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造字 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什么意思,详细结合具体汉字说明运用什么造字方法,为什么,怎么判断
象形字是语素字最开始的一种方式,根据事物外形来模拟简化,用来表明事物。是一种最原始的造字方法,图画性质减弱,象征性质增强。因为有些实体事物和抽象事物是画不出来的,它的局限性很大。埃及的象形文字、苏美尔文、古印度文以及中国的甲骨文,都是独立地从原始社会最简单的图画和花纹产生出来的。下面是一些对照的例子:
指示字,是在象形字基础上的一个进步。当没有、或不方便用具体形象画出来时,就用一种抽象的符号来表示。例如「上」、「下」、「凶」……等等。「上」、「下」两个字是用横线「一」为界,在横线上用一点或较短的短线指出上方的位置,写成「二」,也就是「上」字;而在横线下面画符号为「」,则是「下」字。「凶」字是指地上有一个深坑,走路的人没看见而踏空掉进坑里,「ㄩ」代表深坑,中间的「×」符号就是象征掉下坑的那种惊吓的感觉和危险的情形。
具体有个例子:
会意字:在指示字基础上再次进步。是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根据意义之间的关系合成一个字,综合表示这些构字成分合成的意义,这种造字法叫会意。用会意法造出的字是会意字。和象形、指事相比,会意法具有明显的优越性:第一,它可以表示很多抽象的意义;第二,它的造字功能强.《说文解字》收会意字1167个,比象形字、指事字多得多。直到现在人们还用会意的方法创造简体汉字或方言字,例如“灶、尘、国、”等。会意字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形体组合而的,组合的方式多种多样,交叉错综,这就是会意字之所以多于象形字和指事字的原因。拿“人”和“木”说:“人”和“人”可以组合为“从、众”等,“人”还可以和其他形体组合为“保、伐、戍、付、伍”等;“木”和“木”可以组合为“林、森”,“木”还可以和其他形体组合为“析、相、采、困”等。因为会意字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形体的会合,所以可以表示许多抽象的、用象形或指事的方法难以表示的意义。
举例:
(1)“莫”字。甲骨文“莫”字的写法是:上下都是草,中间是个太阳,意思是太阳已落入草丛之中,天色已暮。是“草”和“日”两个象形字的会意字。隶变以后简化为“莫”。“莫”的本义是日落的时候,后又引申出“不”、“不要”、“没有谁”、“没有哪一种东西”,以及表示揣测或反问等词义,如:莫如、一筹莫展、莫不、莫不是、莫恼、莫非、莫测、莫逆、莫若等词。作为本义日落时候的“莫”,后又被新创的“暮”字所替代。
(2)“盥”字。盥洗、洗手的意思。甲骨文的写法下部是盆的形状(皿),上部是只手的象形伸入盆内,表示在洗手,是“皿”和“手”两个象形字组合而成的会意字。金文和小篆表示得更为明白,左右双手在盆(皿)中洗,盆中还有水,是“皿”、“双手”和“水”三个象形字组合而成的会意字。隶变以后,已不再象形,盆的形状已写成“皿”字。
3) "射”字。在篆书演变为楷书时就走了样,“射”字右边的“矢”变成了“寸”,本来“射”会意一个人拿着一支弓矢,意思就是要把弓矢“射”出去(弓矢肯定不能像刀剑等武器一样近距离攻击目标)。本义:用弓发箭使中远处目标。◎ 〔~干〕古书上的一种草,根可入药。
形声字,是最顶级的文字进化状态。在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的基础上形成的,是由两个文或字复合成体,由表示意义范畴的意符(形旁)和表示声音类别的声符(声旁)组合而成。形声字是最能产的造字形式。意符一般由象形字或指事字充当,声符可以由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充当。
比如:
左形右声,如钱、材、消、熔等;
右形左声,如放、鸭、刎、颈等;
上形下声,如茅、简、空、室等;下形上声,如柴、酱、盆、甕等;
内形外声,如闻、问、闽等;
外形内声,如辟匪、匐、固等。
会意字是指用两个及两个以上的独体汉字,根据各自的含义所组合成的一个新汉字,那么你对会意字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我整理关于什么是会意字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会意字的定义
会意字,是指用两个及两个以上的独体汉字,根据各自的含义所组合成的一个新汉字,这种造字法就叫作会意,属于六书中的一种。用会意造字法造出的汉字就是会意字。
会意字的类型
异体会意字
用不同的字组成。如?武?,从戈从止。止是趾本字,戈下有脚,表示人拿着武器走,有征伐或显示武力的意思。
