K.K.都从这个符号集选取了合适的符号,或加以调整,仍然是“国际音标”

其他的英语音标,如果遵循同样的方式,也可以说是“国际音标”。

实际发音跟标音符号没有必然联系。它只是告诉你哪些词的发音可以归为一类,顺便给你一个提示,接近某发音。

具体发音不能通过符号学习,只能通过模仿。

D.J.和K.K.符号不同,但都是表“音位”,告诉你那一类单词发音方式相同。实际发音必须靠模仿。

经过整理后,标音系统就会简洁的多。最后要选用一个符号来表示。由于每一个“音位”都可以有很多种发音,所以选择跟传统习惯,学者自己的考虑都有关系。甚至有时会创造一些非正式的字母。

比如英语的音标,几乎每一部字典的音标都有点区别。比如D.J.和K.K音标(五六十年前用的,现在几乎没有人用了)

D.J创造的目的很可能是为了节省符号,降低印刷使用的字模的成本。所以他把/i://i/、/u://u/、/?://?/等都当成长短音的对立。同时,使用冒号/:/代替国际音标的长音符号[?],使用/e/表示[?]等等。此外,由于部分方言还区分/hw/和/w/,如what这样的词,标的都是/hw/

K.K音标则似乎很注重节省空间。比如双元音[o?][e?]分别标成[o][e],长短音分别标成/i//?/,/u//?/,/?//?/等等,反映了音质的区别。K.K.音标用的是/?/其实是个小号的大写字母U,g也用的不是哥特体的g(如汉语拼音手写的g)。说明K.K.也很注重节省符号。

至于实际的发音,其实因为美国并不存在一个标准的普通话,K.K.所表示的发音,不过是一个个地方语音差异的超集,而不是一个真实存在的方言。

这些音标标的也不是实际发音,而是英语的音韵。

比如:/?:/对应了law, caught, all, halt, talk等单词的发音/ju/对应了cute, dew, ewe等单词的发音。对于一个方言里/ju/发/u/的人来说,他会很把dew自然地发成/du/。有点像我们根据字典的拼音,推测方言发音一样。类似的,这些人student,肯定也不是/stju/而是/stu/等等。

/p/的发音问题。

汉语拼音字母、国际音标和英语音标的读法有什么区别

国际音标[p]表示“无声双唇爆破音”。发音时,你是听不到声带振动的。所以既不是“吧”,也不时“扑”

普通话区分“送气爆破音”和“不送气爆破音”。他们的区别是,

双唇爆破后,气流开始流出,几乎同时(30ms)声带才开始振动,发出下一个元音的声音,则为“送气爆破音”。比如“怕”“破”“扑”等。

所谓爆破,就是双唇从闭合,到分离的过程。比如有人张开嘴,想说些什么,但还是没有说。我们就可以说,他发了一个/p/音。

对于声带永远不振动的“耳语”来说,无论你发“爸爸”还是“怕怕”,对方都听不出差别的。

对于英文来讲,无论是送气的pend,还是不送气的spend,都是p,发音一样的。跟bend完全不同。

由于不区分,所以在标音上只用一个/p/就可以了。如果要特意区分的话,通常会加额外的符号。比如右上角加一个=表示不送气,h表示送气等。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