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刀槽放血是假的?它真实的作用到底是啥

小肉包1年前 (2023-12-19)阅读数 7#综合百科
文章标签开槽刀剑

刀槽放血是假的?它真实的作用到底是啥

刀槽放血是假的?它真实的作用到底是啥

平时对冷兵器感兴趣的朋友们,肯定会发现,不少刀剑都是开槽的,不少人认为,开槽是为了放血,让敌人嘎嘣得更快,但事实真是如此吗?

刀剑开槽是在剑脊或者是刀面上,弄出一条凹槽,很多人称它为血槽,最早之所以给刀剑开槽,是因为开槽就可以减轻刀剑的重量。

同时,当刀剑身上多了个血槽,从剖面图上看,是一个工字型结构,这类似于铁轨的原理,可以增加刀身的强度,等于在减轻重量的同时,刀身的强度并没有降低。

其次开槽的刀剑,相应的剑鞘或刀鞘,也会有突出的地方与凹槽相契合,这样每次拔出收回的时候,可以降低刀身或剑身与刀鞘或剑鞘内的摩擦。在行动时,也会避免因为不贴合而造成的刀剑受损,所以开槽还可以保持刀剑的锋利。

首先开槽的刀剑会增加与风的接触面,当你挥舞刀剑时,会比没有开槽的刀剑发出的声音更大,一般在表演舞剑的时候,首选应当是有血槽的剑。

其次开了血槽可以让刀剑保存时间更久,用来收藏的刀剑,开过槽的会让花纹钢酸进入凹槽内,从而花纹更好看,很多刀剑收藏者,就偏爱开过槽的刀剑。

流传很广的放血功能,则是没有什么依据的,最早只是因为**里为了彰显人物角色凶横,而现实中刀剑都没有“血槽放血”这一功能。只要刺中都能快速拔出,所以说血槽虽说可以让空气进去体内,从而破坏真空状态,但实际上这并不是主要目的。

当然这里肯定很多读者会拿大名鼎鼎的三菱军刺来反驳我,但是三菱军刺真是如大家所想的那样吗?

网上流传着一种说法,将三棱军刺的起源扯到了中国古代冷兵器锻造技术上,说这款军刺是沿袭古制、一脉相承的产物。其实不然,三棱军刺跟56冲、56半一样,是跟着苏联的设计图纸一票打包过来中国的。

那个时候锻钢技术不发达,做成扁刀状的话强度不够容易断,所以采用尖锥形。又挖开了三道血槽,省下几成材料,变成三棱。

所以三菱军刺从一开始,开槽就不是为了放血减压,而是为了省材料,对加强整体结构也起到一种加强筋的作用,另外就是调节重心,毕竟枪头叠着一根长刺刀还是挺沉的。

冷兵器对人体造成杀伤的途径有二,一是贯穿是靠贯穿、二是切割。扁状刀具在捅入人体后,还可以通过切割进一步扩大伤口面积。而三棱军刺的前端之所以被设计成钝器,是为了增加撕裂伤害,代价是拼刺时刺入敌人体内更加费劲。

另外多提一句,关于三棱军刺最广为流传的谣言是刀身含砷,一但开刃就会有附毒伤害。

实际上,在战场上,这点微量的有毒物质对人体的伤害还不如各种细菌造成的伤口感染来得多。敌人只要被刺入体内八厘米,基本上就很难生还。

至于被联合国禁用,想都不用想,肯定是假的,联合国从来没有禁用过任何一款冷兵器。我们之所以淘汰三菱军刺,更多的是因为现代武器讲究多功能和实用性。

参照如今的95式刺刀,装到枪口上可以挑、刺、劈、砍,拆下来可以当斧子、当锯子用,刀身圆孔卡上刀鞘还可以拿来当剪刀,可凿可撬。

而三棱军刺作为特殊时代下的特殊产物,除了拼刺以外还能干嘛呢?拆卸下来的刀柄太小握也握不住,更别说做其他的事情了,如今,现代的冷兵器和古代的冷兵器早已不是一个概念了。

空弹和实弹有什么区别?为什么空弹打不死人?

战术小队的武器更真实。操作和枪感,这两个能重点突出真实感的方面,更是非常强调贴近现实。除了狙击枪会有瞄具外,绝大多数枪械如步枪机枪等,都没有瞄具没有虚拟准星。枪支后坐力巨大,开枪抖动明显。子弹遵从物理定律呈抛物线,出膛后下坠迅速。瞄准困难、连射困难、弹道难预测,这种真实体验,让游戏的操作变得十分硬核,有一定的上手门槛。

空弹是指空包弹,在近距离也有杀伤力。它与实弹有以下几点区别。

一、两者的用途不同

1、空包弹通常用于训练和演习。

2、实弹是可以拥有实际杀伤力的武器。

二、两者的弹药装填量是不同的

1、空包弹是指只有弹壳、少量装药、以及底火的子弹,通常用于训练和演习。

2、实弹的弹药装填量是大于空包弹的装药量,具有杀死力。

三、两者的种类有所不同

1、空包弹有两种,比如:收口式空包弹(无弹头)和全形空包弹(有弹头)。

2、实弹是指装有弹药的,它可以指广泛的具有杀伤力的武器。

百度百科-空包弹

百度百科-实弹

环球网-韩军方:出逃士兵携带10发子弹均为空包弹 非实弹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