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与氏有什么区别?“氏”用来做什么?
秦汉以前姓和氏才有区别,在秦汉之后姓和氏就已经慢慢合二为一了。
姓来源于远古时期的母系社会,当时的人只知道母亲而不知道父亲,所以那时候的很多姓都带有女字旁,例如姬、姜、姚、妘、妫、姒、嬴等等。不过后来母系氏族逐渐瓦解,父系氏族慢慢兴起于是就产生了氏。从远古时期到战国时期这段时间里面,姓的重要性慢慢地被氏所替代。秦汉之后,分封制的瓦解让姓氏的区别变得不再重要,人们也就渐渐把姓氏当做一个东西了。
《通志?氏族略》所云:?姓,所以别婚姻,氏,所以别贵贱。? 明末大儒顾炎武曾在其著作《原姓》中写道:?氏一传而可变,姓千万年而不变?。这两句话很好的阐述了两者最大的区别。
古人很早就对近亲结婚会生下畸形儿有了认识,为了避免近亲结婚所以古代人一般同姓不通婚。那为什么不同氏不结婚呢?因为一个人的氏很有可能是变化的,父亲和儿子不是一个氏这个在先秦时期可以说是比较常见的。
氏是会因为你地位的不同而不同的。譬如说为秦国变法的商鞅,商是他的封地,所以他以封地为氏。而在商鞅获得封地之前,他其实叫的是卫鞅或者说公孙鞅,那是因为他出自卫国公孙氏。最开始商鞅是和他父亲为一个氏的,但是后来商鞅有了自己的封地,社会地位发生了变化当然就不会再用以前的氏,而是用自己封地为氏。
最后一个,其实在先秦时期也不是每个人都有氏的,这个和氏出现的原因有关。氏用来别贵贱的,但是相对于那些原本就已经是贵族的人,氏就没有了用处。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像鲁国、郑国等国家,由于和周王室关系近他们都是没有氏的,只称姓。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