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洞、风洞、黑洞有什么区别?
虫洞
60多年前,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提出了“虫洞”理论。那么,“虫洞”是什么呢?简单地说,“虫洞”是连接宇宙遥远区域间的时空细管。它可以把平行宇宙和婴儿宇宙连接起来,并提供时间旅行的可能性。
早在20世纪50年代,已有科学家对“虫洞”作过研究,由于当时历史条件所限,一些物理学家认为,理论上也许可以使用“虫洞”,但“虫洞”的引力过大,会毁灭所有进入的东西,因此不可能用在宇宙航行上。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的研究发现,“虫洞”的超强力场可以通过“负质量”来中和,达到稳定“虫洞”能量场的作用。科学家认为,相对于产生能量的“正物质”,“反物质”也拥有“负质量”,可以吸去周围所有能量。像“虫洞”一样,“负质量”也曾被认为只存在于理论之中。不过,目前世界上的许多实验室已经成功地证明了“负质量”能存在于现实世界,并且通过航天器在太空中捕捉到了微量的“负质量”。
据美国华盛顿大学物理系研究人员的计算,“负质量”可以用来控制“虫洞”。他们指出,“负质量”能扩大原本细小的“虫洞”,使它们足以让太空飞船穿过。他们的研究结果引起了各国航天部门的极大兴趣,许多国家已考虑拨款资助“虫洞”研究,希望“虫洞”能实际用在太空航行上。
宇航学家认为,“虫洞”的研究虽然刚刚起步,但是它潜在的回报,不容忽视。科学家认为,如果研究成功,人类可能需要重新估计自己在宇宙中的角色和位置。现在,人类被“困”在地球上,要航行到最近的一个星系,动辄需要数百年时间,是目前人类不可能办到的。但是,未来的太空航行如使用“虫洞”,那么一瞬间就能到达宇宙中遥远的地方。
据科学家观测,宇宙中充斥着数以百万计的“虫洞”,但很少有直径超过10万公里的,而这个宽度正是太空飞船安全航行的最低要求。“负质量”的发现为利用“虫洞”创造了新的契机,可以使用它去扩大和稳定细小的“虫洞”。
科学家指出,如果把“负质量”传送到“虫洞”中,把“虫洞”打开,并强化它的结构,使其稳定,就可以使太空飞船通过。
虫洞的概念最初产生于对史瓦西解的研究中。物理学家在分析白洞解的时候,通过一个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思想实验,发现宇宙时空自身可以不是平坦的。如果恒星形成了黑洞,那么时空在史瓦西半径,也就是视界的地方与原来的时空垂直。在不平坦的宇宙时空中,这种结构就意味着黑洞视界内的部分会与宇宙的另一个部分相结合,然后在那里产生一个洞。这个洞可以是黑洞,也可以是白洞。而这个弯曲的视界,就叫做史瓦西喉,它就是一种特定的虫洞。
自从在史瓦西解中发现了虫洞,物理学家们就开始对虫洞的性质发生了兴趣。
虫洞连接黑洞和白洞,在黑洞与白洞之间传送物质。在这里,虫洞成为一个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罗森桥,物质在黑洞的奇点处被完全瓦解为基本粒子,然后通过这个虫洞(即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罗森桥)被传送到白洞并且被辐射出去。
虫洞还可以在宇宙的正常时空中显现,成为一个突然出现的超时空管道。
虫洞没有视界,它只有一个和外界的分界面,虫洞通过这个分界面进行超时空连接。虫洞与黑洞、白洞的接口是一个时空管道和两个时空闭合区的连接,在这里时空曲率并不是无限大,因而我们可以安全地通过虫洞,而不被巨大的引力摧毁。理论推出的虫洞还有许多特性,限于篇幅,这里不再赘述。
黑洞、白洞、虫洞仍然是目前宇宙学中“时空与引力篇章”的悬而未解之谜。黑洞是否真实存在,科学家们也只是得到了一些间接的旁证。当前的观测及理论也给天文学和物理学提出了许多新问题,例如,一颗能形成黑洞的冷恒星,当它坍缩时,其密度已然会超过原子核、核子、中子……,如果再继续坍缩下去,中子也可能被压碎。那么,黑洞中的物质基元究竟是什么呢?有什么斥力与引力对抗才使黑洞停留在某一阶段而不再继续坍缩呢?如果没有斥力,那么黑洞将无限地坍缩下去,直到体积无穷小,密度无穷大,内部压力也无穷大,而这却是物理学理论所不允许的。
