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易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本源,这种说法有什么依据吗?
中华上下五千年,其中有三千年的历史是在这本书的思想下主导的。我们来看看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有三个:第一是历史渊博,精深。第二是文化中有精华也有糟粕。有很多看起来还不错,但是实际运用起来并不简单。第三是在这本书的基础上,中国的文化将知和行合为一天把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高度的统一。
中国先前的智慧可以在易经中得以体现,它也是中国哲学的起源。从古到今,都是被称为诸经之首,经典中的头,哲学中的第一,科学中的先驱。有句俗话就说,不读易经者不能做太医;不读易经者不能为将相说。可以看出易经的作用可以从人到国家,也就是所谓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在外国,世界的两大奇书就是易经和圣经,享有“宇宙代数学”的美称。国际上有成立一个易经组织,其中组织主席成中英先生说过:易经不仅仅是中国的,也是东方的,更加是世界的,不单单是古代的,也是现代的,更是未来的。由此可见,易经是预测未来的,也是在决策上能起到很大作用的一本书。
易经不单单只是哲学那么简单,它更加是对很多领域有指导的方法论。《周易》的类比思维对华夏民族的思维做了一个定势。它的义理精华也成就了中国哲学的智慧。中华民族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也是在周易的道德诉求中孕育的。它绝对是华夏民族最值得自豪的文化瑰宝。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