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襟是什么意思
连襟本意是指两个人彼此知心,“襟”指胸怀,最早出自杜甫的《送李十五丈别》,后来便特指姐妹双方的丈夫之间的称呼。
因为“妻子如衣服”,娶了姐妹就像是将同一块布料裁成两件衣服,“襟”也表示衣服胸前的部分。
连襟一词最早源于杜甫,当时他已经是晚年,居住在川东,认识了一位李氏老头,两人十分合得来,不仅一起喝酒,还会写信往来。
后来还发现俩人是远方亲戚,直到杜甫要离开的时候,便写下了《送李十五丈别》的诗,才提到了连襟,表达两人亲密的关系。
扩展资料
连襟,又被称为连桥,在民间方言中也被称为“一担挑”,“挑担”,“担子”等,都是指姐妹丈夫之间的关系,和妯娌是相对应的,因为妯娌是指兄弟妻子之间的关系。
比如你的老婆有个妹妹,你就是妹夫的连襟。你的丈夫有个弟弟,那你就是弟妹的妯娌。
因此,我们既可以理解为几个男人被一条绳子拴在一起,也可以理解为绳子上拴着几个男人及其各自的妻子。
“连襟”既克服了“一担挑”,以父辈拐弯摸角地说女婿之事的“隔”,又不像“一条绳”用绳拴人那样过于“庸俗”,从而产生雅俗共赏之效果。
该词还将老丈人与女婿的关系表现得恰到好处,既形象贴切,又含蓄蕴藉。
连襟是姐姐的丈夫和妹妹的丈夫之间的亲戚关系。
“连襟”据说最早是出现在杜甫笔下。他晚年寓居川东,结识了当地一位李姓老头,序论起来,两家还是转弯抹角的亲戚。两人很合得来,三天两头书信往来或一起聊天喝酒。
后来杜甫要出峡东下湖湘,写了首《送李十五丈别》的诗,回忆叙述结交经过,形容彼此关系密切,还没有后来所称的姐妹们丈夫之间的那种关系。
扩展资料
“连襟”据说最早是出现在杜甫笔下。他晚年寓居川东,结识了当地一位李姓老头,序论起来,两家还是转弯抹角的亲戚。两人很合得来,三天两头书信往来或一起聊天喝酒。
后来杜甫要出峡东下湖湘,写了首《送李十五丈别》的诗,回忆叙述结交经过,有几句是:“孤陋忝末亲,等级敢比肩?人生意气合,相与襟袂连。”这只是形彼此关系密切,还没有后来所称的姐妹们丈夫之间的那种关系。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