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果园防护林是什么?

泡在奶味里1年前 (2023-12-19)阅读数 7#综合百科
文章标签林带果园

为防御自然灾害,在果园四周或园内营造的林带。以减轻风害、寒害和旱害,并改善果园的生态环境。沿海滩涂果园的林带,对减弱台风、海风的危害有重要作用。防护林可以提高果园内空气湿度,缓和气温变幅,防止水土流失;如果选用适宜的蜜源或绿肥植物配栽,还可增加果园经济收入。

果园防护林是什么?

设计原则

根据果园规模大小和有害风向,参照地势、地形和气候特点进行设计。一般小型果园(6公顷以下),可在果园外围主要有害风向的迎风面,栽植2~4行乔木为防风林带;大、中型果园,则应建立果园防护林网。在多风地带、平原风沙地带、沿海滩涂建立大型果园时,多在果园四周建立带幅更宽的基本林带。山区果园,常在风谷口设置较密集的林带作风障。

果园防护林带的有效防护范围为树高的25~30倍,而最有效的防护范围为树高的15~20倍。所以主林带之间的距离,应以乔木最终生长的高度为依据。设置方向与主要害风方向垂直;副林带则与主林带垂直。主林带间距,通常为200~400米;副林带间距,则为500~1000米。主林带宽幅一般为10~12米,多风地带土地较多时,可加大到20米左右;副林带约为6~8米,也可加宽到10米(见图)。

林带类型

大致分为两类:①紧密型林带。由乔、灌木混合组成,中部为4~8行乔木,两侧或乔木下部,配栽2~4行灌木。林带成长后,上下左右枝叶密集,气流较难从林带内部顺利通过,防护效果明显,但强风遇林带受阻后,被迫上升,翻越林带,不远即迅速下降,容易恢复风速,故防护范围较窄。②疏透型林带。又称透风林带。由乔木组成,或两侧置少量灌木,使乔灌木之间留有一定空隙,容许部分气流从中、下部通过。达到降低风速的目的。大风经过林带后,风速不易恢复,故防护范围较宽,但效果略逊于紧密型林带。

树种

果园防护林的乔木树种,要求生长迅速,树体高大,枝叶繁茂,林相整齐,寿命长,根系深,适应性强,并与果树无共同性病虫害的乡土树种;灌木则应选用再生性强,枝叶茂密,且有早期经济效益的种类。北方果园常用的乔木树种有加拿大杨、毛白杨、美杨、各种杂交杨、刺槐、臭椿、苦楝、白桦、白榆、核桃楸、油松、侧柏和水杉等;灌木有紫穗槐、荆条、杞柳、构橘、枸杞、玫瑰、花椒等。南方果园常用的乔木树种:有水杉、刺槐、马尾松、华山松、川白杨、桉树类、银合欢、木黄麻、冬青、青冈栎、麻栎、槠、女贞和竹。柑橘园以丛生竹,华南滨海以木黄麻最好;灌木有紫穗槐、胡颓子、木槿等。此外,乌桕、油茶等经济树种,也可以适当采用。

营造

防护林应在果树定植前2~3年开始营造,最迟也应与果树同时栽植,才能切实起到防护果树的目的。乔木树种的行株距最初按1.0~1.5米×1.0米,3~5年后间伐成1.5~2.0米×1.0米,乔木树冠较大者,最终可留2~3米×2米;灌木的行株距,通常均为1米。林带与果树之间应挖深沟,以隔断林木根系侵入果园,并可兼作果园排水沟。果园的道路多依林带设置,既节约土地,又便于管理。栽植后,要加强抚育,避免缺株和破损林相。

果园覆盖

见果园土壤管理。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