总之,目前我们对黑洞、白洞和虫洞的本质了解还很少,它们还是神秘的东西,很多问题仍需要进一步探讨。目前天文学家已经间接地找到了黑洞,但白洞、虫洞并未真正发现,还只是一个经常出现在科幻作品中的理论名词。
虫洞也是霍金构想的宇宙期存在的一种极细微的洞穴。美国科学家对此做了深入的研究。目前的宇宙中,“宇宙项”几乎为零。所谓的宇宙项也称为“真空的能量”,在没有物质的空间中,能量也同样存在其内部,这是由爱因斯坦所导入的。宇宙初期的膨胀宇宙,宇宙项是必须的,而且,在基本粒子论里,也认为真空中的能量是自然呈现的。那么,为何目前宇宙的宇宙项变为零呢?柯尔曼说明:在爆炸以前的初期宇宙中,虫洞连接着很多的宇宙,很巧妙地将宇宙项的大小调整为零。结果,由一个宇宙可能产生另一个宇宙,而且,宇宙中也有可能有无数个这种微细的洞穴,它们可通往一个宇宙的过去及未来,或其他的宇宙。
风洞
风洞,简单地说,就是根据运动的相对性原理,用以模拟各种飞行器在空中飞行的庞大试验设备。风洞是我国航空航天飞行器的“摇篮”,所有的飞机、火箭、卫星、导弹、飞船都是被风洞“吹”上天空的。
阳春3月,记者走进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亚洲最大的立式风洞,领略风洞里独特的风景。
置身人造“天空”
秦岭之巅还残雪点点,山脚之下已是桃花吐艳。汽车驶过一段蜿蜒的山路,眼前景象豁然开朗:翠绿的山林间,一座5层高的建筑拔地而起。
“我们到了,这就是亚洲最大的立式风洞。”听到陪同人员介绍,记者感到有些失望,因为眼前的景象与想象中完全不一样。新建成的立式风洞不算高大,也不显得很威武,甚至不如城市里常见的摩天大楼。
从外表看,与普通房屋唯一不同的是,该建筑身上“背”着一根粗大的铁管。技术人员对记者介绍:“可不能小瞧这铁家伙,它是产生气流的主要通道。”
其实,风洞普通的外表下有着神奇的“心脏”。步入其中,记者发现这片人造“天空”完全是用高科技的成果堆砌而成。
风洞建设是一个涉及多学科、跨专业的系统集成课题,囊括了包括气动力学、材料学、声学等20余个专业领域。整个立式风洞从破土动工到首次通气试验仅用了2年半,创造了中国风洞建设史上的奇迹。
大厅里,螺旋上升的旋梯簇拥着两节巨大的管道,好不壮观!与其说它是试验设备,不如说是风格前卫的建筑艺术品。
一路参观,记者发现该风洞“亮点”多多:实现了两个摄像头同时采集试验图像,计算机自动判读处理;率先将世界最先进的中压变频调速技术用于风洞主传动系统控制,电机转速精度提高50%……
负责人介绍说,立式风洞是我国庞大风洞家族中最引人瞩目的一颗新星,目前只有极少数发达国家拥有这种风洞。
感受“风”之神韵
风,来无影去无踪,自由之极。可在基地科研人员的手中,无影无踪无所不在的风被梳理成循规蹈矩、各种强度、各种“形状”的气流。
记者赶得巧,某飞行器模型自由尾旋改进试验正在立式风洞进行。
何谓尾旋?它是指飞机在持续的失速状态下,一面旋转一面急剧下降的现象。在人们尚未彻底了解它之前,尾旋的后果只有一个:机毁人亡。资料显示,1966年至1973年,美国因尾旋事故就损失了上百架F-4飞机。
控制中心里,值班员轻启电钮,巨大的电机开始转动。记者不由自主地用双手捂住耳朵,以抵挡将要到来的“惊雷般的怒吼”。可没想到,想象中的巨响没有到来,只有空气穿流的浅唱低吟。30米/秒、50米/秒……风速已到极至,记者站在隔音良好的试验段旁,却没有领略到“大风起兮”的意境。
你知道50米/秒风速是什么概念?胜过飓风!值班员告诉记者,如果把人放在试验段中,可以让你体验被风吹起、乘风飞翔的感觉。
我国首座立式风洞已形成强大的试验能力。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型风洞除可完成现有水平式风洞中的大多数常规试验项目,还能完成飞机尾旋性能评估、返回式卫星及载人飞船回收过程中空气动力稳定性测试等。
资料链接
