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球大战 前线walker突袭模式怎么玩
星战前线的内测已经上线,多人一共开放了两个模式,第一个模式很简单就不多做介绍了,主要说说第二个walker突袭模式。
首先帝国的AT-AT是强制向前推进无法被玩家控制,在平常状态下任何武器都无法伤害到AT-AT,包括炮台、战斗机的光子导弹什么的都没有用。而AT-AT移动到特定位置,反军就会自动召唤Y翼来轰炸,能破坏掉AT-AT的护盾(这时候AT-AT身上会有像中了EMP一样的蓝色特效),这时候无论任何武器,包括玩家手中的滋水枪都都能对AT-AT造成伤害(虽然伤害极低),而反军的T47airspeeder用绳索可以秒杀AT-AT(如同原作)。随着AT-AT的前进,帝国和反军的出生点也会随着分别前进和后退。
那么怎么召唤Y翼呢,下面就是战斗的重点之一,争夺通讯站,类似男朋友里的突袭模式,反军开场会有2个通讯站,反军需要有人去启动它(对着通讯站按住方块),通讯点就会开始读槽,每转一圈屏幕顶部就会增加一架Y翼的图标。Y翼的图标越多,在AT-AT通过Y翼的轰炸点时,前来轰炸的Y翼就越多,也就意味着AT-AT被破甲的时间越长,反军伤害AT-AT的机会也就越多。而帝国需要的显然就是要占领并关闭通讯站阻止反军召唤更多的Y翼(对着已经启动的通讯站按住方块)。
而在AT-AT被破甲之后如何打掉它更多的血呢?我们手中的水枪虽然有伤但明显形同瘙痒,于是这就是战斗第二个重点,炮台和战斗机。炮台一共有两种一种是带炮塔的,这种主要是反人员用,对AT-AT的伤害也不算高,而另一种类似雷达的离子炮台则是对AT-AT的主力,所以双方在AT-AT破甲时对防线的争夺肯定也会更加激烈,而另一种伤害AT-AT的主要方式就是战斗机,战斗机的光枪和光子导弹都能很轻松的攻击到AT-AT,是输出的主力之一。而T47airspeeder则可以说是关键,T47初期是无法使用的,只有在AT-AT推进到反军的最终防线时(场景广阔壕沟林立的区域)才会出现,当AT-AT被破甲后,驾驶T47从AT-AT腿部旁边低速飞过时会出现L1和R1同时按下的按键提示,操作成功后T47会开始围着AT-AT绕圈绑绳子,玩家只需要上下推动右摇杆保证屏幕中间那个战斗机图标在标示的区域内即可,一共转4圈就可以绊倒AT-AT,被绊倒AT-AT是无论它有多少血量都直接秒杀的,可以说是反军最后的杀手锏。而帝国的战斗机驾驶员则需要去干扰T47,在T47绑绳子的时候只要能攻击到他,就会严重影响T47的平衡,可以说肯定会绑绳子失败。另外说一点,在每条防线的双方战斗机种类都会有一定差别,最初始反军是X翼帝国是钛战斗机,随后会变成A翼与钛战斗机,这些都是高机动型的战斗机转向性非常好,而最后则会变成T47airspeeder与钛截击机,这两种战斗机转向性都非常差,几乎会被前面那几种战斗机碾压,所以如果帝国方面在推进到最终防线时,天空能存活1~2架钛战斗机的话,会是非常大的优势。虽然反军同样,但是反军通常需要利用T47来对付AT-AT,会面临如何取舍的问题。
总的来说walker突袭还是很有意思的,战术性很强,但前提是首先反军阵营要会玩……所以现在基本一面倒的进攻方的帝国必胜,于是写个walker突袭模式介绍希望能对还没弄明白如何推倒AT-AT的朋友有些帮助。作为次世代的星战,无论画面音效还是手感个人觉得这座都属于上乘,虽然武器和双方的平衡上有很大问题,但玩上手后无论是作为帝国军伴随着AT-AT、AT-ST推进的气势,还是作为反军推到帝国装甲巨兽时的喜悦,那种身临其境的感觉都不言而喻,绝对是星战迷们一定都要来体验一下的优秀作品。
主要区别如下:
1、传输速度不同。AHCI的传输速度最快。
2、传输方式不同。
3、工作原理不同。RAID能叠加硬盘容量,避免浪费。IDE只可以内置使用。
4、价格相差较大。IDE价格最为低廉。
一、RAID模式优缺点的简要介绍
目前被运用较多的RAID模式其优缺点大致是这样的:
1、RAID0模式
优点:在RAID 0状态下,存储数据被分割成两部分,分别存储在两块硬盘上,此时移动硬盘的理论存储速度是单块硬盘的2倍,实际容量等于两块硬盘中较小一块硬盘的容量的2倍。
缺点:任何一块硬盘发生故障,整个RAID上的数据将不可恢复。
备注:存储高清**比较适合。
2、RAID1模式
优点:此模式下,两块硬盘互为镜像。当一个硬盘受损时,换上一块全新硬盘(大于或等于原硬盘容量)替代原硬盘即可自动恢复资料和继续使用,移动硬盘的实际容量等于较小一块硬盘的容量,存储速度与单块硬盘相同。RAID 1的优势在于任何一块硬盘出现故障是,所存储的数据都不会丢失。
缺点:该模式可使用的硬盘实际容量比较小,仅仅为两颗硬盘中最小硬盘的容量。
备注:非常重要的资料,如数据库,个人资料,是万无一失的存储方案。
3、RAID 0+1模式
RAID 0+1是磁盘分段及镜像的结合,采用2组RAID0的磁盘阵列互为镜像,它们之间又成为一个RAID1的阵列。硬盘使用率只有50%,但是提供最佳的速度及可靠度。
4、RAID 3模式
RAID3是把数据分成多个“块”,按照一定的容错算法,存放在N+1个硬盘上,实际数据占用的有效空间为N个硬盘的空间总和,而第N+1个硬盘存储的数据是校验容错信息,当这N+1个硬盘中的其中一个硬盘出现故障时,从其它N个硬盘中的数据也可以恢复原始数据。
5、RAID 5模式
RAID5不对存储的数据进行备份,而是把数据和相对应的奇偶校验信息存储到组成RAID5的各个磁盘上,并且奇偶校验信息和相对应的数据分别存储于不同的磁盘上。当RAID5的一个磁盘数据发生损坏后,利用剩下的数据和相应的奇偶校验信息去恢复被损坏的数据。
6、RAID 10模式
RAID10最少需要4块硬盘才能完成。把2块硬盘组成一个RAID1,然后两组RAID1组成一个RAID0。虽然RAID10方案造成了50%的磁盘浪费,但是它提供了200%的速度和单磁盘损坏的数据安全性。服务器组成分硬件跟网络:硬件英特尔,网络线路方面是多线bgp 针对国内优化 电信移动联通3c直连 3c精品网 专线直连。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