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音位变体并举例
同位异音(allophone),即音位变体,指的是一个音位的多个实际变体。是语音学的术语。例如英语中,pin 开头的送气音?[p?] 和 spin 中的不送气音 [p],都是音位 /p/ 的变体。
例如英语中,/t/ 可以用来表示“top”中送气的 [t?] 或者“stop”中不送气的 [t],这样 [t?] 和 [t] 在英语中就是同位音,它们属于同一个音位 /t/。
又如普通话中,/?/ 可以用来表示“得”字的韵母 [?],又可以表示感叹词“呢”的韵母 [?],这样 [?] 和 [?] 在普通话中就是同位音,它们属于同一个音位 /?/。
声调语言中,声调的同位异音有时称为同位异调或调位变体(allotone),比如在中文里的轻声调(neutral tone)。
扩展资料
分析音位的方法是先挑选出适当的词(或语素),连续替换这个词的读音中的某一个音,看是否能形成别的词的读音。如果能够形成,说明这些彼此替换的音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它们是对立的,可以给它们立音位。
比如,我们选出汉语的“标”[piɑu],如果分别用[p?]、[t]、[t?]替换[p],就得出[p?iau] (飘)、[tiau](刁)、[t?iau](挑)……这种替换说明“标、飘、刁、挑”等词的语音形式依靠[p] [p?] [t] [t?]来区别,我们应该给这四个音素立四个音位,写成/p/ /p?/ /t/ /t?/。
不同语言中音位不同。例如:在汉语中,不同声调代表不同的意义,是一种音位;声调在英语和法语中只表示感情,同一个词以不同声调发出意义相同,所以声调在英语和法语中不是音位。同样的道理,重音在英语中是音位,在汉语和法语中则不是。
不送气的清辅音和对应的浊辅音在法语中是不同的音位;在普通话中则意义相同,因而不是音位。[n]和[l]在汉语标准音中是不同的音位,在湖南方言中则相同。
“四”和“十”的发音在汉语标准音中是不同的音位,在东北方言中则相同,东北人是依靠不同的声调区分“四”和“十”,因此它们的发音在东北方言中不是音位。/l/和/r/在汉语、英语、法语中都是不同的音位,在日语则相同,等等。
一个音位包含一些不同的音,这些音是音位的变体。例如:普通话中,“三”的发音是/san/,这是标准发音,是音位的“典型”;如果是一个大舌头的人,他的发音可能是[θan](和英语th属于同一个音位)。于是,普通话音位 /s/ 存在两个变体(也叫做“同位异音”):[s] 和 [θ]。
条件变体:出现在一定的条件下,例如 /a/ 有四个变体,它们分别出现在不同的条件下。
自由变体:无条件变体,例如粤语阳平无条件变为上升调,澳门、花园 等词的第二字。
音位变体分为自由变体和条件变体。
音位介绍:
音位(phoneme),是人类某一种语言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是音位学分析的基础概念。每种语言都有一套自己的音位系统。
语言概述:
音位是按语音的辨义作用归纳出来的音类,是从语言的社会属性划分出来的语言单位。音位(phoneme)是语言中能表示语义的单位。根据国际语音学协会的定义,音位是“某个语言里不加分别的一族相关的声音”。
它是具体语言或方言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的语音单位。近年来出版的北京大学叶蜚声、徐通锵著的《语言学纲要》则指出:“音位是具体语言中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作用的最小语音单位”。
音位并不是一个实际的音素。一个音位可以有数种不同的发音,但是语言使用者心理上认定这几种发音是等同的,甚至可能不会察觉语音上有所不同。这种音位内的不同发音,称为同位异音或音位变体。
音位可被视为一族相关的声音,然而为了便于描述一个音位,通常会取这群声音当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个来称呼整族声音。
例如英语中,lip和bell的“l”发音是不同的,前者是齿龈边音[l],后者是软颚化齿龈边音[?] ,然而这只是l在出现在不同位置、不同前后环境所发生的语音变化,因此这两个音都视为同一个音位/l/。
音位方法:
分析音位的方法是先挑选出适当的词(或语素),连续替换这个词的读音中的某一个音,看是否能形成别的词的读音。如果能够形成,说明这些彼此替换的音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它们是对立的,可以给它们立音位。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