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你知道两千多年前的“评书”和“相声”是什么样儿的吗?

桃子1年前 (2023-12-19)阅读数 7#综合百科
文章标签相声评书

评书和相声作为江湖八门之一,真正追求发源的话确实不容易捋清楚。相声目前公认近代祖师爷是张三禄和朱绍文,上古祖师爷是西汉东方朔。而评书门更厉害一些,他们把评书祖师爷定在了周庄王身上。

其实这两个曲艺行业的起源一直是一个研究课题,目前来看能上溯最远的地方只能是东周时期,那时候在王宫里有两个职位,一个叫瞽蒙,另一个叫俳优,他们从工作性质上和形式上看就相当于那个时代的“评书”和“相声”。

你知道两千多年前的“评书”和“相声”是什么样儿的吗?

瞽蒙(音同古蒙),本义是盲人,由于瞽蒙的工作主要由盲人完成,所以就用瞽蒙代表他们的工作。瞽蒙本来是分开的工作,瞽负责向君王献曲,蒙负责献诵,后来瞽蒙合并成一个,负责的主要工作也变成了史官。

古代的历史是分成两种记录方法的,主要的是由瞽蒙用语言传诵,起辅助作用的就是太史用文字记录。所以当君王想学习历史的时候首选的必定是瞽蒙,为什么?看书哪有听书有意思啊!

瞽蒙在讲述历史和故事的时候有时会加上一些有意思的包袱和有讽刺意味的寓言等内容,这样能起到讽谏的作用,久而久之这种工作就成了“说书”。《墨子》中有云:能谈辩者谈辩,能说书者说书。这大概就是说书一词最早的起源。

瞽蒙在历史上没有留下多少知名人物,但有一个疑似瞽蒙的名人,左丘明,就是给《春秋》做注的《左传》作者。他就是一位盲人,左丘明的父亲职位是负责记录的太史。而东周时的历史书是分开写的,关于记事的叫《春秋》,专门记录语言的是《尚书》。综合来看,左丘明或许至少从事过瞽蒙这份工作。

相对于瞽蒙比较“高大上”的工作,俳优的工作地位就稍微低一些,他们就是负责为君王搞笑放松气氛的,其中有些人还是侏儒,比如秦始皇身边的优旃就是侏儒。

瞽蒙的工作中讽谏是本职,而在俳优的工作中讽谏只是偶尔为之,司马迁说他们是“善为笑言,然合于大道”,也就是说他们搞笑的语言也是包含讽刺和劝谏的。

俳优的工作有一个先天优势,那就是他们的话可以不被追究,不管他们怎么搞笑都仅限于搞笑范围,不会因言获罪。比如秦始皇那个优旃屡次讽谏秦始皇和秦二世都获得成功也没获罪,他一直活到了刘邦登基以后。

也许是因为俳优说笑话多,他们的事迹就比瞽蒙记录的多一些,在俳优界比较有名的有两位,一个是楚国的优孟,一个是秦国的优旃。

优孟的事迹主要有两个。第一个是关于马的,楚庄王有一匹特别喜欢的马,每天好吃好喝的结果把马给喂的太胖了最后挂了。楚庄王非常伤心,决定用士大夫的葬礼规格厚葬这匹马,而且下令谁也不准劝谏,阻止者给马陪葬。

优孟这时就嚎啕大哭而来,他告诉楚庄王,马死了让他伤心欲绝,后来听说楚庄王只以士大夫葬礼规格埋葬马他就更伤心了,他觉得马太委屈了。

楚庄王问他该怎么办?优孟建议应该以君王下葬的规格埋葬马,给它用美玉当棺材,上等木材做棺椁,派几千个士兵给它挖陵墓,让齐国和赵国的使臣负责开路,韩国和魏国的使臣负责殿后。完事给它立一个宗祠,分别宰一千头猪牛羊祭奠它。总之就是你死了什么样,马就什么样。这样的事情传到诸侯国那里多有面子啊。

楚庄王一听就知道自己过分了,他问优孟应该怎么葬马?