世界上公认的第一个风洞是英国人于1871年建成的。美国的莱特兄弟于1901年建造了风速12米/秒的风洞,从而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飞机。风洞的大量出现是在20世纪中叶。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经拥有低速、高速、超高速以及激波、电弧等风洞。
黑洞
黑洞是密度超大的星球,吸纳一切,光也逃不了.(现在有科学家分析,宇宙中不存在黑洞,这需要进一步的证明,但是我们在学术上可以存在不同的意见)
首先,对黑洞进行一下形象的说明:
黑洞有巨大的引力,连光都被它吸引.黑洞中隐匿着巨大的引力场,这种引力大到任何东西,甚至连光,都难逃黑洞的手掌心。黑洞不让任何其边界以内的任何事物被外界看见,这就是这种物体被称为“黑洞”的缘故。我们无法通过光的反射来观察它,只能通过受其影响的周围物体来间接了解黑洞。据猜测,黑洞是死亡恒星或爆炸气团的剩余物,是在特殊的大质量超巨星坍塌收缩时产生的。
再从物理学观点来解释一下:
黑洞其实也是个星球(类似星球),只不过它的密度非常非常大, 靠近它的物体都被它的引力所约束(就好像人在地球上没有飞走一样),不管用多大的速度都无法脱离。对于地球来说,以第二宇宙速度(11.2km/s)来飞行就可以逃离地球,但是对于黑洞来说,它的第三宇宙速度之大,竟然超越了光速,所以连光都跑不出来,于是射进去的光没有反射回来,我们的眼睛就看不到任何东西,只是黑色一片。
因为黑洞是不可见的,所以有人一直置疑,黑洞是否真的存在。如果真的存在,它们到底在哪里?
黑洞的产生过程类似于中子星的产生过程;恒星的核心在自身重量的作用下迅速地收缩,发生强力爆炸。当核心中所有的物质都变成中子时收缩过程立即停止,被压缩成一个密实的星球。但在黑洞情况下,由于恒星核心的质量大到使收缩过程无休止地进行下去,中子本身在挤压引力自身的吸引下被碾为粉末,剩下来的是一个密度高到难以想象的物质。任何靠近它的物体都会被它吸进去,黑洞就变得像真空吸尘器一样
为了理解黑洞的动力学和理解它们是怎样使内部的所有事物逃不出边界,我们需要讨论广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是爱因斯坦创建的引力学说,适用于行星、恒星,也适用于黑洞。爱因斯坦在1916年提出来的这一学说,说明空间和时间是怎样因大质量物体的存在而发生畸变。简言之,广义相对论说物质弯曲了空间,而空间的弯曲又反过来影响穿越空间的物体的运动。
让我们看一看爱因斯坦的模型是怎样工作的。首先,考虑时间(空间的三维是长、宽、高)是现实世界中的第四维(虽然难于在平常的三个方向之外再画出一个方向,但我们可以尽力去想象)。其次,考虑时空是一张巨大的绷紧了的体操表演用的弹簧床的床面。
爱因斯坦的学说认为质量使时空弯曲。我们不妨在弹簧床的床面上放一块大石头来说明这一情景:石头的重量使得绷紧了的床面稍微下沉了一些,虽然弹簧床面基本上仍旧是平整的,但其中央仍稍有下凹。如果在弹簧床中央放置更多的石块,则将产生更大的效果,使床面下沉得更多。事实上,石头越多,弹簧床面弯曲得越厉害。
同样的道理,宇宙中的大质量物体会使宇宙结构发生畸变。正如10块石头比1块石头使弹簧床面弯曲得更厉害一样,质量比太阳大得多的天体比等于或小于一个太阳质量的天体使空间弯曲得厉害得多。
如果一个网球在一张绷紧了的平坦的弹簧床上滚动,它将沿直线前进。反之,如果它经过一个下凹的地方 ,则它的路径呈弧形。同理,天体穿行时空的平坦区域时继续沿直线前进,而那些穿越弯曲区域的天体将沿弯曲的轨迹前进。
现在再来看看黑洞对于其周围的时空区域的影响。设想在弹簧床面上放置一块质量非常大的石头代表密度极大的黑洞。自然,石头将大大地影响床面,不仅会使其表面弯曲下陷,还可能使床面发生断裂。类似的情形同样可以宇宙出现,若宇宙中存在黑洞,则该处的宇宙结构将被撕裂。这种时空结构的破裂叫做时空的奇异性或奇点。
现在我们来看看为什么任何东西都不能从黑洞逃逸出去。正如一个滚过弹簧床面的网球,会掉进大石头形成的深洞一样,一个经过黑洞的物体也会被其引力陷阱所捕获。而且,若要挽救运气不佳的物体需要无穷大的能量。
