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藏传佛教的念珠跟汉传佛教的念珠有什么区别?
佛珠对修持佛法的人主要有“加持”作用,佩戴它不仅能时常提起“忆佛、思佛、念佛”的念头,而且佛珠还是“佛理、佛义”的载体,所以无论是藏传佛教,还是汉传佛教,都很重视佛珠,从这一总体上来说,佛珠并无不同,只是由于藏传和汉传修持的法门不同,所以还是有一定区别,藏传佛教的佛珠在“身、口、意”三密的加持上比较强。
因修法法门的不同,用于修法时持用的佛珠材质也不同,这一点藏传佛教更加重视,如藏传密宗的四大法,息灾法以白色珠为主;事业法以**珠为主;爱敬法以红色珠为主;降伏法以蓝色、黑色珠为主。
而汉传佛教则主要在显明的“佛理、佛义”上加持,显、密在佛珠的形态上也有所不同,但实际意义并无差别,都是用来念佛持咒的计数之用。
藏地的佛珠的确跟汉地的佛珠一样,都是修行的法器,也都可以承载几十万遍佛号,密咒加持的愿力,但在一些细节上还确实存在一些不同,尤其是在藏地民间,首先佛珠的形状,汉地大多以圆珠为主,藏地圆珠,扁珠,算盘珠,切片等等形式各异。
再说颗数,汉地的佛珠一般都是足数的108粒,藏地行者很多是110粒,而民间很多是100-108粒不等,因为在藏地念心咒跟汉地念佛号一样,要十万几十万的念,所以一圈下来记为100(只要过100就被视为足数),然后有计数器来记载更多的遍数。
隔珠,汉地好多佛珠只有3粒(每27颗加一粒)或者没有隔珠,但是藏地可以有3、9、11等多粒隔珠,而且颜色以鲜艳的颜色为主,比如红珊瑚 玛瑙,绿松石等。
最后说说材质,汉地多用星月菩提,或者木类的佛珠,也有用宝石类的,藏地中菩提类最多的是凤眼,宝石类是珊瑚,蜜蜡等,民间最多的是老椰壳和老紫檀,而藏地独有的是骨质角质的佛珠,甚至有人骨念珠。其次穿佛珠的线藏地可以用皮绳,也可以根据修法不同而采用不同颜色的线绳。
念珠又称念珠、数珠,主要是指一些宗教在祈祷、歌颂、念经、念咒或灵修时所用的物品,那么你对念珠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我整理关于念珠知识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念珠的历史
道教
道教用念珠的记载最早出自《正统道藏》洞玄部谱箓类-太极葛仙公传-- 《上清集》云:葛孝先初炼丹时,常以念珠持於手中,每日坐丹炉边常念玉帝全号一万遍。
白玉蟾祖师《道学自勉文》也有记载。葛祖用念珠的文字。
《道法会元》卷一七七也有记载:?凡出神,先当炼气习定,既气住为神。平坐面旺方,以手胗系鞋文脉,四动为一息。擎念珠,每一息掐一珠,各量人平常出入,渐渐加之,不要大段费力,恐不便。
葛祖生於汉延熹七年甲辰四月八日。东汉三国东吴孙权时代的人物。
葛祖创立了道教杀鬼驱逐鬼魂转变为超度鬼魂,建立灵宝炼度等普度众生的慈悲法门,后世正一全真都以葛祖的灵宝法门来超度鬼魂。
故此用念珠念天尊圣号的法门是由葛祖提倡的,后世没有把他发扬光大,而后世只知佛教有这个法门,用念珠念天尊圣号,当以念天尊法来行持算是归本溯源了。
佛教
念珠的梵文原语有四种, 译成中文意思是: 数珠, 珠鬘, 念诵鬘, 珠之贯 线, 印度人自古都有以璎珞鬘条缠身之风俗, 亦是後来演变成念珠的使用。
不过佛教最初是没有使用念珠, 最早有记载约是二世纪, 而中国则在隋唐时代(公元六百年左右)开始有记载使用念珠及在 雕刻 佛像时亦有刻上念珠。念珠不是佛教所创, 在佛陀时代所制的律仪亦无念珠的记戴, 亦不包括在「比丘十八物」中。
而佛经记戴念珠多出於後期的经典, 而律部经典却不见有记戴, 所以依律典的南传佛教徒亦较少有持珠, 但在密教中念珠却是极受重视。
传入中国的经典有提及念珠的包括: 「木[木患]子经」,「校量数珠功德经」, 「金刚顶 瑜伽 念珠经」等, 主要内容是讲述持珠念三宝之功德, 总括来说念珠可以令佛弟子自省, 高僧大德配戴挂珠时亦可增加威仪。但此记录最早不过隋唐时期,与南传佛教的律是有一定的冲突性和不同的。
念珠的含义
念珠:又名数珠、诵珠、咒珠、佛珠。佛教徒为欲除去烦恼,安定心念,或称颂西方阿弥陀佛,而用念珠 诵 念佛号。念珠以一〇八颗为基本,另有五十四颗、二十七颗、十四颗(均减半)、也有四十二颗、二十一颗的,更有一〇八〇颗为最上品的。
缘起:一拿起念珠就告诫自己所发的念要纯洁,不该想的绝对不去想;不该做的也绝对不做。这样就能使心都贯彻在善念中,善久了就能明心就能开智慧。就像有人读经,刚开始读经文一句也不懂,读久了自然而然地心开意解,就懂得其间的道理。是以有之:持珠?善念。
善念佛珠:念珠材质主要包括:菩提子、佛教名木、佛家七宝、五色佩珠及其他诸如如意珠宝、土石等。其用原始本真的原木、菩提子为主料,精雕细琢,并结合佛教七宝等珍贵材料,搭以现代审美设计而成。生活各异,禅理不同,念珠亦是多样。
珠数的多少,据说都含有意义在内。一〇八颗表示除去一〇八个烦恼。一〇八〇颗表示金刚界的一〇八尊。五十四颗表示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以及四善根因地的五十四位。四十二颗表示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 妙觉的四十二位。二十七颗表示 十八学人与九无学。十四颗表示观音的 十四无畏。二十一颗表示十地十波罗以及佛果的二十一位。念珠的材料有金制、银制、赤铜制、水晶制、珊瑚制?玻璃制、木制、木木患子等。
一、名字的含义,念珠,从字面上看,是佛教用品中的珠子。具体地说是佛教徒在念佛时为了摄心一念而拔动计数的工具。当然,非佛教徒中,也广为佩戴。大多数人选择佩戴念珠手链。念珠名字的另外一个含义是:弗诛,就是不要诛杀生命的意思。不论在家出家,佛教中的第一大戒是不杀戒。我们每个人都不愿失去生命,推己及人,每一个有生命的有情也都是如此。所谓上天有好生之德。佛教更是着重这一点,并强调戒杀护生的人必定有健康长寿的结果。念珠戴在身上或者拿在手中,也是时时在提醒自己爱惜物命。
二、形状的含义,念珠一般是圆球形的,表示圆满,也就是完美无缺的意思。我们常常抱怨人生的很多缺憾,人的很多缺陷,但我们总是没有发现一个重要的问题,也就是佛教千言万语、苦口婆心要说明的一个问题:每个人都有圆满无碍的智慧和功德,只因为自己无谓的烦恼,而将这些本有的圆满智慧覆盖了,不能显现出来。只要能化解这些无谓的烦恼,就可以与佛一样,三身、四智、五眼、六通,随意运用。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