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与数学或数学家有关的好电影?
**《心灵捕手》的男主角天赋极高,却行事偏激。
他在大学里做清洁工时,解答出了难度极高的数学题。教授寻访得知他因为斗殴已经被起诉。教授来到法庭,法官正在述说他的斑斑劣迹——抢劫、打架、装扮警察。教授把他从拘留所里保释出来,让他跟着自己研习数学的同时,找心理医生对他进行心理疏导。在和心理医生的交往过程中,一个被他揭了老底,另一个不堪他的羞辱,双双挂职而去。终于有一位导师打破他内心的枷锁,使他获得了心灵的自由。
我震撼于影片里的教授对待问题青年的方法:一方面让他做适合自己的工作,另一方面对他进行心理疏导。
美国人奥本海默在读书时,想把老师毒死。事情败露后,学校没有把他开除了事,也没有把他交给警察,而是送他去做心理治疗。奥本海默后来作为制造原子弹的总负责人,改变了历史的进程,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
我们是怎么对待行为偏差生的呢?一些所谓的择差学校专门收录叛逆、早恋、网瘾、逃学等不良行为的学生,采用封闭式管理,对学生施以高压手段,轻者责骂,重者殴打。文化知识的传授和心理问题的疏导,似乎都不重要。
这样的管教,要么激起学生的激烈反抗,要么被驯服。在前一种情况下,学生很容易遭到心灵和肉体的双重折磨。被驯服的学生,重新回到失压的环境里,很可能会旧态故萌。为什么?在高压的环境里,他的内心产生了与之相适应的保护机制。一旦脱离高压的环境,很容易会走回老路。如果真的被驯服了,他的情感也萎缩了,最终整个人都会失去活力。
与其通过压制让行为偏差者驯服,造成问题的复杂化,不如从反面着手,给学生空间,让他自由。
A·S·尼尔先生在《夏山学校》里提到了这样一个观点:“父母不能了解学校的书本是多么不重要。小孩和大人一样,只能学会他们喜欢的东西。所有的奖品、分数和考试都会妨碍正常性格的发展,只有书呆子才会认为从书本上学习也算教育。书本是学校中最不重要的一部分,学生需要的只是读、写、算,其余的是工具、泥巴、运动、戏剧、图画和自由。对大多数青少年而言,学校课程不过是在浪费时间、精力和耐心,它剥夺了孩子们最重要的玩耍的权利,造就的不过是一批小老头而已。”
也许那些叛逆、厌学、有网瘾的孩子,就像尼尔说的,他们最需要的不是书本,而是工具、泥巴、运动、戏剧,图画和自由。
假如择差教育的践行者从这方面着手,说不定会使中国的教育走出一个不一样的未来。
适合少儿学习算数与数学的动画片有:《数字积木》、《数字虫》、《怪物数学小分队》、《呜咪123》、《数学城小兄妹》等。数字积木:BBC出品,用不同数量和颜色的积木块,代表不同的数字,通过说唱和各种有趣的游戏和冒险活动,来渗透数字和基本加减法概念,趣味性十足。
《数字积木》
app:bilibili,pptv
时长:每集5分钟,适合2岁+
BBC出品,用不同数量和颜色的积木块,代表不同的数字,通过说唱和各种有趣的游戏和冒险活动,来渗透数字和基本加减法概念,趣味性十足。
《数字虫》app:优酷
时长:每集5分钟,适合2岁+
同样由BBC出品,适合刚认数的小朋友。主角是可爱的小松鼠,通过儿歌、游戏等形式带领孩子们认识1-10这几个数字,并了解数字在现实世界的应用。
《怪物数学小分队》app:优酷
时长:每集12分钟,适合3+
加拿大的数学启蒙动画片,三只小怪兽组成的数学小分队,在生活中学习和应用数学知识,帮助其他怪兽解决问题。每集讲一个数学启蒙故事,涉及主题非常广泛,如颜色、形状、排列顺序、数字加减等。
《呜咪123》app:腾讯
时长:每集23分钟,适合3岁+
美国尼克公司制作的音乐幻想儿童动画系列,兄妹Milli和Geo,与机器人Bot组成了小分队,小朋友可以跟随小分队用“超级数学力量”解决各种难题。
《数学城小兄妹》适合年龄:3-6岁
增强学龄前儿童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将图案、数字和形状的知识融入动画,帮助幼儿用数学方法解决日常生活问题。色彩感极强,适应学龄前儿童心理。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