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汕头跟潮汕有什么区别

一语惊醒梦中人1年前 (2023-12-19)阅读数 7#综合百科
文章标签潮汕潮剧

汕头和潮汕的性质不同、范围不同、特点不同。

1、性质不同:汕头是一个地级市,潮汕是一个地区的统称。

2、范围不同:汕头位于韩江三角洲南端,北接潮州,西邻揭阳,南濒南海,与台湾隔海相望,境内韩江、榕江、练江三江入海,是中国大陆唯一拥有内海湾的城市,汕头市属于潮汕地区,潮汕北靠莲花山脉,南濒南海,西至海丰县,东至饶平县,与台湾对望,包括汕头(经济特区)、潮州、揭阳、汕尾四市。

3、特点不同:汕头是中国东南沿海重要港口城市、海上丝绸之路重要门户、广东省域副中心城市、中国沿海开放港口城市。潮汕是著名的旅游胜地,名茶之乡,美食之乡,柑桔皇后之乡、蕉柑之乡、青梅之乡、青榄之乡、竹笋之乡、荔枝之乡、潮州菜之乡,潮菜是粤菜主干与代表。

给你印象深刻的潮剧有哪些?请谈谈你对潮剧的认识或感受?

在广东潮汕地区,一直以来,每个人的一生,都要举行一个成人仪式----出花园。意思是说:你从今天起来,就从花园出来了,你已经不再是小孩子了。 潮汕地区一种特有的成人礼俗。有15岁男女孩子的家庭,要在旧历七月初七乞巧节和七月十五中元节或另择日为孩子备办三牲果品拜别公婆神(俗称公婆母),表示孩子已经长大,可以走出园,不再是终日在花园里玩闹的孩童了。其仪式是将三牲果晶合凑成四件或八件或十二件,陈置在俗称“胶掠”(晾晒用的竹箕)上,请出公婆神的神炉,由出花园的孩子跪拜,拜毕,以后就不再拜了。出花园的孩子要穿红皮屐、吃公鸡头,所有食品都要吃一点。穿红皮屐和吃公鸡头的习俗,传说来源于明嘉靖年间潮州状元林大钦。传说林大钦少时读书,买不起红鞋,便穿红皮屐。一天,他放学回家,见有老者抱着一只公鸡蹲在地上,旁边还有一对红联纸,一张没有字,一张写着“雄鸡头上髻。”者要求路过者应对,对得上可得这只公鸡,对不上者仅赔他一页对联纸。林大钦站了一阵,对曰:“牝羊颔下须。”对得好,老者将公鸡送他。回到家里,他父亲将公鸡宰了,烫熟后砍了个鸡头奖励大钦,以示独占鳌头之意。后来,大钦果然得中状元,名扬天下。潮人以为这是个好兆头,在孩子入学时就给买双红皮屐,给他抱大公鸡,孩子出花园时就给吃鸡头。 出花园习俗,潮汕各地也略有不同。有些地方只给男孩子出花园,没女孩子的份;有些地方要先求神问卜,获知没有“忌讳”“冲撞”,才能举行仪式。潮安县要用12样鲜花泡水给出花园者沐浴;要换新衣,穿红皮屐,围新肚兜(肚兜里藏桂圆和“顺治”钱);当日要躲在房子里。除拜公婆神,还要拜花公花妈。男出花园者,祭品中要有一只公鸡,女者用母鸡,要请亲族吃酒菜。澄海县风俗与潮安县大体相同。饶平县用榕树枝、竹枝、石榴花、桃树枝、状元竹、青草各一对合12样泡水给出花园者沐浴。该县黄冈镇十五岁男女,凡经算命先生卜卦而不给出花园者,仅举行简单仪式,给孩子穿新衣,另买一只猪肚子煮熟让孩子躲在门后吃,俗称“换肠肚”,然后拜别公婆神,将香炉丢弃。揭西、普宁、惠来的出花园者,当天要吃炒猪肠猪肚,并邀请小朋友于地下围着“胶掠(竹箕)”同时进食,祝贺出花园者“换上成人肠肚”,与童年告别。揭西县出花园者之家要给亲友赠送酵)踝、鸡鸭,亲友回敬布匹。揭西县客家没有出花园风俗,但一些靠近“福老”地区的乡村受影响,也有此俗。当地客家的成人礼在21岁时举行,称过21岁生日,不叫加冠礼也不叫出花园。海陆丰地区也有出花园风俗。公平镇出花园者的年龄定在16岁。中国古代汉族男子15岁“束发”“成童”,即少年成年加冠礼在20岁,女子成年“及笄礼”在15岁;各少数民族男女成年礼的年龄各有不同,一般在18~20岁之间。潮汕有句俗语:“十五成丁,十六成人。”给15岁者举行成人礼,说明将成人岁数提前。潮汕地区过去的成人加冠礼,府县志多无记载,惟清嘉庆《澄海县志》有载,谓时在男子结婚之前,家人为其预备冠巾,冠巾由族长授予。举行仪式时,由赞礼的人致祝词,然后加冠。此俗仅在士大夫家庭中偶有举行,平民无此俗。女子则在将嫁时,用笄把头发簪上成髻,就是及笄,不论贵贱都这样做。上述记载可以说明,加冠礼不同于出花园,潮汕的成年礼已为出花园所代替。当代中国著名民俗学家钟敬文先生于1983年在广东省民俗学会成立大会上讲话时,提到潮汕的出花园是一种特殊的成人礼。

说起潮剧,不得不先说经典潮剧:《金花牧羊》、《井边会》、《辞郎洲》、《苏六娘》、《陈三五娘》、《杨令婆辩本》、《刘明珠》、《薛仁贵回窑》、《四郎探母》、《柴房会》、《扫窗会》、《闹钗》、《张春郎削发》、《告亲夫》、 《回书》等等,这些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相信喜欢潮剧的友友们,特别是上了年纪的叔叔阿姨们,或多或少都看过,而看了这些潮剧也让我们认识了洪妙、姚璇秋、范泽华、许云波、郑健英、陈学希、张长城、黄盛典、方展荣等潮剧表演艺术家。

潮剧又名潮调、潮州戏、潮音戏等,是广东省潮汕地区地方传统戏剧,是用潮汕方言演唱的一个古老的传统地方戏曲剧种,以动听的唱腔,配上优美的弦诗乐曲和独特的表演形式,融合成极富地方特色的戏曲,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主要流行于广东东部潮汕地区、福建南部以及香港、台湾、东南亚等讲潮汕方言的华人聚居地区,享誉海内外。

在五六十年代,潮剧界表演艺术和剧作能人比较多,老的表演艺术家和新文艺工作者济济一堂, 社会 上的文人、学者密切关注着潮剧,当时对传统的整理传承达到了一个高峰。

现在在广东潮汕地区、福建漳州、诏安等地都有属地潮剧团,这些潮剧团都会受邀到各地演出。特别是一些乡村逢年过节举办民俗活动或祭拜庆典都会邀请一些潮剧团到当地演出。潮剧团基本保留了潮剧细腻典雅的特色和独有的表演程式。

汕头跟潮汕有什么区别

近些年来,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娱活动变很丰富多彩,加上唱K等 娱乐 场所的增加及全民K歌、抖音等app的推广盛行,使潮剧的传唱欣赏有了更多方式和平台,潮剧爱好者、潮剧迷增加不少,酒剧的传承又达到一个高峰!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