我们已经说过,没有任何能进入黑洞而再逃离它的东西。但科学家认为黑洞会缓慢地释放其能量。著名的英国物理学家霍金在1974年证明黑洞有一个不为零的温度,有一个比其周围环境要高一些的温度。依照物理学原理,一切比其周围温度高的物体都要释放出热量,同样黑洞也不例外。一个黑洞会持续几百万万亿年散发能量,黑洞释放能量称为:霍金辐射。黑洞散尽所有能量就会消失。
处于时间与空间之间的黑洞,使时间放慢脚步,使空间变得有弹性,同时吞进所有经过它的一切。1969年,美国物理学家约翰 阿提 惠勒将这种贪得无厌的空间命名为“黑洞”。
我们都知道因为黑洞不能反射光,所以看不见。在我们的脑海中黑洞可能是遥远而又漆黑的。但英国著名物理学家霍金认为黑洞并不如大多数人想象中那样黑。通过科学家的观测,黑洞周围存在辐射,而且很可能来自于黑洞,也就是说,黑洞可能并没有想象中那样黑。霍金指出黑洞的放射性物质来源是一种实粒子,这些粒子在太空中成对产生,不遵从通常的物理定律。而且这些粒子发生碰撞后,有的就会消失在茫茫太空中。一般说来,可能直到这些粒子消失时,我们都未曾有机会看到它们。
虫洞、黑洞、风洞……有什么区别?(科学 物理 时间空间)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到底什么才是风洞,自然风其实很容易理解,就是大自然的风,不是人造的那种风。风洞就是属于人造的风,但是风洞又和一般的电风扇之类的电器造出来的风是不一样的,我们先看一段百度百科对于风洞的解释。
风洞(wind tunnel)即风洞实验室,是以人工的方式产生并且控制气流,用来模拟飞行器或实体周围气体的流动情况,并可量度气流对实体的作用效果以及观察物理现象的一种管道状实验设备,它是进行空气动力实验最常用、最有效的工具之一。 ?百度百科 其实风洞是非常高级的人造风的仪器,主要是用作实验室测量数据等等,在理解风洞以后,我们就可以知道自然风和风洞的第一个区别。第一、风洞是人造的风,而自然风是大自然吹出来的风,来源不一样 比如说,风洞往往是在实验室里面人造的,一般来说可以调节风力以及风的大小,其实具有人造风的基本属性,可以根据人的意志来改变,但是自然风其实是不一样的,自然风一般来说无法预估,而且风力大小也随着各种情况的变化发生改变,具有不确定性。其次,自然风其实更多是因为太阳光照射地球表面导致的受热不均而产生的,人造风则是通过物体的运动挤压气流或者说人为的制造压差等等情况来形成的风,来源不一样。第二、风洞的风和自然风的温度不一样 其实大家都有这种感觉,夏天吹过来的风都是凉爽的,那是因为夏天的自然风往往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形成自然风,所以说一般是吹过来的凉风,但是风洞的风是不一样的,往往风洞的风不是根据温度变化而形成的,所以说吹过来的更多的是恒温的风,如果机器过热还会有一点点的热,比如我们使用得电吹风也是这个原理。第三、风洞的风有更好的操作性,而大自然的风没有 风洞的风其实有很长的历史,最早在1869年就建造了,随着现在科技的逐渐发达,风洞的风可以达到非常高的速度,甚至可以超越声速,自然界的风其实是远没有这样的速度的,而且风洞还可以模拟各种各样的情况,操作性是非常的强,这和大自然的风是有显著区别的。有区别.
黑洞可能是宇宙间最神秘有趣的事物拉.一颗恒星在其自身的核反应完之后如果质量还在太阳的3倍以上就会由于自身的万有引力而塌缩成一个无限小的点,叫做"奇点".这个点包含原来的所有质量,密度为无穷大!--注意质量不是无穷大哦,虽然很大,只是原来所有的质量.同时在以此点为中心周围的一定范围[注意是一定范围,不是无限远]的空间产生出一个无限强大的引力场,这个引力场为无限强大的有限空间范围就叫"黑洞".叫它黑洞是因为此范围引力为无穷大,因此任何给它吸引进去的物体[包括光在内]都不能再逃出,所以它就象一个真正的无底洞,又因为连光都不能逃出,所以是黑的,合起来就叫黑洞.综上所述,黑洞只是一个引力场为无限强大的有限空间区域,并且在黑洞中心有一个叫奇点的实物点.至此, 有趣的事情才开始.
