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上贝母和下贝母
在中药界,一共有三种贝母,分别是川贝母、浙贝母和土贝母。这三种贝母虽然只相差一个字,但是其实千差万别。首先,植物科属来源不同,川贝母、浙贝母属于百合科但也不属于同一种植物,四川松潘产区的道地药材称川贝母,浙江象山产区的道地药材名浙贝母。而土贝母属于葫芦科植物;其次,入药部位不同,川贝母、浙贝母入药部位是鳞茎,而土贝母是块茎。最主要的区别为三者在四气五味、功效主治上各有优势。川贝母,气微,味甘、苦,微寒,归肺、心经。苦可泄火,甘可补虚,其性微寒可清邪热,具清肺、润肺、化痰止咳、散结之功。用于肺虚久咳、干咳少痰、阴虚劳嗽、吐痰咯血、肺痈等症,有散心胸郁气之能。浙贝母\ 因原产浙江象山,故又称象贝母,其外形较川贝大,亦称大贝母。气微,味苦,性寒,归肺、心经,可清肺化痰、下气宣肺,开郁散结。土贝母性味苦,微寒。归肺、脾经。解毒,散结,消肿。善治乳痈,瘰疬,乳腺炎,颈淋巴结结核,慢性淋巴结炎,肥厚性鼻炎及蛇虫毒。张冰教授擅将土贝母用于治疗乳腺炎患者,不仅可以内服,还能外用,是一味很好的可以内外同治的药物。
如何鉴别贝母种类呢?您也想知道问题的答案吧!川贝母,是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乌花贝母、卷叶贝母、罗氏贝母、甘肃贝母、棱砂贝母等贝母的地下鳞茎。因主产于四川而得名,但在西藏、甘肃、新疆、华北、东北均有出产。川贝母性微寒而味甘苦,入心肺经,功能润肺、止咳、化痰,临床常与沙参、麦冬、天冬、桑叶、菊花等配伍用于热痰、燥痰、肺虚劳嗽、久嗽、痰少咽燥、痰中带血以及心胸郁结、肺痿、肺痈等病症的治疗。但属寒痰、湿痰者则应禁用。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川贝母含有川贝母碱等多种生物碱,川贝母碱有降低血压,兴奋子宫等多种药理作用。 川贝学名川贝母,因主产四川所以得“川贝”之名。一般不单独使用,比如与冰糖、梨同炖,能润肺止咳。 贝母的种类很多,仅川贝母分为松贝、青贝、炉贝,其价格会因产地、大小、形状的不同而悬殊极大,其中又以产自四川松藩县的松贝质量最好。这种松贝颜色雪白,外观圆净,民间将其形容为“怀中抱月,菩萨打坐”,意思是一颗颗松贝可站立在桌面上,白色的外衣中间镶着月牙,像是菩萨坐在中间,一颗颗又像珍珠一样,又称为珍珠贝。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