同体会意字
用相同的字组成。如?从?字是一个人跟着另一个人向前走,表示跟从。?比?,表示两人接近并立。
会意字的特点
会意是为了补救象形和指事的局限而创造出来的造字 方法 。和象形、指事相比,会意法具有明显的优越性:第一,它可以表示很多抽象的意义;第二,它的造字功能强.《说文解字》收会意字1167个,比象形字、指事字多得多。直到现在人们还用会意的方法创造简体汉字或方言字,例如?灶、尘、国、?等。会意字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形体组合而的,组合的方式多种多样,交叉错综,这就是会意字之所以多于象形字和指事字的原因。拿?人?和?木?说:?人?和?人?可以组合为?从、众?等,?人?还可以和其他形体组合为?保、伐、戍、付、伍?等;?木?和?木?可以组合为?林、森?,?木?还可以和其他形体组合为?析、相、采、困?等。因为会意字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形体的会合,所以可以表示许多抽象的、用象形或指事的方法难以表示的意义。
会意字的字例
(1)?莫?字。甲骨文?莫?字的写法是:上下都是草,中间是个太阳,意思是太阳已落入草丛之中,天色已暮。是?草?和?日?两个象形字的会意字。隶变以后简化为?莫?。?莫?的本义是日落的时候,后又引申出?不?、?不要?、?没有谁?、?没有哪一种东西?,以及表示揣测或反问等词义,如:莫如、一筹莫展、莫不、莫不是、莫恼、莫非、莫测、莫逆、莫若等词。作为本义日落时候的?莫?,后又被新创的?暮?字所替代。(2)?盥?字。盥洗、洗手的意思。甲骨文的写法下部是盆的形状(皿),上部是只手的象形伸入盆内,表示在洗手,是?皿?和?手?两个象形字组合而成的会意字。金文和小篆表示得更为明白,左右双手在盆(皿)中洗,盆中还有水,是?皿?、?双手?和?水?三个象形字组合而成的会意字。隶变以后,已不再象形,盆的形状已写成?皿?字。3) "射?字。在篆书演变为楷书时就走了样,?射?字右边的?矢?变成了?寸?,本来?射?会意一个人拿着一支弓矢,意思就是要把弓矢?射?出去(弓矢肯定不能像刀剑等武器一样近距离攻击目标)。本义:用弓发箭使中远处目标。◎ 〔~干〕古书上的一种草,根可入药。
◎ 〔仆~〕中国秦至宋代的官名,宋代以后废。
◎ 〔无~〕a.中国古代音乐十二律之一;b.中国春秋时景王所铸钟名。
会意字的辨别
造字方法
会意字是根据事物间的某种关系而组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文来示意的造字方法。会意字必须有两个条件,一是必须是合体的,二是必须由合体的几个字组成新的意义。否则,不能看作会意字。许慎说:?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挥,武信是也。?类指事类,谊同义, 同挥,指犹言导向。他这八字的界说比较含混,大致是说,比拼代表某些事物的文,并合其义而成新义,而对这个新义的理解需要依据相关事物之间所存在的内在或外在关系作导向。会意造字法冲破了象形、指事的局限,扩大了造字的范围。象形和指事造字多只能对单一的、静态的事物(包括人)而进行图形示意。而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又不是孤立和绝对静止的,它们在运动过程中彼此关联,就形成了人世间和自然界的种种行为和现象。要为这种种行为和现象造字,象形和指事显然不能胜任。于是古人采用了这样的手法:把表示有关事物的文按照一定的方式组合在一起,让人们通过 经验 和意识来体会其中的意思(即字义),这就是会意造字法。例如休字,从人从木,甲骨文作休,从这两个文的组合方式,表现出了人与树的关系----人倚树下。?背靠大树好乘凉?,人们根据在野外劳累之后常于树荫下休憩的经验,就能理解这是休息的意思。
会意字与象形字、指事字的区别
会意字是?合文?为字,是以象形或指事为构件的复合体,所以会意字可以拆形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可以独立表意的文。独体的象形字不可拆开自不待言,就是合体的象形拆开之后其中也有一部分不能成文。指事字似乎可以拆开,可拆开之后一部分是文,另一部分却是指事符号也不是文。这是表面上的复合体与独体区别。实际上构成会意字的文与象形、指事单独使用的文是有本质不同的。单独使用的文只表示相对独立和相对静止的人或物,,不与他人他物相关联;而构成会意字的人或物,则不再处于独立和静止的状态,它们彼此之间必定存在着外部或内部的联系和相互作用,共同组成一个新的有机体、表达一个新的意思----会意字的字形和字义。概而言之,象形、指事是以独体、静态而名物,会意则是以合体、动态而示意。所以反映在语法上,象形字、指事字多用为名词,会意字则多为动词。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