优孟回答:“应该挖个土灶给它当棺椁,用大铜锅给它当棺材,用姜和大枣当陪葬品,用稻草做祭品烧掉,用火光来做祭奠,最后把它埋葬在我们的肠胃里。”

楚庄王一听,得,你说的算,把死马弄食堂去吧。

熟悉相声的读者一看就明白,优孟这一套说词其实跟相声里的《夸住宅》等以夸张为包袱的段子如出一辙。

优孟另一个比较知名的段子则是一场“化妆对口相声”,楚国宰相孙叔敖死了,他廉洁家贫,优孟决定帮他的家人一把。他找来孙叔敖的衣服模仿他,又找来一个人给他当“捧哏”。两个人就表演了一段“相声”,大体意思是妻子埋怨孙叔敖以后别做楚国宰相了,也不赚钱白白辛苦。优孟就借机唱了一首类似“清官难做”的小曲。楚庄王一听立刻明白了,马上给孙叔敖家人封了四百户。这一场表演堪称最早的化妆相声了。

优旃在秦国为秦始皇和秦二世服务了很久,他也有一些轶事传下来。

有一次秦王宫大宴,外面下雨了,卫士们都在雨里淋着。优旃假装显摆给卫士听:“瞧你们这些大个子有啥用,还不是在外面站着淋雨。你看我,我虽然是个侏儒,可我在大堂里呆着不会淋雨啊。”秦始皇听到了马上下令以后卫士分班站岗。这段就是相声包袱里的反话啊?

还有一次秦始皇想把猎场扩大,东面到函谷关,西面到陈仓。优旃一听立刻表示同意:“那以后我们可以多养一些麋鹿在这里面,以后东面有敌人打过来,那些麋鹿就能踢死他们。”秦始皇一听:“算你有种!”

另有一次秦二世打算将咸阳城城墙都涂上漆。优旃又同意了:“其实我早就想这么干了,你怎么才想到。你看,给城墙涂上漆,漂亮不说万一有敌人来进犯,他们根本爬不上来。可就一个……”秦二世:啥啊?优旃忧愁道:“找不到比整个咸阳城更大的房子用来阴干这些漆啊。”秦二世:“算我没说行吗?”

综上,瞽蒙和俳优也许并不是评书和相声的直接开创者,但他们利用讽谏这种形式开启了这两门艺术的传承,之后两千多年这两种工作形式逐渐走向民间,经过不断的改变和调整,最终在最近一二百年发展成为我们喜闻乐见的评书和相声两门曲艺形式。

中国是一个具有各种艺术的国家,民间艺术以及戏曲艺术,各种形式的艺术,因为我们的祖国不断的繁荣进步,更多的人开始追求艺术上的发展,当初俨然是拿来消遣的艺术,现在已经成为了国粹,已经成为了我们需要普及和知晓的文化。

在这些戏曲艺术中,有些文化被很好的留存下来,但是有一些却被遗忘在历史中,已经在历史的长河中找不到踪迹,这完全是因为没有一个人将它传承下来。艺术最主要的就是有人在一代一代的传承者,它才不会在发展中消失。

而我们对于这些艺术文化,最能记住的,恐怕就是郭德纲的相声,因为郭德纲这个相声才会发扬的如此宏大,这就是艺术需要人传承的重要性。评书当时和相声也是不分仲伯的,但是在评书中,难以有一人可以将评书这门艺术发展弘扬,这是缺少传承的原因。在一门艺术发展中,难免需要招生,需要培养徒弟,郭德纲就是在培养徒弟,现在看来,郭德纲的徒弟发展的都不错,张云雷是新一代火的相声演员。

因为有人在不断的发展着这个相声,推着这个相声前进,广收学相声的徒弟,所以相声才能不断的被人所知道。有人在发展相声,并且凭借着相声火起来,有了声名,这不仅是在给他自己谋一条求生之路,还是为相声的发展助力。而评书,却没有人去发展这个行业,假如评书和相声一样,有一个名望很高的老师,培养着一群学生,评书也一样火。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