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说,引力其实就是时空的弯曲.即某处的引力场越强大,该处的时空就弯曲得越厉害.在黑洞这种有着无限强大引力场的极端环境下,其自身的时空已经变得无限的弯曲,---就是其自身的时空被彻底破坏!黑洞内虽然还是时间和空间,但已经变得与外界的时间空间不同,它会产生出很多[甚至无数]种连接方式,它会与我们这个宇宙现在的某个超级遥远的地点连接,也可能与我们这个宇宙的过去或者未来的某个地点连接,还可以连接其他宇宙的某个地点!以上的情况可能同时都有!--一个黑洞可以通过无数条"虫洞"而与其他地点相连接.连接黑洞和其他地点之间的那条通道,就是物理学家所说的"虫洞",也就是我们大多数人所梦寐以求的"时间隧道"![说"虫洞"这个名字是因为,黑洞是宇宙中被破坏的时空部分,连那条通道也不是正常的时空,就象一个苹果某处被虫子咬坏的部分一样,所以叫它"虫洞"].特别指出,虫洞不在我们这个时空之内的,[这要用到黎曼几何才能解析,太深奥拉,不在此多说],所以它的长度位置绝不能以我们这个时空的标准来衡量.比如某个黑洞与我们宇宙的一个100亿光年的地方连接上了,那么该黑洞与这个地方以我们这个时空[或者说是宇宙]的标准来衡量,直线就是100亿光年,但如果经过这个黑洞进入虫洞之后到达这个地方,可能100公里都没有!!!因为虫洞不在我们这个时空之内,其长度位置绝不能以我们这个时空的标准来衡量!!![记住] 理论上,我们只要进入黑洞,再经过虫洞就可以很快到达某一极端遥远处[哪怕该处与黑洞相距几百亿光年甚至无限远!!!---两种情况对虫洞来说是等效的,等你学习黎曼几何就知道拉];或者回到过去,走向未来;或者到达另外一个宇宙;或者走向更高维的时空!!!但是,在黑洞中心有一个叫"奇点"的实物点阻止了任何想通过黑洞进入虫洞的物质,任何进入黑洞的物质都会受到无限大的引力被无情的吸引向黑洞中心,并且最终会被瞬间摧毁在黑洞中心的奇点上!!!奇点阻止了我们的美妙旅程!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后来物理学家又发现,宇宙中可能存在着一种叫"奇异物"的物质,只要把它放入黑洞,它被吸引撞到奇点后,会牺牲自己用自身全部质量产生所谓的"负能量"[自然界的一般物质都是正能量]和奇点对抗,贯穿奇点,从而把奇点撑出一条稳定[相对于下面的不稳定而言]的通道[通道宽度取决于奇异物的质量,奇异物质量越大通道越宽],这条通道就是虫洞.按照量子引力理论,即使没有奇异物贯穿,在某一极其短暂随机的时间段内,奇点也会自发消失,在黑洞内也会自发形成虫洞这一通道.但自然形成的虫洞很快又自发消失,奇点又复原,这些都非常的随机.不但如此,而且自然形成的虫洞宽度一般极其小,达到10-33厘米的级数;而且时间一般极其短暂,10-43秒的级数,很不稳定,几乎是形成立即消失!没有任何东西能在这么小的空间这么短的时间内通过它.有朝一日,我们用足够多的奇异物贯穿奇点,形成足够宽的稳定的虫洞后,就可以从虫洞这条通道继续去实现我们那奇妙无比的时空之旅拉!
以上的都是根据现代严格的高等物理学用通俗的语言写出来的,参考书本涉及 等等高等物理学著作,基本概括了物理学家在这方面的全部研究,不是科幻小说!也基本上可以回答大多数菜鸟在这方面的问题. 当然,我们也不能高兴得太早.因为奇异物只是理论上可能存在的东西,现实上不知道有没有,就算是有,到那里去找?不过无论怎样,总算在前路有了一线希望之光,鼓舞着广大的物理学家和我们这群时空旅行迷去开拓前进!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让我们都为早日实现那奇妙而伟大无比的时空旅行而学习物理,而努力奋斗吧!
本文由百度知道名字为[ying875]的作者于2007年 8 月7日所写 转载请尊重作者权利勿删此语.谢谢!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