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籍类型有哪些,有什么区别
户籍又叫做户口,是一个人的出生地。对于不同地方的户籍,所表示的含义就越不同。比如北京的户籍就是能享受北京政策的户口。那么,户籍类型有哪些,有什么区别?下面,我就整理了户籍类型和区别有关的内容,跟着我一起来看看吧,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户籍类型
按照户口性质分类,有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非农业家庭户就是城镇户口,两者并无区别。
二、非农业户口与农业户口的区别
农业户口、非农户口现随着经济的发展,有的省市已取消了农业户口,统称为居民户口。
1、“农户”和“非农户”以前是在吃商品粮上在区别,现在是没有了,或者说是区别几乎没有了。
2、社会保险方面,这两者的区别也不大。总体只和城市间的区别有关,在一个城市则没什么大区别。
3、劳动就业方面,城镇也不是包工作的,但有个劳动再就业,政府在这方面的投入应该是比农村好点,农村如果有新技术示范区的,当然在这方面也会加大农民的技能培训的,但就是不象城市这么系统。
4、农村的有土地,政府应该是有一定政府补贴的吧,叫保全费什么的,需城市非农户没有,但有一个失业金,我保证不是每个城市的最低生活保障金都有。
提示:户籍类型有哪些,有什么区别?户籍类型分为两种,一种是农业户口,一种是非农业户口。非农业家庭户又称为城镇户口。对于不同户口的人来说,本质上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法律分析
平时所说的户口,既包括家庭户的户口,也包括集体户的户口。但是,户口登记必须有具体的地址,只有人与地址相结合,经过户口登记机关的登记,才能在法律上被认定为户。户籍是指“登记居民住户的册籍”,所谓册籍,通俗的叫法就是“户口登记簿”,或者“户口本”。从古到今,我国的户籍都是由政府部门设计制订的,因此,户籍也是个法定名称。户籍是居民户口的法律凭证,没有履行户口登记的,就不能认定为有户口。户口是一个中国人出生后被要求选择其父母中的一方的户籍作为自己的户籍;在就学、就业等也可以迁移户口,但是有时地方政府会限制迁移的名额,以及征收高额城市增容费;因超生等原因也存在大量没有户口的人口。户籍,一个中国人出生后被要求选择其父母中的一方的户籍作为自己的户籍。户籍是指登记居民户口的册籍。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都应当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履行户口登记。现役军人的户口登记,由军事机关按照管理现役军人的有关规定办理。居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外国人和无国籍的人的户口登记,除法令另有规定外,适用本条例。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