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地黄和熟地黄的区别是什么?
一、形状颜色不同:
1、生地黄:颜色为棕灰色或棕黑色,比较坚硬,不易折断,生地肉为棕黑或乌黑色,味微甘;形状多呈不规则的团块状或长圆形。
2、熟地黄:为生地黄的炮制加工品,颜色为乌黑色,有光泽,质柔软而带韧性;形状多呈不规则的块片、碎块,大小、厚薄不一。
二、功效不同:
1、生地黄:清热生津,凉血止血;常用于温热病热入营血,壮热神昏,口干舌绛。
2、熟地黄:补血养阴,填精益髓;适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失眠、月经不调、崩漏,以及肾阴不足之潮热、盗汗、遗精、消渴等证。
三、应用不同:
1、生地黄味甘、寒;归心、肝、肾经。
2、熟地黄经加工蒸制后其性质起了变化,性微温,味甘,归肝、肾经。
扩展资料
生地黄清热生津,用其煎水,调入蜂蜜饮用,可润肠通便。生地黄经过九蒸九晒,其寒性被去除,就成了温补精血的熟地黄。
上好的熟地黄黑如漆、光如油、软糯香甜,性温味甘,入肝、肾、心经,大补精血。《本草纲目》认为它能够“填骨髓,长肌肉,生精血,补五脏、内伤不足,通血脉,利耳目,黑须发,男子五劳七伤,女子伤中胞漏,经候不调,胎产百病”。
人民网——地黄浑身宝,清热护卵巢
百度百科:生地黄
百度百科:熟地黄
生地黄也叫做生地,在我们国家很多地区都出产,生地的外形看起来有点像山芋,还有点像生姜。另外还有一种叫做熟地黄的东西,和生地黄也非常容易混淆。那么生地黄的功效与作用都有哪些?它和熟地黄有什么区别呢?下面就来给大家详细地介绍一下。
生地黄的功效与作用 增强人们的免疫力生地黄里面含有的营养元素能够加强我们的免疫力,如果你常常觉得自己身体虚弱、容易生病,那么生地黄就非常适合你食用。当然在吃生地黄的同时,你还要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和多多锻炼,这样子身体的免疫力才能提高的更快。
改善甲状腺功能亢进生地能显著改善甲状腺功能亢进等阴虚患者交感肾上腺素能神经兴奋的症状,使血浆cAMP含量正常。但对T3、T4无影响。
降体温生地能抑制体温中枢,具有较好的降低体温的功效。若与玄参、麦冬、知母、石斛、竹叶、芦根、龟甲、鳖甲能使处于亢进状态的代谢功能和过高的内分泌功能所引起的阴虚内热的病情恢复正常,从而改善了畏热的感觉和症状。
强心生地有强心作用,对衰弱的心脏更为明显。另外生地有弱的利尿作用,其利尿机制与强心和扩张肾血管有关,其有效成分为梓醇苷及其衍生物。
补血生地黄有一种非常神奇的功效,就是可以促进骨髓的生长,所以对于贫血的人来说生地黄是非常合适一种补品。当然非常严重的贫血患者还是需要通过其他的一些方法来辅助,轻度贫血的患者长期坚持使用生地黄是能得到很好的改善的。
抗衰老有实验表明,生地具有抗辐射、抗肿瘤、抗衰老的功效。实验以大鼠为研究对象,然后喂其食用生地,结果表明生地能使大鼠钴60照射所致的血小板伤害减轻,具有一定的抗辐射作用。
生地黄和熟地黄的区别中药地黄为玄参科植物的根茎,晒干即成生地,将生地以砂仁、酒、陈皮为辅料,反复蒸晒至颜色变黑,质地柔软即为熟地。生地与熟地药理作用是不同的,切不可将两药互相替用。
外形区别生地黄:多呈不规则的团快状或长圆形,中间膨大,两段稍细,长6~12cm,直径3~6cm,有的较细,长条状,稍扁而弯曲。表面棕黑或棕灰色,极皱缩,具不规则的横曲纹。体重,质较软而韧,不易折断,断面棕黑或乌黑色,有光泽,具粘性。味微甜。
熟地黄:为不规则的块片、碎块,大小、厚薄不一。表面乌黑色,有光泽,粘性大。质柔软而带韧性,不易折断,端面乌黑色,有光泽、味甜。
药效区别生地黄:性寒,功能凉血清热、滋阴补肾、生津止渴,常用于治疗热入营血、骨蒸痨热、咽喉燥痛、痰中带血等症。由生地为主所制的六味地黄丸,就是千古的补肾良方,临床还常用于慢性肾炎、高血压、神经衰弱、肺结核等病的治疗。
熟地黄:性温,其功用也发生变化,为补血要药。配伍当归、白芍、川芎就是大名鼎鼎的?四物汤?,常用于治疗血虚症。熟地配白芍能养肝,配柏子仁养心,配龙眼肉能养脾,配麻黄则通血脉。但熟地滋腻滞脾,有碍消化,故脾虚者少食,腹满便溏者不宜服用。
看了以上内容,相信大家也对生地黄的功效与作用都有所了解了吧,所以生地黄和熟地黄还是有一些差别的,无论在外型上还是药效上都有所不同,所以购买时一定要多加注意。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