豕和豖的区别是什么?
豕和豖的区别是:
一、字源不同
1、豕: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猪形,长吻,大腹,四蹄,有尾。
2、豖:豕绊足行豖豖也。豖豖,艰行之皃。孟子曰。如追放豚。
二、指代不同
1、豕:豕的本义即猪,是人类所驯养的家畜之一。
2、豖:从豕系二足。系当作系。此从豕而象形也。丑六切。叁部。广韵丑玉切。
豕相关组词:
人豕[rén shǐ]?
即人彘。
豶豕[fén shǐ]?
去势的猪。
田豕[tián shǐ]?
野猪。
三豕[sān shǐ]?
三豕涉河。
豕膏[shǐ gāo]?
猪油。
蜂合豕突[fēng hé shǐ tū]?
亦作'蠭合豕突'。
豕首[shǐ shǒu]?
猪头。
豕畜[shǐ chù]?
比喻待人如畜禽兽,养而不敬重。
豕负涂[shǐ fù tú]?
猪匍伏道途泥淖中。
汉字偏旁部首的含义
“豕”和“豖”的区别如下:
1、写法不同,一个是豖,一个是豕。
2、读音不同:豖,chù,从豕(shi)。
3、意思不同:
豕:猪。
豖:猪绊脚难行的样子。
豖?读音 ? chù ?从豕(shi)从丶,猪绊脚难行的样子。豕绊足行豖豖。从豕系二足。
豕的意思是:猪,家畜之一;亦指?二一四部首之一。
出处:先秦·佚名《诗经.小雅.渐渐之石》:“有豕白蹢,烝涉波矣。”
释义:白蹄子的大小猪,成群涉水踏波过。
相关组词
豕食、豕首、豕牢、蛇豕、封豕、豕亥、亥豕、豕讹、豕韦、豕虱、豕豪、豕视、人豕、豕豞。
偏旁:是指对合体字进行切分后得到的某个部分。以前称合体字的左方为“偏”,右方为“旁”;现在把合体字的组成部分统称为“偏旁”。位于字的左边,叫“左偏旁”;位于字的右边,叫“右偏旁”。
有三种形式
1、会意字:分析字形通常采用“从某从某”的格式,那么从某从某这两个字都叫做被释字的偏旁。
举个例子:会意字“武”,从戈从止(止戈为武,好有哲理的样子)那么,对于“武”来说,戈和止就是它的偏旁。
2、形声字:,分为形旁和声旁,那么形旁和声旁就是被释字的偏旁。
举个例子:形声字“河”,从水可声。氵(水)和可就是它的偏旁。
而有的组成单位跟被组成汉字在声音和意义上都没有联系,称为“记号”。
3、部首是字典编纂学的术语,是为了给汉字分类而存在的。
部首可以简单理解为“一部之首”,“部”是字典的分类单位,是一系列具有相同义符的的汉字。
扩展资料:
汉字由零散的、个别的字符逐渐积累,达到一定的数量后再通过人为规范,就成为了一种文字体系。据考证原始汉字在新石器时代中期产生,到它发展成初步的文字体系大约经过了近2600年之久。中国的文字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6000年前,经过六千年的历史过程中,中国汉字的演变过程可以简单的归纳为五个部分,分别是声、形、象、数、理,而演变的过程为六个阶段。
阶段一:甲骨文。
阶段二:金文。
阶段三:小篆。
阶段四:隶书。
阶段五:楷书。
阶段六:行书。
阶段七:草书。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偏旁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